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不良资产行业改革探路
石佳华
不良资产行业作为“三大攻坚战”的主战场之一,2021年开年就发生了一连串热点事件,“一委一行两会”预计将加速出台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抓住战略机遇期,做好自己的事,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更好服务实体经济,脱虚向实,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大循环”“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我国不良资产行业面临的问题
个人不良贷款无法批转与盘活存量金融资产之间的矛盾
1999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华融、长城、东方、信达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资产管理公司”或者AMC),也许考虑到针对个人债务人的催收可能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在放开对公不良资产批转的同时,规定银行持有的个人不良资产不得对外批量转让,只能自行清收。这个规定一直沿用到现在。
回顾历史,当年创设四大AMC的最直接原因有两个。一是通过把不良资产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转移到资产管理公司,降低银行的不良率,避免其硬着陆;二是通过债转股,变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债务为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股份,降低企业的金融杠杆, 为国企实现三年脱困保驾护航。据2002年出版的《中国金融年鉴》记载,“截至2000年末,4家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和承接不良资产共计13932亿元。国家经贸委拟定债转股企业580户,已完成569户,金额3951亿元,其中513户企业债转股方案已得到国务院批准,债转股金额3247亿元。”同期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88189亿元,相当于剥离了当年GDP16%的不良资产。
可以说,个人不良贷款并不是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20多年后,个贷不良这个蛋糕体量有多大?虽没有找到最新的官方数据,但可根据现有数据进行推测。按照央行统计,2016 年我国个人贷款不良率为1.7%,2020年住户部门的贷款余額为63.19万亿元,假设按照1.7%的不良率推算,则2020年末我国个人不良贷款大约有1万亿元,占银行业总体不良贷款余额3.5万亿元的28%左右,也就是1/4多一点。通过粗算,可以看出个贷不良无疑已经成为一块很大的金融资源,个贷开闸,特别是后续如果从试点的信用贷款、信用卡不良扩展到所有个人不良贷款(保证、抵押贷款),将显著扩大市场上银行向外转让资产包的供给量。
不良资产成交量活跃与缺乏统一交易基础设施之间的矛盾
据银保监会数据,2020年全年我国银行业共处置不良资产3.02万亿元,行业迎来新一轮供给高峰。但是一直以来,银行向资产管理公司转让不良债权,采用的多为现场投标方式,互联网时代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后,部分银行开始选择在淘宝、天津产权交易所等网络平台交易。总的来说,不同银行甚至同一家银行的不同分支机构,在交易方式和交易规则上都存在不同,有的是一轮竞价、有的是二轮竞价、有的是一轮竞价后磋商谈判,形成规则五花八门的状况。
如何使不良资产批转进入规范化、程式化发展的良性轨道, 建立一个统一的交易平台,使操作流程更加普适、简便,成为行业下一步需要破解的课题。同时,部分金融科技巨头经过多年的用户习惯养成,逐渐抬升不良资产网上撮合交易的手续费,交易双方缺乏备用替代平台,渐成垄断之势。
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不良债权与中小型金融机构出险之间的矛盾
近期,部分银行先后爆发信用风险,“黑天鹅”事件屡有发生,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比如:某银行因为资金被大股东抽借,导致资不抵债;某银行两任董事长落马, 公司内控治理失效,发现大量不良贷款;某银行2019年发生挤兑风波。这些问题提示我们,一些中小型金融机构在这几年依靠畸形做大同业市场、盲目跨区域经营等方式“野蛮生长”,偏离服务所在区域实体经济的主责主业,在管理能力跟不上业务发展的情形下,以扩张经营半径、做大资产规模为导向,有的城商行搭建起事实上的总行、省级分行、市分行、县支行、网点五层组织架构,积累了一定的风险。
另外,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的现代企业制度并没有切实建立起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间相互制衡的机制不足,董事长个人权力过大,信贷审批环节无人监督,企业股东通过层层嵌套、空壳公司、关联交易,抽取银行信贷资金,极大侵害了储户的存款安全。
正是某些中小型金融机构自身存在的缺陷,仅仅收购其不良资产已经不能解决真正存在的问题,事后收购可以进一步向事前注资、改造治理结构等上游环节延伸,从根本上减少因为人为干预、体制不规范产生的不良资产。
近期出台的一系列行业改革举措推进供给侧改革,开闸存量个人不良批转
2021年1月7日,银保监会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办便函〔2021〕26号),批复同意试点开展单户对公不良贷款转让和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万亿级市场开闸,我国不良资产行业市场化改革迈出新的关键一步。
《通知》第7条对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银行个人不良贷款后, 依然作出了严格的限制——不得二次对外转让。考虑到资产管理公司各省分支机构的业务人员数量都很精简,大致维持在30人左右,如何在不大幅增加现有人力资源、生产经营条件的前提下, 开展个人不良贷款催收,是各家公司要面对的现实问题。1万亿元的个贷不良,假设单户贷款上限为50万元,则有200万户,各资产管理公司前台人员合计大约5760人,则人均需要负责管理的户数为347户,具有较大的难度。应该看到,个贷不良不同于对公不良,个贷单户金额小,债务人并没有根本丧失还款能力,只是不具备立即偿还所有欠款本金的能力。不妨换个思路,建议向资产管理公司放开接受分期还款的功能,引导资产管理公司合理设置分期期限(3~8年),只收取适度的分期费用,变一次性催收为“放水养鱼”,通过延长还款期的安排,避免债务人跌入失信乃至主动申请个人破产等不利于诚信体系建设的双输局面。
