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引入过程探究,语言概述深化性质

    郝金良

    

    

    

    [摘? 要] “角平分线的性质”的教学过程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提升有极大的帮助,而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教师综合学情与知识难度,把握内容核心,精设教学环节. 文章对“角平分线的性质”展开教学探讨,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角平分线;性质;情境;模型;探究;语言

    “角平分线的性质”是初中数学重要的教学内容,该内容是全等三角形知识的延续,可为后续的角相等、线段相等的证明提供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章节的内容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明晰角平分线性质的基础上能灵活运用,发展学生的推理思维. 角平分线的性质内容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合理设置教学环节,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能力,下面展开教学探究.

    情境引入教学,问题自然生成

    学生在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时存在一定的难度,不过该内容与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关联紧密,故在课堂过渡阶段适合采用“情境引入,问题生成”的教学方式,即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联系旧知充分感知角平分线.

    教学中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实物,二是设置动手活动.

    案例1?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风筝,如图1,利用风筝的特征来展示性质内容:已知AB=AD,BC=DC,让学生思考如下两个问题.

    (1)不采用度量的方式,是否可以确定∠DAC与∠BAC的大小关系?

    (2)AC为∠DAB的平分线,如何证明?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实际教学中,学生能猜想出∠DAC=∠BAC,而要确定AC为∠DAB的平分线,只需要引导学生结合三角形的全等知识来说明:根据条件,利用“SSS”可证明△ADC≌△ABC,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DAC=∠BAC,从而完成新课的内容引入.

    案例2?在课堂中设计折纸活动,通过折纸让学生初步感知角平分线的性质. 课前准备如图2的A4纸,设纸的四个顶点分别为A,B,C,D,然后过顶点B任意折出一条直线BE,接着将△ABE剪下,让学生观察所剩的梯形BCDE,思考如何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将∠EBC分为两个相等的角.

    教学引导环节中让学生通过翻折操作来确定BE与BC在对折重叠的情况下可以满足要求,同时结合三角形全等、翻折特性等知识使学生理解操作的原理所在.

    利用丰富具体的情境设计,学生可以深入理解角平分线的定义、感受角平分线所带来的几何特性,这能为后续的性质探究做铺垫. 另外,学生的积极性在情境教学中得到了充分调动,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推进.

    活用数学模型,过程探究教学

    角平分线的性质内容,逻辑性极强,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明晰性质定理的条件與结论. 同时,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过程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故教学中建议采用过程探究的方式,利用相应的数学模型,设计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严密推理,概括性质定理.

    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数学模型、探究模型得出性质定理的方式更为合理,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后能深刻体会性质的内容. 实际教学时,可采用如下思路:将平分角仪器抽象为数学模型,利用几何知识解释仪器的工作原理,然后结合工作原理进行角平分线作图,通过测量来得出“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定理,具体教学时可参考如下设计.

    1. 模型引导,实践启发

    活动1? 展示图3的平分角仪器,按图设定点位置. 已知AB=AD,BC=DC,沿AC绘制一条射线AE.

    设问:此时AE就是∠DAB的平分线,请说明原因.

    教学引导:教学中启发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相应的数学模型,然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阐释平分角仪器的工作原理,能使学生深刻体会角平分线知识的应用.

    活动2?通过作角的平分线来启发学生:参考平分角仪器绘制平分线,让学生练习利用直尺和圆规作∠AOB的平分线,并详细说明作图过程.

    实际教学时可进行如下设问引导:

    (1)利用平分角仪器绘制平分线时,要将仪器的顶点与角的顶点重合,仪器的侧边与角的两边重合,且确保仪器的两边相等(AB=AD). 具体作图时如何体现该过程呢?

    (2)在使用平分角仪器的过程中,要确保BC=DC,具体作图时如何体现该过程呢?

    (3)按照图4方式绘制,则射线OC就是∠AOB的平分线,你能说明这样作图的理由吗?

