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张慧
摘要: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社会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繁荣、宏观政策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金融机构的运营管理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实际上,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是国家政府多年来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尤其是近几年商业银行案件频发,且涉案金额数目较大,犯罪手段也逐渐多样化。如果国家和银行内部对治理风险和财务管理风险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可能会影响市场经济秩序。从企业角度来讲,商业银行强化风险抵御能力,也是提升自身盈利能力的表现之一,为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核心优势。因此,无论是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还是为了国家经济建设,商业银行必须要重视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本文以邮储银行财务风险类别、特征以及管理办法分析作为基本概述,通过分析邮储银行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从资本结构调整、资产质量优化、业务领域拓宽、内控管理强化等多方面开展风险管控对策,对邮储银行的发展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邮储银行;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一、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基本概述
(一)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
财务风险就是指单位组织在经营过程中,因受到内外部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经济主体的利益受损。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其财务风险就是指金融市场变化、管理失职或工作人员操作不当等原因产生的风险点。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其财务风险的特征与其他普通企业存在着差异,主要具备普遍性、多变性、隐蔽性和扩散性的特征[1]。
(二)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分类
由于测定标准的差异性,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类别也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在1979年,美国金融管理机构制定了一套相对较规范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即骆驼评价体系,将资产状况、管理能力、资金流动性、盈利能力以及资本充足性作为评价指标,对相关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状况和信用状况进行评价[2]。结合这一评价方法和我国金融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形,我国在2004年颁布了《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价体系》,将我国的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细化为以下几个类别:
1.资本风险
资本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因内部资本不充足,无法偿付到期债务、准备风险计提金等。商业银行的资本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核心资本超过50%,则说明商业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越强。
2.资产质量风险
资产质量就是指商业银行所拥有的的能够实现利益增长的有效资产,资产质量风险也就是指造成银行经济亏损的不良资产。由于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信贷息差,一旦银行的贷款业务出现问题,不良贷款率上升、信贷审核监管不力等,就会直接影响到银行的利润收益。
3.盈利性风险
盈利性风险就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因管理不力、盈利水平下降等造成收益受损。盈利性指标对于商业银行十分重要,如果银行内的营运资金出现周转不灵或营业收入与营业支出不成比例的问题,会给商业银行带来破产风险。
4.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就是指银行因资金周转速度下降,无法满足经营需求,从而增大了银行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流动性风险具体表现在:银行既无法为贷款客户提供贷款资金,也无法为存款客户提供支取资金,银行运营潜在着资金链断裂的风险[3]。
5.管理水平风险
管理水平风险是指商业银行的管理层因自身的决策失误或成本管理实效而产生的风险。在这一方面,商业银行与其他普通企业一样,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盈利能力。
(三)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管理办法
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管理方法可以细化为:五级贷款分类管理法、内部评级法、未来现金流量法和预期损失模型法[4]。
1.五级贷款分类管理法
商业银行在开展贷款业务时,需要对客户的资信程度进行跟踪,预测贷款回收率。具体来说,就是将贷款业务分为五个等级,即: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在这一管理模式下,不仅能够全面反映信贷资产的质量,还能够发挥风险预警的作用,做好计提准备措施。
2.内部评级法
内部评级法的出现是為了估算信贷风险危害程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合理判断授信信用风险。以银行内部财务数据的分析为依据,商业银行可以针对贷款类别来预测贷款违约率、违约风险暴露等,并将测算结果上报相关金融机构监测部门进行审核确认。
3.未来现金流量法
