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小学生身体营养状况改善的研究

    韩园 寻鑫娟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5-046-01

    摘要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进一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的营养状况,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健康水平、加快农村教育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措施。本文对农村小学生营养改善的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偏差现象、政策效果和政策目标的偏离提出了建设性的改观意见,对我国农村营养状况的真实回馈具有现实的意义,进一步为我国制定农村小学生营养后续发展计划提供支持。

    关键词 农村小学生 营养状况 改善

    近几年,地方很多政府不断地迁并学校,把村里的小学并到镇里,镇里的小学并到了县里,而拆点并校政策对农村孩子来说并不完全是好事,特别是在一些山路崎岖且偏远贫困山区,之前孩子在村里上学,回家吃午饭,走路就可以解决,但是现在学校离家远了,不少孩子需要支付一定的路费回家,由于往返的经济以及路途的压力,使得回家吃午饭成为不可能,这些学生的营养状况不但得不到好转反而愈加的恶化。我国的免费义务教育和“两免一补”等教育资助工作已步入正轨,但是营养状况的改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这些贫困地区青少年营养不足的问题也愈发突出,那么需要特别对这些贫困农村地区的学生进行营养国家政策的干预,出台如何来改善这些学生的营养状况问题的政策就尤为关键了,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的营养状况,提高农村小学生学生的健康水平、加快农村教育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

    对农村小学生营养改善的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偏差现象、政策效果和政策目标的偏离等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各地小学生接连不断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事件,学生营养餐工作也因此受到了各种不同的质疑,包括營养餐食品安全隐患、营养餐资金模糊化、营养餐营养价值、营养餐份量等方面。然而,如何保证该计划的良好实施,需要做的和思考的还有很多。

    当前,学生营养工作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营养是促进少年儿童正常发展的基础,充分的营养能促进良好的体格生长,营养也是正常智力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我国农村小学生营养状况该如何改善?首先,使学生营养工作真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变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自觉行动,还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宣传,让全社会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了解学生营养工作的重要意义,了解必要的营养科普知识,建立科学的营养观念,自觉、主动地支持和参与学生营养工作,形成有利于学生营养工作开展的大环境。向教师、家长、学生和食堂工作人员宣传营养知识,学习科学的营养知识,制定合理的营养餐食谱,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学校基本教育过程中,学校应该开设营养学以及饮食教育课程,严格按照国家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营养教育时间,对学生进行营养教育,向学生普及营养知识,使学生能够利用自己在学校学习的营养知识使自身受益,同时将自己学到的营养知识传授给他人,使他人受益。

    因地制宜建立和创新学校供餐机制。制定科学的供餐方案。各试点地区学校供餐方式有三种:学校有食堂或是有条件配备食堂的,可以实行学校食堂供餐;学校没有食堂的可以寻找供餐服务比较好的单位购买供餐;偏远山区的学校,既没有条件配备食堂,又没有条件购买供餐服务,可以实行家庭托餐。其次,对于一些食堂硬件条件不足,加大食堂建设,安排专门建设的资金,运用这些专门资金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来建设食堂,加强卫生安全管理,对于一些有食堂的学校,必须达严格监管其卫生标准。

    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打造“安心、放心工程”。各个学校为保证校园食品安全,应该制定一些措施加强对食堂卫生、环境及食堂工作人员的管理。加强对食堂原料采购渠道的正规化,从原料采购到制成营养餐进行售卖的各个环节必须防止腐败、变质的食品掺杂进入。食堂要严格食品安全责任。食品卫生安全部门应该积极主动履行职责,把确保学生吃上放心、安心的营养餐,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加大对学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力度。

    我国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的配置失衡不仅表现在空间分布上,也表现在城乡差距上。具体来说就是我国农村地区是我国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较为集中地表现了我国在实现教育公平中所遭遇的困难问题,所以关注农村学生的营养状况是追求教育公平和教育均发展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