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资产证券化可行性分析
徐佳佳
摘 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过将资产证券化,缓解了财政资金不足的压力。随着资产证券化运作模式不断发展,其运作不规范、偿债能力差等经营风险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通过资产证券化定义及运行机制的解释,深入剖析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以期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资产证券化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14-0155-02? ? ? ? ?中国图书分类号:F812.5;F832.51? ? ? ? 文献标志码:A
1? 研究背景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资产证券化运作模式的出现大大缓解了各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保证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顺利开展[1]。便捷的融资方式使其迅速发展成市场上最主要的发债主体。但是随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其隐藏的风险也逐步暴露出来。平台内部管理混乱及运作不规范,加大了融资风险。巨额的隐形债务暴露,引起了各地政府的重视。各地政府开始通过减少平台数量、提升内部管控水平、提高平台质量来降低融资风险,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资产证券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基础[2]。
2? 资产证券化运行机制
资产证券化是将自有的资产进行归集,组合成资产组,这些被选中的资产要符合现金流持续稳定但流动性较弱的特点,然后通过外部专业的评估机构对其进行评估认定,形成有价证券,最终接受投资者认购的过程。资产证券化提高了社会闲置资金的流动性,降低了融资成本,具体运作步骤如下。第一步,发起人整理挑选自有资产,将满足资产证券化的资产打包成资产组。第二步,增级机构根据投资者的需求对证券化资产进行信用增级,以符合市场化运作的条件。第三步,评级机构根据证券化资产的收入及风险预测进行信用评级,进而确定融资规模及融资对象。第四步,借助证券交易所完成证券化资产的买卖工作,交易所会将收集到的资金交付给委托方,达到融资目的。第五步,管理方持续跟进后续工作,定期完成证券化资产的回款工作,并将所得回款进行分配并支付投资者的应得利息。证券到期后,按照合同约定好的先后顺序依次偿付投资本金,对付完本息后仍有结余的部分,再按照事先约定的比例分配给各位投资者。
3? 资产证券化的优势
资产证券化是近30年世界金融领域发展最迅速的金融工具。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的时间较晚,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相较于传统的抵押融资,资产证券化拥有其他金融工具无法比拟的优势。资产证券化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3.1? 资金源扩大,分散了风险
资产证券化后,融资对象从单一的银行变成了众多投资者,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喜好以及预期回报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对象,极大丰富了融资者的资金获取对象。同时,证券化也实现了投资的份额化,改变了以往大额、全额的投资方式,将投资分成了若干等份。投资者享有收益的份额和承担风险的份额与投资者购买证券的份额相等,分化了投资风险。
3.2? 流程简洁,融资成本降低
相较于传统的融资流程,资产证券化的操作流程较为简单。融资方只需要拥有持续稳定的可回收现金流即可,不需要对委托方的财务运行状况进行评估,也不需要进行招投标。投资方的审核工作也十分简单,无需审核投资人的投资资质,极大地提升了融资效率。审核工作的简化,减少了审查佣金的支出,降低了融资方的融资成本。
3.3? 增强了资产流动性,提高了资产使用效率
增强流动性是资产证券化的一个自然结果,资产证券化的本质是把流动性弱的资产转化为流通性强的证券、现金的过程。资产证券化实现了资产空间和时间上的变现,即把未来即将获取的现金转变成现在的现金或是把现在的不流动资产转化成可流动资产。
4?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资产证券化可行性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现已建立了比较系统完善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得益于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我国的投资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证券、保险公司、社保基金、公募基金公司等投资机构快速发展,逐步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此外,以评估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为代表的中介保障机构迅速崛起,提供了资产证券化所需的各种中介服务。市场和制度日渐完善和规范,投资者日趋理性,标志着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推广工作已经具备了初步条件。再加上政府投融资平台所拥有的公路、桥梁、水、电、煤气等基础设施资产都是非常理想的证券化资产,能产生持续稳定的后期收入,为资产证券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基础。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政府为了有效缓减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为保证建设工程的顺利开展,各地政府开始尝试资产证券化的操作模式,如今资产证券化已经成为地方政府解决建设资金不足问题的有效手段。随着运用规模不断壮大,各地政府资产证券化受到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其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例如债务激增、风险增大。由于融资快捷、融资量大,各地政府了解了资产证券化带来的好处,使得融资平台规模急速扩大,债务总额已发展到4万亿元以上,负债结构复杂,风险压力增大,成为各地政府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随着国有银行商业化程度不断提升,独立运作、自负盈亏的生存压力迫使银行加大了对回款时间较长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青睐,平台融资结构正逐渐发生变化。同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向银行借贷大量借款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银行的期限错配风险明显上升。
经过多年的发展,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空间较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其独有的国有企业属性做背书,极易完成资产证券化操作,保证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开展。但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平台仍应时刻警惕其带来的危害及风险,将债务风险降低到可控范围内,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多方共赢。同时,充分发挥资产证券化优势,为地方建设提供助力。
5? 结束语
我国资产证券化起步较晚,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完善。资产证券化在推进过程中需要中介机构参与,而这些机构的水平各不相同。我国尚未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导致评估结果参考性不足,信用评级无法充分发挥其评價作用。因此,我国应根据国情不断加强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制定统一的鉴证标准,严格规范操作,进一步保证投资环境公开透明,为资产证券化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近年来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运行,为我国资产证券化工作的后续开展提供了宝贵经验。融资困难的中小型企业迫切需要将资产证券化,国家应了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中小型企业参与资产证券化,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资产证券化是借用未来的现金流满足目前的资金需求,在运用的同时应时刻保持理性,严守债务风险的底线,充分发挥其优越性,降低其不利影响,为我国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参考文献:
[1]尹继志.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进程、问题与政策建议[J].投资研究,2010(3):38-43.
[2]董国姝,田中俊.融资平台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演变及发展趋势——以合作融资模式为视角[J].上海经济研究,2015(6):36-43.
(编辑:周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