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妙建构,孵化语文学习的精神场域
周红芝
[摘 要]语文学习以历练语言能力为中心,要从语言、思维和思想三个不同的维度展开。而语言、思维和思想是语文深度学习的重要阶梯。在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多维联结、促发思辨和实践迁移三种途径,引导学生依托文本进行语言意义建构、语文思维建构和人文思想建构。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语文教学对生命的引领价值,促进学生展开真实、完整而深刻的语文学习之旅。
[关键词]语文学习;精神场域;实践迁移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4-0044-02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的本质就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语文深度学习并不是要追求内容之广和难度之大,而是在于开展具有深度内涵的建构性学习。语文学习以历练语言能力为中心,从语言、思维和思想三个不同的维度展开。从语文课程角度来看,语言是直接的语用,思维是间接的语言,而思想则是生命主体内在精神的语用,此三种构建了语文深度学习的重要阶梯。这就决定了语文的意义建构,要从联结、思辨和迁移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引导,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一、多维联结,依托文本语言进行意义建构
(一)广泛积累,不再是机械记忆
从实践效果来看,语言的发展需要以深入而广泛的积累为基础。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积累基本都是依靠死记硬背为主,时间一长,就会导致学生的厌烦和抵触情绪。展开多维联结,能引导学生发现语言材料的内在规律、基本逻辑和思维关联,使语言的积累更加有效。
如,统编教材的经典散文《匆匆》一文,在语言表达上极具特色,是叠词运用的典范之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有关叠词的语段进行整合,让学生发现叠词的韵律美和节奏美,体会它在传情达意中的独特作用。在统整对比和辨析中,学生发现叠词不同的用法产生不同的效果。比如,“茫茫然”以后缀形式出现,表达一种鲜明的情绪; “头涔涔”,以前缀形式出现,展现一种情态。
当学生理解了叠词的表达规律时,他们生硬的、机械的记忆就会被生成的言语经验所替代。
(二)语言品析,不再是虚无感知
語文教学不以知识的灌输为目的,而要结合具体的语言情境进行灵活的语言文字运用。这种运用要建立在学生对语文知识和言语经验融通的前提下,逐步向运用的维度迈进。为此,教师不仅要关联单篇文本,而且要在单元或者学段之间进行统整。
如,比喻这种修辞知识,低年级重在了解,能初步运用;中年级则要求能够用比喻来描摹事物的形态。因此,教学《爬山虎的脚》《观潮》等课文,要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比喻来展现事物的声音、色彩和画面的方法;教学《三月桃花水》《乡下人家》等课文,要让学生感受比喻修辞的表达效果。
通过这样的联结,学生不仅体会到比喻这种修辞知识的特点和作用,而且还感受到它的运用情境和范畴,从简单的认知逐步走向更为灵动的运用层面。
(三)结构搭建,不再是单一吸收
要想达成在语境中灵活地运用语言的目的,就要帮助学生形成更为坚固的言语图式,将文本中具有共性和异质的言语素材进行深度勾连、重叠使用,从而丰富学生的言语图式。
如,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的《人物描写一组》中的《摔跤》一文,作者在描写嘎子与胖墩儿摔跤时进行了深入而详细的动作描写。如果将描写统整在一起,就可以发现其中的内在言语图式:作者都是运用“部位+动作”的方式呈现,这是展现人物动态效果的最好方式。教学时,教师可采用从扶到放的方式进行引导。首先,教师选择较为典型的语句,引导学生探析品味,提炼出结构图式;然后,引导学生把这一方法运用到其他语段的学习中,使这种“部位+动作”的表达模式深入学生的意识之中。
这种体现在文本语言表面的图式,一旦被学生所吸收和内化,就能为学生在具体情境下的灵活运用提供足够的支撑。
二、促发思辨,依托文本主题进行思维建构
(一)从“理”到“解”,直抵文本核心
从字理角度审视,“理”是事物所展现出来的文路、维度,体现事物的顺序性;“解”是分裂、剖开。文本的理解,就是理清文本内在的逻辑、层次,巧妙地解构文本,达成与文本、作者视域融通的目的。
如,教学《普罗米修斯》一文,教师可紧扣文本中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经历从“理”到“解”的思维历程,积极向文本的深度和生活的广度进发。比如,对宙斯把普罗米修斯“锁”在高加索山上这一情节,不能仅仅理解为用铁链铐起来的意思,而要从故事的整个视角出发,分别从锁的原因、时间、地点、方式、环境以及最终结果等不同的维度,洞察“锁”字所承载的价值内涵,从而将学生的思维触角伸引向神话故事的主题,使学生感受到普罗米修斯甘心为人类牺牲自我的高贵精神。
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先顺应学生的基本认知,从字面意思到文本语境,再到神话体裁下的真实意蕴,让学生联系故事的来龙去脉以及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统整,有效地历练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二)由“此”及“彼”,获取多维感知
