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言与思维比翼齐飞

    高丽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挖掘教材中的思维训练点,将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一、巧妙设疑,唤醒思维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苏格拉底说过:“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是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向学生提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设疑,以疑激趣,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笔者在教学《天窗》(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一课时,是这样设疑的:

    师:天窗装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要装天窗呢?

    生:天窗是乡下人装在屋顶上的一块玻璃,可以采光。

    师:这个天窗对孩子们的意义也是采光吗?

    生: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师:什么是慰藉?天窗怎么会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天窗什么时候是孩子们的慰藉呢?(学生此时表现出疑惑的样子,笔者鼓励学生带着心中的疑惑走进课文,去书中寻找答案。此时此刻,学生因为心中有疑,也就有了解疑的欲望,学习热情一下子就调动起来,思维也变得活跃了)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学生从设疑到解惑,既是语言训练的过程,更是思维迸发、碰撞的过程。

    二、引导想象,活化思维

    想象是人们根据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创造,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去描述情景,将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走月亮》(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文章情景交融,情韵绵长。在秋天的夜晚,阿妈牵着“我”的小手在明亮的月光下散步,欣赏沿途迷人的田园风光,“我”享受着母女在一起幸福、温馨的时光。“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笔者在教学课文第四自然段时,在轻柔优美的乐曲中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中,然后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想象情景,并在交流中分享自己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生1:我看到洁白的月光照在长长的小溪中,溪面银光闪闪,空气中飘散着淡淡花草的香味。

    生2:我好像看到许多可爱的小水塘,倒映在水塘里的月亮又圆又亮,像会说话的大眼睛。

    生3:我看到小作者时而在水中嬉戏,时而在用树叶做小船,时而在岸边追逐着运载花瓣的小船。

    ……

    学生们想象的大门被打开,他们走进了课文描绘的情景,在想象中丰富了意境,又通过讲述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三、精读细品,深化思维

    “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思想感情”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去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表达的情感。如笔者在教学《慈母情深》(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一课时,抓住“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音震耳欲聋”中的关键词“震耳欲聋”引导学生深究细研,去感受母亲对儿女的深情。

    师:当震耳欲聋的噪音向你迎面扑来,你的反应是什么?

    生1:会赶紧捂上耳朵。

    生2:恨不得马上逃离。

    生3:心烦意乱,整个人都快发狂。

    ……

    师:这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音有没有停过呢?请从课文中找找依据。

    生1:“我大声地说母亲的名字”。

    生2:“母亲大声地问”。

    生3:“旁边的一个女人喊道”。

    生4:“母亲大声对那个女人说”。

    师:从我进入厂子,到我离开,震耳欲聋的噪音一刻也没停过。为了一家人的生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母亲一直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工作,而听说我要买书却毫不犹豫把钱给我。

    此时,通过对“震耳欲聋”一词的品读,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在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震耳欲聋的噪音里就是慈母对”我”的那份“深情”,也对文中作者拿到钱为何“鼻子一酸”有了感同身受的体会。

    四、同中求异,拓展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是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的一个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寻找思维训练的生长点、延伸处,在愤悱之处指点迷津,让学生拨云见日,豁然开朗。如《晏子使楚》一文通过晏子与楚王的三次针锋相对的唇枪舌战让我们看到一位机智勇敢、能言善辩的晏子。三次交锋,晏子妙语连珠,又“妙”在何处呢?在学习中很多学生对此是一知半解,理解不够深刻。那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去感受晏子语言的精妙呢?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晏子与楚王的第一次交锋中晏子的“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这一句话的“只有……才……”这个关联词引导学生思考:能换哪个关联词,又不改变句子意思呢?当学生分别用“要是……就……”“如果……就……” “因为……所以……”“只要……就……”等关联词进行比較后就会发现只有用“只有……才……”才是最妙的,这能让人感受到晏子当时的理直气壮、铿锵有力。又如在教学晏子与楚王第三次交锋的相关句段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由朗读晏子的语言,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然后进行交流。此时,学生就会发现:晏子在与楚王第三次交锋时说的前两句话用了反问句,而第三句话是用了陈述句。这正是晏子语言的精妙之处,怎么让学生品悟晏子语言的精妙之处呢?教师可以顺势追问:“晏子在前面连用了两个反问句,为什么第三句要改成陈述的语气呢?”接着引导学生改成反问句进行对比朗读与分析,这时,学生就会发现,如果第三句采用反问的口吻,就显得晏子咄咄逼人,得理不饶人,有失使者的身份,可能会激怒楚王,也可能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甚至会挑起两国之间的战争。此时,学生不由得对晏子说话时的不卑不亢,用词的精准妥帖称赞叫好。这样教学,教师抓住文本的“同”让学生去发现其中的“异”,教在学生的语言生长点和认知的“愤”“悱”处,学生的语言鉴赏力和思维的缜密性都得到了提升。

    总之,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的融合,让二者结伴同行,让它们在语文教学中比翼齐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