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鸭生态养殖模式及推广

    胡辉 郭青春 杨旭 黄光中 苏五珍

    摘要:分析了目前鸭养殖业的现状及生态鸭养殖的意义,介绍了芷江鸭生态养殖的5种模式及推广措施,旨在促进怀化地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芷江鸭;生态养殖;推广

    中图分类号:S834+.89? ? ? ? 文献标识码:B? ? ? ? 文章编号:1007-273X(2019)01-0028-03

    近年来,随着水禽市场消费需求的增加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国内养鸭业得到快速发展,每年鸭饲养总量正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环境污染和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发展生态养殖是推动养鸭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加大对发展生态养鸭业的意义及其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养殖户提高认识,改变观念,意识到发展生态养鸭是关系到人们身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1]。

    芷江鸭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极具经济价值的地方良种,它耐粗饲,生长快,抗逆性和抗病力较强,鸭肉鲜美,药残留少,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蛋白含量高,是理想的绿色食品。一个地方特色品种要做大做强,做出特色,产生更大的影响力,需要专业技术力量的支撑,需要行业领先的生产技术标准。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芷江鸭无公害养殖方法,该方法应适用于芷江鸭的大规模养殖,解决当地养殖业技术难题,降低养殖风险,提高芷江鸭养殖的经济收益。

    1? 鸭生态养殖的意义和现状

    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扩大,畜牧业环境污染和产品污染加剧,生态与环境问题逐步凸显。在全社会生态意识日益增强,“可持续发展”战略被定为未来发展基本国策的背景下,有关专家提出了生态养殖的概念。所谓畜禽生态养殖是指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因地制宜地规划、设计、组织、调整和管理畜禽生产,以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畜禽养殖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形式[2]。

    生态养殖主要是依靠生态资源,应选择环山抱水的区域,建立纯生态养殖基地。生态养鸭作为实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可以延长食物链,增加营养层次,促进生态系统中资源和能量的有效利用,解决适度规模的畜牧业与环境污染间的矛盾,一方面能通过生物链再生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个人健康和环境保护的渴求和对纯天然、无污染、高品质食品的需求[3]。

    按照生态养殖业的要求,发展为生态养鸭业还需解决一系列问题。我国目前已采用的几种养殖模式仅是生态养鸭业的初级阶段,许多方面离要求还相差甚远。

    2? 芷江鸭生态养殖模式

    科学发展生态养殖,合理节约土地资源,综合改善环境,实现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是实现芷江养鸭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芷江鸭生态养殖的模式很多,根据其特征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2.1? 种养结合模式

    种养结合模式主要有林下养鸭、稻田养鸭(稻鸭共育)、果园养鸭等。主要通过林果园、稻田的作物种植与养鸭结合,让鸭寻食杂草和虫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饲料,同时鸭粪可以肥地,改良土壤和提高肥力,减少化肥农药用量,进而减少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保持林果园、稻田良好的生态环境。但是这种传统的生态养殖模式生产上只能散养而不能做到规模化生产[4],应特别注意养殖的规模不能超过林地等的载鸭量。

    2.2? 鱼鸭混养模式

    鱼鸭混养一般以池塘水面养鸭,水体养鱼为主。一则鱼池为鸭提供清洁的生活环境和丰富的天然饵料,并提供活动场所,有利于增强鸭的体质;二则鸭在水中活动有增氧和改善水质的作用,鸭觅食可吃掉鱼的敌害生物和病原体,有防治鱼病的作用;第三鸭粪可为鱼类提供上等饵料,或成为浮游生物的营养源,促进浮游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天然饵料;第四鸭粪和残饵可为池塘提供肥源,且塘泥还田还可为鱼、鸭青饲料的生长提供肥源。不过鱼鸭混养模式同样不适合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2.3?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养鸭模式

    利用中草药主要是艾草等作为一种绿色饲料添加剂,可以解决饲料中抗生素和化学药物、化学饲料添加剂等所造成的污染环境、药物残留危害食品安全等问题。使用硅藻土等硅酸盐添加到饲料中或作为载体用于矿物质饲料添加剂或撒于粪便及畜舍地面上,可以降低鸭舍内氨气浓度。同时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盐可降低微量元素的添加量,并相应减少排出量,减少环境污染[5]。

    2.4? 生物发酵床养鸭模式

    发酵床养殖技术起源于日本和巴西的自然养猪法,主要是将锯末、稻壳等材料接种生物菌种堆积发酵后用做垫料,粪污分解产生的臭味物质被菌體固定下来,达到降低养殖舍内有害气体浓度、减少养殖污染排放的目的[6]。

    发酵床养鸭技术是在养猪、养鸡使用发酵床以后衍生的一种技术,但该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菌种发酵效果难以控制、易受环境影响、需经常添加益生菌和垫料、维护用工成本大等问题。通过调整垫料成分,改变垫料维护方法,可以为芷江鸭创造舒适愉悦的生活环境。

    生物发酵床养鸭,一方面为有益的发酵微生物提供良好的培养条件,使其迅速消解鸭的排泄物;另一方面也为鸭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以满足不同季节、不同生理阶段鸭的需要,达到增加养殖效益的目的。生物发酵床养鸭模式适合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2.5? 旱养模式结合粪污无害化处理与再生利用网上饲养