健全基础设施,银登中心试点居间撮合交易
基础设施,一般指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水煤气等关乎国计民生、承担某种社会公共职能的实体,近年来也有把微信、支付宝看成基础设施的观点。2019年我国成立独立于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大石油巨头的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管网公司”),作为第三方统一负责油气资源的配送、运输,国家管网公司成为油气行业的重要基础设施。类似地,在我国金融领域也有许多关键性基础设施,比如上交所、深交所、中债登、中证登、银行间市场、新三板、银联等等。2020年3月,央行、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统筹监管金融基础设施工作方案》,其中明确提出了“金融基础设施”的概念, 包括金融资产登记托管系统、清算结算系统、交易设施、交易报告库、重要支付系统、基础征信系统等六大类。
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以下简称“银登中心”),即属于其中一类金融基础设施,其经营范围主要是信贷资产及银行业其他金融资产的登记、托管、流转、结算服务。银保监会2021年1月选择在银登中心试点单户对公不良贷款转让和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截至1月27日,已经有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华融公司、长城公司、信达公司、东方公司、银河公司、国厚资产在银登中心完成申请开立账户。随着平安银行最近挂出首单拟批转个贷不良资产包(债权20户,本金合计618.66万元),银登中心撮合交易功能正式发布,如果2021年试点成功,不排除未来其会打破行业现状,逐步替代目前通行的现场投标和淘宝竞价,从根本上改变不良资产转让方式。
增加市场主体,批准设立银河资产管理公司
2021年1月9日,中国银河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银河公司”)在北京举行开业仪式,这是20年来首次获得批复设立的第五家全国性资产管理公司。银河公司前身为2005年成立的建投中信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处置华夏证券名下资产。2018年3月,国务院同意建投中信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转型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2020年3月,银保监会同意其更名为中国银河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经过查询,银河公司的股东结构与四大AMC有明显的不同,华融公司、长城公司、东方公司、信达公司的控股股东为财政部,银河公司则为中央汇金公司,可以预期,引入更为市场化的参与主体,来搅动不良资产行业这一池春水将提高行业竞争力。
除此以外,作为落实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成果的具体措施,2020年2月,资产管理巨擘橡树资本的全资子公司橡树(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拿到了在北京市范围内开展不良资产批量收购管理的牌照。再加上各省陆续设立第二家区域性资产管理公司,一个囊括了五大AMC、每个省两家省级AMC、银行系AIC(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外资、民间投资人的各种所有制并存、大中小参与者共荣的多层次市场格局已经成形。
尝试标本兼治,从收购不良资产到救助风险机构
以某银行为例,2019年12月,中央汇金公司、山东省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AMC”)等出资认购某银行股权1000亿股,12月19日山东AMC和某银行签订《资产转让合同》,某银行将1438.90亿元不良资产转让给山东AMC。通过上述操作,某银行在短时间内同时完成了降低不良率和增资的目标,逐渐走出泥沼,重新成为一家经营良好的银行。
类似地,某银行引入工银投资、信达投资、长城公司、成方汇达、辽宁金控等外部资本,获得新生。2021年,资产管理公司除了收購不良债权,还可以在补充银行注册资本、提供高管团队、完善银行公司治理等方面帮助中小型问题金融机构脱困, 切实承担起金融救助“国家队”、金融体系“稳定器”的使命担当。
我国不良资产行业的未来展望
20年一个周期,国内“不良资产”概念经历了四次飞跃, 从最初的银行不良贷款,到不良债权资产、债转股资产、抵债资产及问题实体,到其他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再到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这期间中国经济起起伏伏,有两位数增长的高峰,有治理整顿的徘徊,总的趋势是一步一步从发展中国家中脱颖而出,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良资产也从一个陌生的舶来品,逐渐扩张成拥有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的万亿级大市场。2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我国一项重大的金融改革举措,是经得起市场检验的成功决策。同时,未来还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变被动收包为主动定制,一站式化解企业存量债务
当下,一个典型的不良资产收购场景为,银行挑选3户及以上不良债权组成资产包,向资产管理公司发出邀约函,各家资产管理公司参与报价,这是一种以金融机构为中心的业务模式。现实中,企业不是只和一家银行发生信贷关系,往往是在许多银行都办理贷款,当有一家银行首先把对其的逾期贷款向外转让,其他债权行为了控制风险敞口,会选择在当年内跟进,陆陆续续把对这家企业的贷款也向外转让,这样,同一家企业在不同银行的贷款,出现在不同的资产包里,由不同的资产管理公司接手,企业需要和不同的公司打交道,增加了解决债务的时间和成本。
