“保险学”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杨新顺
[摘 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国民保险意识不断提高,保险行业的发展前景呈现迅速扩张的趋势,急切需要培养具有保险专业知识的人才,相关专业也越来越重视对“保险学”的教学工作。“保险学”作为研究保险基础、类别、经营的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特点。结合当前“保险学”教学面临的困境,从教学方式、理论联系实践、教学互动化方面探讨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对策建议,以期能够提高“保险学”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保险学;教学模式改革;保险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42 ? ?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5-3283(2020)08-0150-04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education level,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national insurance awareness,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the insurance industry shows a trend of rapid expansion, and it is urgent to cultivate talents wit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insurance. Relevant majors also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teaching of Insurance. As a course to study the foundation, category and management of insurance, Insurance has strong practical and comprehensive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teaching reform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method,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interaction,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
Key Words: Insurance; Reform of Teaching Mode; Insurance Literacy
一、引言
保险业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金融支柱角色,保险业不仅能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步,而且还在社会稳定、社会事务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表明了“保险学”已发展成为当代金融行业必修的一项重要课程。
保险一般分为两大类,第一類是财产保险,第二类是人身保险。由图1可知,在财产保险中主要有车险、企业和家庭财产保险,其主要是以实物作为财产保险标的的保险。而人身保险中主要包括四类,一般包含意外、健康、人寿和养老保险,从这几类可以看出其保险标的物主要是人的健康和寿命。保险目的在于满足人们对于保险的需求,进而维持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
如图2可知,“保险学”是一门研究保险基础、类别、经营的课程,是聚社会学、行为学以及数理科学为一体的学科,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运用性和综合性特点。“保险学”主要分为三个板块,保险的基础主要是有风险和保险、保险的基本原则、保险合同;保险的类别主要是有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保险的经营主要是有保险的费率(是计算保险费的依据)、市场(实质上是市场机制)和监管(一个国家对本国保险业的监督管理)。每一个板块的内容均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这也就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创新和改变教学方式,以便能够达到教学服务实践的目标。但是在目前的“保险学”教学模式中,存在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将保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较少。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这就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保险教学模式,并定期对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保险的学习兴趣,进而增强学生的保险专业学习能力。从目前“保险学”教学方式面临的困境作为出发点,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对策建议,进而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保险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原因和目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高质量的快速发展,在日新月异的大数据、云计算的信息化时代中,保险业的发展更是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态势。但是“保险学”教学理论和实践操作却存在脱节现象,教学理论难以解决保险业在实践中的困境,这也是当前保险业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具有保险专业知识的人才在当代经济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保险专业人才须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因此不断完善“保险学”教学模式就显现得尤为必要。不断完善“保险学”教学体制机制,不断改革“保险学”教学模式,进而不断完善当前的保险业发展模式,保障“保险学”服务当今社会的发展,进而推动经济社会的繁荣稳定。
在“保险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发展进程中需要实现的目标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要扩展保险理论的深度与广度。不断深入了解并探究国内外的保险险种以及相关的保险业务,最大限度地完善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体系。二是强调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保险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交叉类学科,基于此,需要完善将理论知识在实践运用中的转换能力,实践是检验一切理论知识的标准,强化保险人才的培育建设体制机制是加强保险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桥梁,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保险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三是培育具有综合保险金融素养的专业人才。强调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以及应对各种保险风险状况的专业知识性人才,进而服务于金融社会。并且教学模式的改革不仅仅是指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而是指培养具有综合保险素养的专业性人才,只有培养出专业的保险人才,才能因地制宜地服务于当今社会的发展,进而推动经济朝着高质量、高标准的方向发展。
三、“保险学”教学模式存在的困境
(一)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度和参与度
“保险学”教学内容繁杂且丰富,但教学课时却相对有限,教师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难以展现丰富的保险学内容,同时在完成相应的保险教学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和挑战。由此,导致教师在教授“保险学”课程时一般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而传统教学方式主要是强调学生对保险书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对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则缺乏相应锻炼,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的学习和思考,不利于提高学生对保险知识的兴趣度,也很难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二)理论与实践运用相结合方面存在差距
“保险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注重保险理论服务于实践。但在传统的“保险学”教学方式中,教师主要是强调保险理论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中引入的案例也多是仅仅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教学案例相对匮乏,教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尚待提高。而且保险在保险营销、保险投保、保险赔付以及服务保险客户等方面均有很强的实践性特点,教师通过传统的教学授课方式很难满足学生这方面的需求。同时,学生在面对不断推陈出新的保险产品时,没有强大的理论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能力将很难适应多种多样的保险产品带来的困扰,学生仅仅在课堂上学习的有关保险理论知识将很难对日渐复杂的保险产品做出最优的选择。与此同时,学生在实践生活中接触保险产品的时候,会因为缺乏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而感到压力,也会因为缺乏相应的锻炼在应对有关保险纠纷问题等方面产生困扰与焦虑。这也就表明了强调将保险理论教学与实际保险相结合是今后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三)学生学习的积极参与性相对不强