    这是近年来逐步探索成功的肉鸭饲养新技术,与放牧和地面平养相比,肉鸭网养具有省工、易管理、不受季节限制、肉鸭生长快、发病少、饲料转化率高等优点,虽然网上平养建造成本比传统的地面平养高,但通过减少疾病发生和提高生产性能所获得的收益能够很好地支付这一附加成本,在农村极具推广价值。不过仅仅是网床平养、笼养等旱养模式,不能算生态养殖,必须结合其粪污的无害化处理与再生利用,使粪便等有机物通过在沼气池厌氧环境中经微生物分解转化产生沼气、沼液、沼渣等再生资源,以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维持生态平衡,才能归入生态养殖的范畴[7]。

    3? 芷江鸭生态养殖技术推广

    当前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芷江鸭生态养殖已经形成产业规模,是芷江县支柱产业。在生态养殖的过程中,合理运用牧草种植技术、饲养技术、放牧技术等,做好科学养殖工作,饲养管理包括料量控制、公母数量控制及饲养密度控制等;疫病控制管理为定期对洗浴池的水进行更换,并制定免疫程序。通过以点带面,建设芷江鸭生态养殖示范基地,推动产业化发展,做好生态养殖推广工作。

    3.1? 加大生态养鸭的宣传力度

    生态养鸭对于广大养鸭户来说是个新生事物,而从经济利益考慮,生态养鸭模式与现行集约化养鸭模式相比,短期经济效益明显降低。广大养鸭户对生态养鸭的接受程度不高。因此,必须加大对生态养鸭业的意义和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养殖户提高认识,改变观念,明确认识到发展生态养鸭业是关系到人们身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8]。

    3.2? 规划养鸭场应注重农牧结合、林木结合

    生态养鸭不能离开农业、林业来单纯发展养殖。从鸭粪便的各种处理方法来看,只有通过农牧或林牧结合,才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途径,并且有效地控制农业或林业土地的载鸭量,才能保证生态环境不受污染[9]。

    3.3? 以点带面发挥龙头企业在养殖户中的示范作用

    充分发挥养鸭龙头企业牵动力大、辐射带动面广的特点。如芷江民丰农牧科技实业公司,实行“公司+基地+养殖户”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促进芷江鸭产品开发,不断改进产品加工工艺,丰富产品种类,带动其他养殖户扩大芷江鸭生态养殖规模,组成50多户贫困户的养殖合作社,为贫困户发放鸭苗,提供养殖技术、产品回收、销售跟踪等服务,通过规模生态养殖,创建绿色品牌。可在水资源与牧草丰富的区域,选择具有养鸭经验的养殖户,对其进行技术指导。鼓励养殖户创新养殖技术,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更多的农户因地制宜养鸭,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3.4? 政府部门履行服务职能和做好监控工作

    在发展生态养鸭业的过程中,政府部门一方面要对养鸭企业进行必要的扶持,提供技术等方面的服务,帮助宣传和销售其产品。另一方面要对生态养鸭业加强认证和市场监控,严禁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确保生态养鸭业健康有序发展。第三方面要监督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真正达到生态养鸭无污染、零排放、省成本、鸭群健康、鸭肉优质的效果,实现芷江鸭养殖健康发展。

    4? 小结

    芷江鸭生态养殖模式的推广,要求在养殖的过程中合理运用牧草种植技术、饲养技术、放牧技术等,做好科学养殖工作。要求建设养殖示范基地,推动产业化发展,做好生态养殖推广工作。也要求创新生态养殖方法,建设集芷江鸭规模化生态养殖示范基地、粪污治理和综合利用加工基地、规模化屠宰加工基地于一体的产业化基地,打造优质芷江鸭地方品牌,保障食品安全,为社会提供优质鸭产品。从芷江鸭生态养殖效果来看,芷江鸭生态养殖模式的推广,不仅可以实现畜牧业生产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同时也可以使养殖从业者感受到生态养殖的巨大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发展推广芷江鸭生态养殖对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效,精准扶贫,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章鲁华,徐国华.白鹅生态养殖综合技术的研究与推广[J].养殖与饲料,2008(4):13-14.

    [2] 刘静宜.池塘鱼鸭生态养殖模式技术[J].北京农业,2012(27):84-85.

    [3] 陈岩锋.优质肉鸭生态养殖关键技术与产业化研究[J].中国畜禽种业,2015,11(4):130-133.

    [4] 陈岩锋,朱志明,陈冬金,等.鸭生态养殖模式的创新与发展[J].中国畜禽种业,2012,8(6):124-127.

    [5] 黄保华,武? 彬,石天虹,等.发酵床养殖垫料粪污承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J].家禽科学,2010(8):6-9.

    [6] 侯水生,黄? 苇,张? 林,等.我国养鸭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J].中国禽业导刊,2006,23(24):11-13.

    [7] 张? 岩.我国肉鸭产业发展与市场前景分析[J].水禽世界,2012(4):7-9.

    [8] 陈? 峰,周驰云,王? 翀.畜禽绿色生态养殖模式探讨[J].畜牧市场,2009(5):21-23.

    [9] 刘山辉.土鸡生态养殖成为养禽业发展趋势[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29(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