学生生命个体意识觉醒的重要特征在于不迷信书本和权威,能够积极地以批判性思维审视文本,将语文学习以一种意义对象的方式呈现出来。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批判性学习绝不是简单地否定文本、否定他人,更不是故意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而要带有鲜明的创造性和建设性。因此,阅读教学时,既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的内核,让学生浸润在文本世界中,同时也要让学生跳出文本,与文本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高屋建瓴的角度审视文本,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
如,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的文言文《书戴嵩画牛》一文,故事非常简单。但作为一篇文言文,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教学时教师除了让学生理解文本的基本大意之外,还要站在作者苏轼的视角,对这篇小古文所展现出来的主题进行感知,从充分理解“耕当问奴,织当问婢”所包含的丰富含义。教学至此,很多教师会鸣金收兵。如果能将思维再向前推进一步,就不难发现,故事中不同的人物因视角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认知。如,小牧童的言行表现,能给我们怎样的启发呢?而故事中的杜处士以及没有出场的戴嵩,又给我们怎样的启发呢?教师可鼓励学生带着批判性思维进行感知与思考,并积极转换视角对这篇小古文进行重构,这样能更好地推动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三、实践迁移,聚焦文本情韵进行思想建构
(一)统整融通,重新构建文本的言语世界
教材内各篇文本的观点、信息、情感常常缺乏应有的关联。因此,阅读教学就不能止步于简单习得,而要关注文本语言的统整、融通,建构一个具有鲜明体系的语言系统,帮助学生形成新的认知。
如,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教学时,教师可从单元整体视角入手,将整个单元中作家谈论“读书”的话题,全部摘抄并罗列出来;同时,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让他们进行重新整合,将其汇总成一篇“名人读书谈”的文章。确定了这样的教学方向,学生的阅读思维就不会停留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上,更不会将课文中名家的观点生硬地摘取出来,而要在实实在在的内化后进行融合,从而对自己的认知进行一次重新建构。这样的建构,使学生对文本的语言、信息和资源进行全面的深度加工,既达成文本语言重新组合的目的,又对文本的意蕴进行了重新建构。
(二)调整转化,重新建构自我的内在世界
真正高效的语文课,不仅要对文本的知识进行理解、吸收与内化,而且要进行知识的转化,使学生将吸收的信息、知识与自身的旧有经验进行融通,进行具有个性化的表达。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将吸收的知识转化为积极的内在素养。这一融合文本信息和学生原始经验的过程,让原本机械、生硬的积累成为与学生自我认知世界高度交融的过程,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如,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月光曲》一文,教师可以将知识与学生的经验进行融合,引导学生展开多维体验。首先,借助语言文字,再现、还原乐曲所描绘的画面。教师可引导学生紧扣“水天相接”“波光粼粼”“轻纱似的微云”等词语,想象月光照射下海面的样子,实现从文本语言向实景画面的转变。其次,借助语言,想象音乐所营造的意境。教师继续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将描写海面的关键词语进行统整对比,让学生感受海面从柔和到奔涌的转变,体会乐曲旋律的变化过程,帮助学生实现从文字到旋律的转变。其三,从文本中揣摩情感。在学生感受了音乐的旋律后,教师可相机播放《月光曲》,创设有声有色的情境。此时,学生借助景物、文字、旋律,揣摩此时贝多芬、兄妹俩分别是怎样的心理,并转化为文本中的人物,说说此时人物内心的所思所感。这样,实现了从文字到情感的转变,同时使学生获得表达能力的提升。
(三)质变升华,重新建构本真的精神世界
对知识的不断追索,就是对自我精神的重构。语文学习不能让知识停滞在表面上,而要让知识与心灵相遇,实现生命个体的精神成长。
如,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是以鲁迅这一人物为中心,编选了鲁迅的作品以及与鲁迅相关的文章,旨在为学生对话鲁迅、了解鲁迅搭建平台。教学完这个单元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与思考,从不同的角度介绍鲁迅。这样,让学生理解了鲁迅,感受鲁迅的深刻、伟大、温情,建构出立体而多维的鲁迅形象。
文本的语言、意义和思想这三者无法分开,更不可能互相替代。在教学中,只有它们相互融通,产生良性循环,才能让学生的认知图式产生变化发展,促进学生展开真实、完整而深刻的语文学习之旅,才能让学生经历不同的学习层次,达成文本言意深度融合的目的。
(責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