在财务风险防控中,一些单位组织会选择现金流量贴现法,即对未来的现金流量进行预测和换算,来弥补当下的现金短缺问题。具体来说,当银行贷款发生减值现象,商业银行应当在一定的衡量标准下,以贷款的账面价值估算预测收益价值,即现金流量价值,并将二者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中。同时,将存在减值趋势的贷款剥离出组合贷款中,避免重复减值现象的蔓延;对于一些金额数目较大的贷款则将其纳入其他风险性质相似的贷款组合中,提前做好减值准备。此外,商业银行进行未来现金流量预估时,必须要全面考虑到贷款本金、贷款利息和贷款抵押物等因素。
4.预期损失模型法
预期损失模型法就是指银行以预期信用损失为依据,对未来存续业务所产生的损失进行明确预测,并做好计提减值的准备。但这种方法是以贷款的生命周期作为评估基础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和人力。
二、邮储银行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本风险方面
商业银行是否拥有充足的资本,对于银行正常的经营有着巨大的影响,如果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较低,那么商业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也会随之下降,银行各项经营活动中潜在的风险点也会随之增加。同时,资本充足率较低会给商业银行带来资金链断裂的风险隐患,一旦银行能够供给储户的支取资金陷入短缺状态,将会导致兑付危机,不仅会给银行带来经济损失,还会影响其商业信誉。以邮储银行为例,2007年邮储银行成功挂牌,随着市场与资产规模的扩大,再加上邮储银行在成立之初并没有战略性的向外部引进投资,资金短缺的经营缺陷逐渐暴露。即使邮储银行于2016年在香港上市,邮储银行的负债率仍处于较高的水平,资本压力逐步增大,资本风险无法避免[5]。
(二)资产质量方面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贷款业务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因此,银行的资金集中率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银行资产减值的风险。如果贷款人无法在偿债期限内消除债务,那么就会影响到银行资产的质量。邮储银行的资产质量风险主要表现在银行的单一最大客户贷款集中度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如,邮储银行与某铁路公司形成了长期战略性合作关系,但铁路公司的主要基建项目是铁路修建,各项目修建周期较长,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盈利回本需要的时间更长。这种贷款的模式较为单一,贷款资金都被用于固定资产的建设中,造成邮储银行的资产变现能力较低,进而也影响了现金流的流动速率。
(三)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
实际上,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流动性管理是由中央政府直接管控的,因此,大部分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防范较为被动,尤其是一些与国家商业信用存在紧密联系的国有银行。基于国外商业银行破产的案例来看,往往流动性风险的加剧是商业银行走向破产的主要因素。我国银监会针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已经发布了管理法则,要求银行流动性比例要高于25%[6]。在这一标准下,邮储银行的资产流动性比例虽然达到了指标要求,但近年来基本呈下降趋势,货币基数较小,存贷比控制不足,加之资金在信贷业务上投入较少,因而邮储银行的经济利润也处于滑坡趋势。
(四)盈利方面
商业银行是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对于稳定市场秩序、提升民生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在承担着一定社会责任的同时,也是一个盈利机构,需要不断产生经济效益才能维持正常经营。商业银行也具备着普通企业的特性,其经营管理受到盈利的影响较大。但以资产利润率和资本利润率这两项指标来评价,邮储银行在近年来整体的盈利水平低于同业平均水平,高负债的经营模式使得邮储银行的盈利能力较低,且经营风险更大。与邮储银行性质一般的商业银行,都是利用存贷款的利息差作为银行收益的主要内容,但在宏观政策改革的影响下,利息差不断缩小,而邮储银行在产品和服务方面缺乏竞争优势,一味地扩大业务规模、追求利润增长,银行的经营管理缺乏有效的战略指导,在市场竞争中未占据有利的地位,将会使得邮储银行的盈利风险进一步加重。
(五)管理方面
作为商业银行之一,邮储银行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并不仅局限于提升经济效益这一方面,与其他企业一样,商业银行也需要通过合理的管理手段,以最低的经营成本消耗来获取利益最大化。可以说,成本效益原则是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得不重视的基础规则,成本收入比越低,则说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越强。据近年来的数据统计,邮储银行的成本收入比率一直处于60%左右 ,较同期商业银行的成本收入比率超出两倍之多。此外,我国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的成本收入比率不得超于45%,因此,邮储银行不能通过有效的经营手段控制成本收入,不仅违反了相关规定,也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
三、邮储银行财务风险管控的有效对策
(一)调整银行资本结构
要想提升邮储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银行需要从拓宽资本金获取途径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这两方面入手。
在从多途径增加资本金方面,首先,邮储银行要不断开拓业务领域、丰富业务种类,提升中间业务在银行各项经营业务中的占比,以此来提高利润留成,拓宽邮储银行的利润空间;其次,为了保证内部资金的重组,邮储银行还要积极引入外部的战略投资,充分利用其上市企业的优势吸引国外金融机构的投资,并借鉴国外较为先进的管理模式,为邮储银行的经营和创收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最后,邮储银行还要积极向相关部门申请,争取外汇储备的投资,以此来提升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在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方面,邮储银行一方面要适当提升优质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合理配置内部资本,并积极拓宽中短期投资业务,降低银行的负债规模;另一方面,银行还可以利用主动提升负债流动性的方式,开展活期存款等优惠业务来扩大存款业务的规模,从而实现调整内部资产结构的目的。