因此,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另辟蹊径,构建起以债务企业为中心的业务模式。在收购企业一户不良债权的基础上,定向收购该企业在其他银行的不良贷款,成为企业唯一债权人,通过罚息减让、债权展期、分期还款等方式,帮助企业走出困境。
阻断“多米诺骨牌”效应,破解担保链捆绑难题
这一轮出清中,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的企业被市场淘汰,大体上按照资产规模从小到大的顺序先后倒下,而小、中、大每个规模量级的企业间由于担保链传导,触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一些自身经营情况良好的企业,因为代偿他人债务, 流动资金逐渐抽干,被市场错杀。保证贷款,特别是互保贷款, 在经济上行周期时,大大简化了企业补充流动资金的手续,但是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时候,也会成倍放大风险,形成区域内企业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振。资产管理公司可以从斩断企业担保链出发,有针对性地收购其不良担保债权,然后通过债务重组、诉讼和解等方式,帮助企业“软着陆”。
延伸处置流程,综合运用投行手段推动实质性重组
不同于国内,国际上“不良资产”更多地被表述为“困境资产”“另类资产”“特殊资产”“机遇资产”,对另类资产的投资回报率远高于银行理财、债券、股市。银保监会2019年52号文明确提出,资产管理公司要做强不良资产处置主业,合理拓展与企业结构调整相关的兼并重组、破产重整、夹层投资、过桥融资、阶段性持股等投资银行业务。
华融、长城、东方、信达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旗下拥有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租赁等金融全牌照,具备了在集团内综合运用股债联动、定向增发、物权收购等协同救助企业的客观条件,在收购、处置中间,更多地发挥AMC“修复”功能,提升资产价值,是资产管理公司未来利润的主要增长点,也符合监管部门的期待。长城公司实施的“中国铁物”一揽子债务重组,就是一起成功的案例。
新的20年征程,资产管理公司将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决策和监管部门的各项部署,深化改革不动摇,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式,以匠人心态坚守主业,胸怀“国之大者”,为化解金融風险、维护金融稳定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单位: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
作者絮语:写这篇文章之时,正逢农历辛丑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街边巷弄人头攒动,商铺、银行换上寓意喜庆吉祥的春联,迎接春节的到来。我的思绪也一同飞出公寓窗外,好似回放般重温了这一年的工作见闻,一个个片段如光影翩然起舞,那是舟山海岛尽调时的轮船汽笛,那是疫情防控最严厉时在苏北吃的一碗“机器人刀削面”。中国人是崇拜祖先的,在正月的第一天敬天祈岁、慎终追远,感恩过去一年得到长辈荫庇,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不违农时。
金融市场月度资讯
上交所与贝尔格莱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展合作
3月9日,上交所与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证券交易所通过视频方式签署了双方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信息交换、合作研究、人员交流、产品开发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塞尔维亚是第一个与我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中东欧国家。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产品1月环比下降48.72%
3月9日,中基协发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产品备案1月月报。数据显示,2021年1月,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当月共备案私募资管产品1206只,环比下降15.3%;设立规模873.51亿元,环比下降48.72%。
2020年末金融业机构总资产达353.19万亿元
3月15日,央行发布数据称,截至2020年末,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353.19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银行业机构总资产为319.74万亿元,同比增长10.1%。
首单“碳中和”专题绿色金融债券发布
3月18日,上清所面向全球投资者发行首单“碳中和”专题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为192亿元,期限为3年,发行利率为3.07%,认购倍数达8.19。
财政部1~2月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长90.5%
3月18日,财政部发布1~2月财政收支情况。其中,印花税收入1004亿元,同比增长65.5%;证券交易印花税665亿元,同比增长90.5%。
银保监会修改外资保险公司管理细则
3月19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修改后可以投资入股的外方股东增加为三类,并删除了有关外资股比的限制性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开展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
3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了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操作量50亿元,期限3个月,费率0.10%。
五部门发布债券市场评级新政
3月28日,央行等五部委发布《关于促进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要逐步将高评级主体比例降低至合理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