    2. 测量探究,性质证明

    学生利用尺规可以作出具体角的平分线,对于其性质的得出可以采用测量探究的方式,即测量相应的线段长,于是自然可以证明.

    操作活动:在图纸上作∠AOB,然后作出∠AOB的平分线OC,并在OC上取一点P,取点P的三个不同的位置,接着过点P分别作AO和BO的垂线,设垂足分别为D,E,如图5. 分别测量PD和PE的长,将三次测量所得的数据填入表1.

    设问:(1)对比PD和PE的大小关系,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结合上述测量数据,可以猜想出角平分线的什么性质?

    教学引导: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关注两点,一是线段长的大小关系(相等),二是线段在角平分线上的属性(到角两边的距离). 同时明晰性质中的条件与结论,用几何推理的方式得出角平分线的性质.

    上述探究活动设计充分结合了模型抽象和实际测量,学生经历了性质发现、推理证明的过程,可以深刻体会几何问题证明的基本思路,能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语言命题概括,深入理解性质

    利用语言概括角平分线的性质是教学的核心,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定理. 对于角平分线性质的命题教学,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文字概述和几何表述两种方式,教学难点主要有两点:一是学生难以区别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二是难以灵活进行文字语言和几何语言之间的转化.

    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中,“条件”“结论”的隐蔽性较强,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将其拆分,明晰“角平分线上有一点”为“条件”,“该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为“结论”. 另外,语言转化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结合性质命题来构建几何模型,利用几何语言来描述几何关系,让学生经历由“已知”推理“结論”的过程. 具体教学时可参考如下设计.

    活动1? 结合角平分线的性质内容进行条件与结论的拆分与提取,思考如何用“如果……,那么……”将命题“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分为两段.

    教学引导:首先引导学生对性质命题进行转化——“一点位于一个角的平分线上,该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然后引导学生明确“一点位于一个角的平分线上”为命题的条件,也是结论成立的前提,“该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为命题的结论.

    活动2? 结合性质命题进行数学语言转化,关注活动1所提炼的条件与结论,思考其中所隐含的几何特性,并用几何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引导:首先引导学生提取条件中的几何特征,然后结合相应的几何图像来对其加以表述,最后得出相应的几何结论.

    条件:一点位于一个角的平分线上→OC为∠AOB的平分线,点P是OC上任意一点.

    结论: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过点P作PD⊥OA,垂足为D,PE⊥OB,垂足为E,则PD=PE.

    利用上述几何信息可以绘制如图6的几何图形. 该图形直观地呈现了∠AOB的平分线、点P位于平分线OC上的位置特性,以及点P到角两边的距离. 根据几何图形可以深刻理解性质定理所表达的内容,同时可以进一步开展性质定理的证明. 进行定理证明教学时,同样可结合全等三角形知识,从数学语言角度进行探究,具体如下.

    已知:如图6,在∠AOB中,∠AOC=∠BOC(呈现了OC平分∠AOB的情形),点P在OC上,PD⊥OA,PE⊥OB,垂足分别为D,E.

    求证:PD=PE(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证明:因为PD⊥OA,PE⊥OB,所以∠PDO=∠PEO=90°. 在Rt△PDO和Rt△PEO中,因为∠PDO=∠PEO,∠DOP=∠EOP,PO=PO, 所以△PDO≌△PEO. 所以PD=P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完成定理的语言表述和几何证明之后,有必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性质定理进行语言对照,从文字语言和几何语言的对比上来理解定理.

    文字语言: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几何语言:已知∠AOC=∠BOC,PD⊥OA,PE⊥OB,垂足分别为D,E,则PD=PE.

    总之,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是数学几何的核心内容,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充分把握学情,从知识与能力两方面展开教学设计. 教学时,可联系旧知情境引入,完成问题的自然引出;抽象数学模型,开展过程探究,引导学生认识性质定理;设计活动语言转化证明,让学生在深刻理解定理的同时提升语言概括能力. 以知识传达、方法指导、情感提升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是对当下素质教学的贯彻落实,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极大的帮助,值得倡导、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