良好的积极主动学习能力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学习方式和手段。但在传统的“保险学”教学课程中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对于将课堂上的保险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更是缺乏相应锻炼,积极主动地参与有关保险知识的学习更是很少。从教学课堂中的知识回顾环节中,能够依据课堂理论知识解决相关案例的学生很少,有时甚至是没有,大多数的学生选择运用沉默等方式来等待教师给出相应的答案,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能力不强并且互动性相对较弱。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以及运用保险理论讨论相关保险案例也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项重要方式,基于此,学生应当加强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性以及互动性,只有主动参与才能提高和培养自身的表达能力与思考能力,进而提高对保险的兴趣度和参与度。
四、“保险学”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传统教学方式,强化学生对保险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
传统的“保险学”教学模式主要是以灌输式教学方式为主,课堂教学方式更是简单且单调,缺乏生机与活力,学生更是被动地接受有关保险理论知识。在这种传统灌输式的保险教学模式下,大多是注重书本理论知识,很少培养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这样很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创造能力。并且毫无生机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只會培养呆板的“应试型人才”,将不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以及综合保险金融素养的提高。
针对学生学业繁重的特点教师应当转变传统单一的“填鸭式”教学理念,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来强化学生在保险理论知识方面的理解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对于保险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同时,针对“保险学”的教学传授应当围绕学生对保险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展开相应的教学环节,并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进而提高学生对保险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在“保险学”教学层面上应当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保险专业人才,注重将保险专业的知识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授,充分运用多媒体网上资源教学,在充分运用网络线上学习、积极主动交流沟通方式的基础上,强化现代科技对保险理论教学的重要作用,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化对保险知识的吸收和转换能力的培养。
(二)转变教学理念,明确培养具有保险综合素养的人才目标
教师应当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明确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高保险素养、保险知识强、应变能力强的高素质综合保险人才的目标,以便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进而满足社会对保险专业人才的需求。保险专业人才要想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至少应该具备三点保险素养:一是保险职业素养,不管做哪个行业,基本的职业素养是必要的;二是保险知识素养,是指保险人才应当具备完善的保险知识体系和框架,熟悉各项保险业务,以及能够熟练地运用各项有关保险的法律条款;三是应变能力素养,是指能够运用各项保险法律条款来应对各项保险的突发事件,并且还能时刻掌握保险市场的最新动态,运用较强的语言能力才能够应对保险市场的突发事件。
基于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要求,“保险学”急需改革和创新教学方式,只有转变了教学理念,明确保险教学的目标,才能应对日益变化发展的社会需求。应当明确当代保险行业对保险人才提出了哪些高标准和高要求,明确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研究型保险人才还是运用型保险人才,只有明确了培养目标和标准才能因地制宜地制定教学方式,进而推动保险教学的发展。
(三)强化教学方式多样性,提高师生互动参与度
教学互动方式有待提高,“保险学”教学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发展,这也就需要不断强化教学方式多样性,改变传统的“填鸭式”保险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保险人才。但是现代“保险学”教学模式对现代科学技术多媒体的运用不足,运用网上网络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教学模式主要是依靠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外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待开发,这也就大大降低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参与度。
基于提高师生互动参与度的目的,提出了如图3的教学互动模式。教师应当在课堂扮演好研究导向的角色,引导学生强化对于保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师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学生需要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对保险学的研究兴趣,加强师生互动参与,才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当充分利用现代的高科技教学技术,如网络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保险模拟实验以及实训教学等,不断强化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以及丰富性,带动学生对保险学的学习兴趣。在“保险学”教学中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选择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方式、教学案例以及教师科研项目,减少学生的厌烦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有关保险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深入理解抽象的保险法律法规体系,将其转变为自身专业知识,达到师生互动的教学目的,实现保险服务于社会的教学目标。
五、结语
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险行业对高素质保险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保险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综合类学科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这也就需要不断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提高科学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进而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最终达到“保险学”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参考文献]
[1]张超.《保险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04):105-106.
[2]曹时军,刘冠华.保险学教学改革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02):167-168.
[3]李子耀.保险学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的探索[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35(08):79-81.
[4]金淑彬,范乔希.基于CDIO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探索——以《保险学》为例[J].四川劳动保障,2016(S2):34-35.
[5]赵君彦,王卫国,高彦,任咏梅.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7,19(02):89-93.
[6]王海萍.保险学案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8,32(03):88-93.
[7]刘从敏.慕课背景下保险类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商业经济,2019(08):183-184+189.
[8]娄凌燕,范玲.高校保险专业双语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对外经贸,2016(11):125-126+128.
[9]张虹.新时期高校保险学多元化教学探索[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9,33(03):90-92.
[10]蒋勇,杨巧.新形势下保险学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J].对外经贸,2016 (03):147-148+154.
(责任编辑:顾晓滨 刘 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