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实施策略研究

    饶瑞华

    摘要: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各界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对教育领域而言,受新课改政策的影响,也涌现出大批创新型教育方式和新的教育理念。其中,游戏化教学便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且经过长期的教学检验发现,游戏化教学法在我国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发挥出了独特作用。本文以幼儿园科学教育为主要介绍对象,并分析了在科学教育中运用游戏化教学策略的重要作用,并针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项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 科学教育? 游戏化? 实施策略

    幼儿园科学教育旨在让孩子们发现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简单问题,并从科学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得出客观的结论。就目前我国幼儿教育领域的发展现状来看,除科学外的领域皆受到教师和家长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但是科学教育却无法起到具有实质性的教育效果。在此基础上,只有借助于新型教育方式,并使之与科学教育之间进行有机融合,才能真正确保我国幼儿科学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与开展。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必要性

    在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时,首先需要让幼儿了解有关科学的基本概念,并培养其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之后通过刺激幼儿对探究科学的欲望,帮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科学教育能够使幼儿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类事物以及自然现象进行科学的认知,最终实现培养和提升个人科学素养的目的。由此不难看出,短期教学根本无法实现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只有长期、稳定的实施与坚持,才能真正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作为课程开展的目标而完成,并进一步强化幼儿的探索性、创造性和灵活性特点。因此,幼儿园在开展科学教育时,可以从幼儿的兴趣点着手,并使之与科学教育有机结合,以此来帮助幼儿从中获得科学意识和科学方法,并为他们日后的深度学习奠定基础。

    幼儿时期还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的阶段,对一切新奇事物都有较强的好奇心,所以最能吸引幼儿关注的当属游戏。据相关心理学家的调查和研究,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之所以对游戏更感兴趣,且在玩游戏时很少产生疲惫的情绪,主要还是由于其自身脑细胞在正常发育的过程中对外界所提出的需求,所以即使部分游戏在成人看来十分无聊,但是孩子却能够在长时间内专注地玩游戏。由此可以得出,对于幼儿来说,利用游戏来教学比集中的教学活动更能培养和锻炼孩子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创造力等。同时,科学教育的教学重点是保护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并进一步强化他们的创造能力。所以,将游戏化教学融入幼儿园科学教育是符合科学实际,且完全正确的一项教育措施。通过转变游戏的基本形式,并使之与科学教育有机融合,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出孩子们的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能加快他们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学习速度,最终帮助幼儿培养起主动学习、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目前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科学教育形式过于传统、枯燥和单一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的影响,再加上科学教育课程并未受到家长和教师们的关注和重视,所以目前,我国仍然存在部分幼儿园教师在开展科学教育课程时,以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为主,也就是由教师将需要学习的知识点直接灌输给孩子。在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孩子们获取科学知识和方法的主要途径是看和听。虽然大部分孩子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相关理论知识和内容,但是由于严重缺乏实际操作和动手机会,导致他们虽然记住了科学知识内容,但始终无法将知识内容与生活实际之间进行有效连接。

    除此之外,虽然科学教育课程当中包含很多极具趣味性的科学实验,但是部分教师在授课时忽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导致孩子们根本无法从实验中获得足够的知识和乐趣。通常情况下,教师都会在讲台上为幼儿展示实验过程,而孩子却只能坐在座位上进行观看。长此以往,不仅会逐渐消磨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甚至还会扼杀他们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同时,部分教师对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存在认知误区。他们认为只要孩子能够通过课堂学习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那么便达到了课堂教学的应有效果。但实际上,这种传统落后的教育理念不仅无法帮助孩子通过科学教育获得全面、长期的发展,甚至还会弱化孩子们对未知事物的求知和探索精神,最终获得与实际教学目标相反的效果。