(二)优化银行资产质量
为了优化邮储银行的资产质量,银行应当主动把控宏观政策的变动趋势,大力推行绿色信贷业务的发展,并加强对风险关键节点的控制,保证资产的优质性。在这一理论基础上,邮储银行要不断完善信贷业务体系,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能权责,加强对信贷业务的监管,降低坏账的发生几率。另一方面,由于邮储银行长期以来设置的信贷准入门槛过高,影响了稳定的客户源。因此,邮储银行应当大力推动信贷体制的改革,放宽信贷业务的准入门槛,选择优质的客户进行合作,从而提升高质量资产的占比。
(三)增强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健全的风险防范管理机制是邮储银行提升风险管控能力的直接、有效手段,因此,邮储银行在实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时,首先,要构建有效的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对可能会给银行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的风险节点进行提前识别,并及时提醒相关部门制定规避及预防风险的方案;其次,银行相关部门还要对风险性质、等级和危害进行评估,联系邮储银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及时作出风险决策;最后,银行还要建立风险转移机制和风险应对机制,在合理范围内转移风险的危害,或采取合理的风险应对手段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对于一些紧急的突发性风险,要立即启动紧急应对方案,有效控制风险危害及风险管理成本,以此来提升邮储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为银行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提供资金保障。
(四)拓宽银行业务领域
邮储银行要想加强对盈利性风险的管理,就要从其业务出发,一方面要实现中间业务的多元化发展,依据市场个性化金融需求,将中间业务的拓展作为新的盈利机会。在这一基础上,邮储银行要适应外部市场的变化,积极拓展中间业务,例如:邮储银行可以通过增设咨询代理服务、开发金融衍生品等方式来吸引客户,尽量降低信贷业务和存款业务对银行资产的影响,减少不良资产的损失风险;同时,邮储银行也要加大公司业务的发展,提升内部人员对业务的认识,全面打造高效的专职营销团队,深入瞄准农户市场、中小企业和合作单位这三个方向,并将业务任务细化到各分支机构,要求定期总结和反馈经营计划完成情况,将销售业绩纳入薪酬考核中;另外,邮储银行还要借助媒体技术加大对其业务的宣传,加强与财政机构、税务机构以及工商管理机构的沟通与联系,强化政府部门的合作,深入挖掘潜在的市场价值;最后,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也是邮储银行提升竞争力的表现之一,因此,邮储银行还要加强大对代理网点各员工的培训工作,提升销售人员的服务意识,加快承接公司业务相关网点的改造和升级,为广大客户群体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从而吸收市场客户,拓宽业务规模。
(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实现现代化的管理与转型,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而邮储银行作为商业银行之一,必须要遵循“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运营准则,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提升自身的社会效益,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民众和经济建设。由于邮储银行本身的治理体系较为落后,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企业的发展,基于此,邮储银行要尽快转变管理理念,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设,例如:建立健全资金安全保障制度,做好资金安全管理工作;创新风险防控模式,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对各项业务的实时监督;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利用绩效评价工作控制各网点工作人员的操作风险等。在内部控制的影响下,形成良好的风险防范氛圍。此外,邮储银行也要积极引进专业的人才,增加一些具备金融管理职能的高学历人才,并建立长效的员工培训机制和员工晋升机制等,减少人才流失的风险因素,提升银行整体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邮储银行作为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中的一部分,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因此,邮储银行要加强对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识别,例如:资本风险、盈利风险、管理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通过调整资本结结构、优化资产质量、拓宽业务领域、完善内部控制等有针对性的措施来降低运营风险,促进其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连媛.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控制与对策研究 [J]. 北方金融, 2017:75.
[2]刘飚. 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16(5).
[3]岑青兰. 农村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现状分析及完善建议[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09):93-94.
[4]张虎. 凤城市邮储银行盛逸房地产贷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5]王兰. 试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措施[J]. 现代经济信息, 2018(15):211.
[6]姜宁, 部莉珺.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 质量探索, 2016(2):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