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管理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思考和实践

    查贵勇

    

    

    [摘 要]国际商务管理是国际商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培养具有法治意识、社会责任、道德观念的国际商务人才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增设教学目标的思政元素,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政素材,探索适合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与考核模式,有助于发挥国际商务管理课程的“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课程思政教育功能。

    [关键词]国际商务管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考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 ? ?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5-3283(2020)08-0122-03

    Abstract: The Cours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 is a basic professional course of th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jor, and is very important to cultivate talents of the consciousness rule of laws,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moral value. It is effective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 Course by redesigning the teaching goal, the teaching contents, the teaching and evaluation methods.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Teaching Design; Thinking and Practice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1],需要将“立德树人”、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落实到每一门专业课程[2],要求每一门专业课程都应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切切实实“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真正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效应;而落实“课程思政”的责任,要与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课程和教学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变为一个协调同步、相得益彰的过程[3]。

    国际商务管理课程是国际商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介绍国际商务概念与发展趋势、国际商务管理概念与特征、国际商务理论与效应、国际商务经营环境与风险、国际商务经营形式与选择、国际商务经营规划与实施等基础知识。开展国际商务必然涉及到国际与国别法律的遵守、社会责任的履行和道德规范的遵从,特别是如何平衡国别(地区)利益、追求合规经营、化解环境差异等,对于培养具有法治意识、社会责任和道德观念的商务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即国际商务管理课程具有开展“课程思政”的先天优势。

    从课程建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四个方面探讨国际商务管理课程如何融合“课程思政”以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一、国际商务管理课程教学目标的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的重要责任在于价值引领,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因此,要围绕“课程思政”所要求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对专业课程教学目标进行系统梳理和改造,[4]突出课程教学目标的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形成“四个正确认识”,即“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5],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

    二、国际商务管理课程教学内容的思政素材

    教学目标的实现依赖于科学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选择与运用。教学内容是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载体。对学生的调查显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为普遍的一个问题就是理论与现实脱节,思政教育成为单纯的理论说教,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6]。因此,国际商务管理课程着重通过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拓展实践性与案例式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对价值观、世界观和人身观的认知和体验,并引导学生形成和巩固“四个正确认识”。

    三、国际商务管理课程教学方法的思政特色

    “课程思政”意味着运用一种更为柔性的教育方法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改革。[7]2017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提出培养和训练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问题——把学习同思考、观察同思考、实践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保持对新事物的敏锐,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善于把握历史和时代的发展方向,善于把握社會生活的主流和支流,养成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习惯。[8]

    因此,“课程思政”应着重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立场观点和辩证性、系统性、历史性、创新性等思维方式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去[9],如采用研讨性、辩论性教学,在课堂讲授时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在理论思辨、观点辨析的过程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发掘与融合,形成育人特色。国际商务管理课程作为课程思政试点课程也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尝试和探索。

    第一,在第一章国际商务管理导论中,组织学生深入探讨“一带一路”的经济与社会效应,特别是从企业微观层面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角度进行比较,正确认识“一带一路”倡议的中国特色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第二,在第二章国际商务理论基础中,通过运用经典国际商务理论分析我国企业国际商务施检案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充分认识到需要将经典国际商务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功效;而中国企业届、理论界也应根据中国企业和政府实践,对经典国际商务理论进行拓展、补充和完善,甚至进行理论创新,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

    第三,在第三章国际商务环境与风险中,针对社会上存在的中国营商环境“改善论”和“恶化论”两种针锋相对的论调,组织学生开展分组对抗辩论赛,使学生在正确认识我国营商环境改善是主流的基础上,也认识到我国营商环境需进一步优化,并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

    第四,在第五章国际商务战略与管理中,让学生结合各自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大学生如何培养工匠精神”的主题讨论,并从规划自身大学生活出发,正确认识“工匠精神”的精髓和大学生的时代责任,战略目标与脚踏实地的关系。

    四、国际商务管理课程教学考核的思政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养成科学思维习惯,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 [10]因此,作为“课程思政”试点的专业课程,国际商务管理既要考核国际商务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考核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即在考核过程中要注重价值引领。

    第一,加强平时成绩考核管理、提升所占比重,以贯彻全程育人

    平时成绩考核主要包括课堂出勤、课堂提问、主题讨论、案例分析、主题辩论和课后作业等类型,以充分体现学生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团体合作意识等,加强对学生的平时“思政”表现的考核。特别是平时成绩占比的提高,有利于推动学生更加注重平时的学习,实现全程育人。

    此外,国际商务管理课程在平时成绩考核中尝试考核主体二元化模式,即让学生和教师共同作为主题讨论、案例分析汇报、主题辩论等环节的考核主体,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

    第二,考核方式更注重能力培养,考核内容更注重价值引领。

    课程平时成绩考核包括口头考核和书面考核,以提升学生口头表达、书面表达、辩论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平时考核除考查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水平外,还通过设计限定性主体讨论、案例分析和主体辩论,并通过教师提问和引导,以实现考核内容的价值引领和思政教育。

    课程期末考核采用课程论文或案例分析报告,主要检验学生对国际商务管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及世界觀、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与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康海燕,王胜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贯彻落实“课程思政”的探讨[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8(3):92-96.

    [3]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7-378.

    [5]刘承功.高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8(6):62-67.

    [6]习近平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抓好法治人才培养,励志勤学刻苦磨炼促进青年成长进步[N].人民日报,2017-05-04.

    [7]虞丽娟.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J].上海教育,2017(3):4-6.

    [8]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3.

    (责任编辑:顾晓滨 马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