    (二)教师过于重视教育结果

    幼儿园教学的目的并非要求孩子们通过学习掌握某种特定能力,而是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内容,激发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并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个人的求知和探索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科学教育时,要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充分发掘自然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们通过实验操作等方式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幼儿教师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时,往往将结果放在优于过程的位置,甚至直接将问题的答案告诉孩子,进而导致他们无法从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充足的乐趣,也无法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与进步。由此可见,幼儿教师绝对不能过分强调学习的结果,而要充分关注幼儿获得知识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开展科学教育课程的真正作用。

    三、游戏化模式下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烘托游戏化氛围

    幼儿们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都处于形象化阶段,所以色彩鲜明、灵活生动的形象和内容更能引起孩子们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对于一些形象特点十分明显且具有较高辨识度的人物,还能帮助他们深入形象内部,感受人物形象的情绪和状态,进而帮助孩子们在短时间内理解和掌握不同人物的各自特点。因此,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时,教师必须营造和烘托游戏化氛围,这样便可以将孩子们更感兴趣的内容引入课堂教学,进而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学习热情。同时,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方式达到烘托游戏化氛围的目的,也能够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在班级内构建自然环境或组织孩子参观农场的方式,拉近孩子与大自然之间的距离,进而通过实际的观察与操作,便能輕松地解决他们对种植或养殖方面提出的问题,从而强化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创设游戏化环境

    游戏化环境并不是指普通的物质空间,其不仅蕴含着教师的教学目的,还具有科学布局、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多重特点。在这种游戏环境当中,幼儿能够充分地感知来自教学活动的独特乐趣。同时,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幼儿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和学习能力,就必须以良好的科学学习氛围和游戏环境作为支撑。因此,教师在构建游戏化科学环境时,首先需要研究幼儿园的实际条件,如土地面积、地理位置等多重因素。其次,再结合幼儿园的空间特点以及功能要求,采取科学的布局方式创建多维、立体化的游戏环境。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出教学器材和场地的实际功能,还能在特定环境下营造出更具有趣味性和生动性的游戏环境,进而帮助幼儿在游戏化科学环境当中体会到来自科学知识的独特魅力,最终实现全面提高幼儿科学素养和探索能力的目的。

    (三)开展游戏化教学

    1.区域科学游戏

    区域科学游戏,其实就是以某一个班级为主要实施地点,之后定期在这一区域范围内开展的特定游戏活动。在这些游戏活动当中,教师需要迎合幼儿们的实际年龄和兴趣爱好,之后再以强化幼儿探究能力为目标,创设极具趣味性且与科学知识紧密相关的科学游戏或实验,如“伪装小路”“照相机”“倾听心跳”“我的树”等。一般来说,由于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在一节课的时间内,教师可以分别为学生提供三四种不同类型的游戏,并让孩子们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这样一来,不仅促使幼儿之间实现了有效沟通与交流,还能帮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领会到科学知识的具体内涵。

    2.举办科技节

    为了提高家长和教师对科学教育的重视,幼儿园可以定期举办科技节活动,如一年举行一次科技节活动,并且将每次科技节活动的期限控制在一周范围内。在特定的时间内,幼儿园可以从家校互动、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使孩子们积极地参与到活动当中。如,孩子与家长可以共同完成“我的树”这个游戏,首先让孩子蒙上眼睛,然后由家长带领他们走过曲折的道路,并来到一棵大树前面,之后让孩子通过拥抱的方式感知树木的特点,家长此时也可以帮助孩子寻找树木的独特之处,然后再由家长将孩子带回出发点。此时,摘掉眼罩的孩子需要独自寻找刚刚的大树,这样孩子们便会意识到树木之间虽然具有共性,但是却又拥有独属于自己的个性。

    四、结束语

    科学教育游戏化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大创新与突破,将科学教育融入游戏过程,不仅可以帮助幼儿逐渐树立热爱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意识,还能使其在游戏中强化个人的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以此来为幼儿的后期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林莉.自主探究式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实施的路径[J].幼儿教育研究,2018(5).

    [2]王伟洲.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儿童发展研究,2018(2).

    [3]李阳洁.学前儿童美术课程的游戏化教学实践研究[J].浙江青年專修学院学报,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