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文创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
方如意
【摘要】本论文基于文创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侧重传统线下教学方式所显露出的各项问题,探讨以构筑智能教育新生态为研究目的,结合“互联网”构筑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混合教学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结合线下教学改革提高学生高阶思维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需求能力为目的的混合教学方式,实现立体化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文创产品设计;互联网+;混合教学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理念的广泛深入实施,国家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及“网络学习空间覆盖行动”。2021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以教育新基建壮大新动能、创造新供给、服务新需求,促进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发展,推动教育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指导思想发布《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目标是建设教育专网和“互联网+教育”大平台,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数字底座;开发教育创新应用,支撑教育流程再造、模式重构。国家为加大教育信息技术现代化、数据驱动、协同融合建设方面所进行的各项重大举措为高校教育教学与网络化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
文创产品设计专业是以创新、创意作为学生学习方向和目标的专业,是将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新文化等作为学习的创意来源,并根据人们的生活需求而衍生出的具有较高视觉美感、设计美感、使用美感的产品设计专业。传统文创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教与学的过程均在课堂完成,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构成了教学的本体,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过程和教学结果中以下问题逐渐显露:
(一)文创产品设计专业教师的学术素养、教学水平与教学目标、教学成果是否匹配
文创产品设计专业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传授者和引导者,是教学的主导。文创产品设计是一个不断更新快速发展的领域,教师对课程所属学科的发展新动向、新理念、新工艺、新技术等前沿知识及资源是否了解并掌握;是否能及时依据新的知识体系或资料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是否具备提升自身业务能力、与时俱进的钻研与创新精神;是否具有良好的情绪素养等都是决定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成果的关键因素。
(二)文创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所用教材、课件是否与不断更新的知识体系匹配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文创产品设计专业的研究发展,教材也在不断迭新。文创产品设计专业是创新型、实用型、应用型专业,其课程是实践性、应用性、创新性极强的课程,要求学生除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在思维拓展、动手能力和执行能力方面都应当具备较强的素质和能力。因此,教材和资料的适时更新会带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能。但在文创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教学领域仍有相当的教材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其中因素有两个:一是部分该专业课程教材由于编写等方面的原因本身更新出版较少;二是教师习惯沿用熟悉的教材、课件,导致新教材、新内容不能及时更新。上述原因造成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掌握不及时,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未来就业产生极大影响。
(三)文创产品设计专业学生所学知识能力是否与社会需求匹配
教师课堂主导教学是文创产品设计课程的传统教学方式,极易造成理论输入和实践输出中的“学”与“用”的脱节,“学以致用”的教学方针不能得到实质性体现,教学成果得不到社会检验的有效反馈,对教学隐藏的结构性问题和弊端得不到及时解决,教学质量无法提升,教学成果难以显现。在传统教学中,实践环节更多的是教师课堂虚拟项目或竞赛项目,而真正能让学生得到具体实践锻炼,提高个人专业素质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的项目应是实操介入的社会落地项目。学生可以通过对具体项目书的深入研读,根据设计背景、设计内容、设计条件、设计目的等内容的研判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创意设计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环节,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完成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素质人才为教育目的的学习。
教学要符合教育目的取得阶段性、突破性成效,必须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改革,将纳入国家教育战略部署的“互联网+教育”理念融入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教学当中,同时通过技术支持促进课程课堂互动项目研发与精准反馈,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教育资源带动教育教学发展,构筑智能教育新生态。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延展性成果,“互联网+教育”依托丰富的网络教育教学资源为文创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促进文创产品设计跨界融创提供大数据支持。
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是依据教学改革的核心要求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学习,打破原有的侧重对学生实现知识的记忆、复述或是简单描述,即浅层次學习,这种学习方式在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上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是以教师输出为主导的学习方式。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从关注文创产品设计专业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际问题的创造性解决能力,从培养“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能力着手,逐步建立健全旨在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和具备应对解决问题的能力,即深度学习的高阶思维学习能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传统教学方式与互联网提供的教学信息资源结合,从知识融合到教学结构改变再到教学设计创新,逐步构建、完善、形成新的教学结构和知识体系。结合成果导向教育即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概念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实际创新能力。其提出者斯派狄(Spady)在其著作《基于产出的教育模式:争议与答案》中认为:成果导向教育的重点不在于学生的成绩,而在于学习过程结束后学生真正拥有的能力,即是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最大能力表征的学习成果,包括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创新应变能力等。OBE教育理念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倡导一切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课程设计都应围绕实现预期的学习结果而展开。
文创产品依托一定的文化属性和设计创新,在其专业学习中要求极强的实践性介入,除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外,在实践环节中还应具备组织、分析、应变、执行、沟通等能力。在教育目标实现上更应强调学生特定能力的获得;强调学生个人和团队学习过程、学习成果的评价;强调学生道德、情感、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考查等。因此,根据该专业课程特点,应组织建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这种混合式学习既是学习方式的混合,也是时间、空间上的混合,是学习策略、学习活动、学习评价等多方面的混合。建立健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课内外、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方式,形成全面有效的课后评价反馈体系,实现因人施教、精准化教育、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效果。
“互联网+教育”以互联网信息资源为依托,打破了传统教育的界限,为学生构建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降低学习成本,促进师生学习交流,使多元文化与教育资源在时空上得到持续的延续与拓展。文创产品设计专业更可依托这一强大技术背景,从多方渠道获取国内外最新相关资讯,为专业课程改革提供现实支持。
(一)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打造教育教学新理念
互联网在信息交换方面具有不受时空限制的时域性,具有信息交流的互动性,具有低成本、满足个性化需求、使用者众多、信息量大等特征。高校借助这一平台结合本地区文创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教育特色和专业需求可不断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大量引入国内外高校、专业设计机构、企业、艺术家、设计师等相关前沿信息,以在教学过程中紧跟专业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关注社会热点,了解民生需求。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有效的教学资源为目标,优化教学结构,为构建内容丰富、结构多样的文创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服务。
(二)结合专业特征组建教学团队,与时俱进突出教学特色
文创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以创意加实践为主导。传统课程教学中的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这一教学方式的弊端表现在:学生理论知识较强,但缺乏实践能力;师生缺少互动交流,所学知识形成概念式的固有化理论而不能有效地转化应用,缺少反馈环节;缺乏实践指导,不了解实践应用环节与流程,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脱节,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基于以上问题,结合互联网优势可从以下几方面调整教学过程中教师资源的配置,以适应新需求下文创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教师队伍的发展建设,体现教学实际成果,逐步形成创新训练覆盖面广,教学科研多角度融合的特点。
1.专业教师为构建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输入服务
专业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文创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教师的学识水平以及对该领域的敏锐感知和吸纳新知识的能力直接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输入起到较大的影响作用。因此,首先,专业教师应根据自身专业侧重点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不断提升知识素养,依托互联网在教材的选择、课件的内容上不断迭新,同时为学生推介专业领域中优秀的网络资源,建立课程资料库,为学生提供知识储备。其次,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因材施教,为学生打造符合自身条件和能力的教学方案,使学生的特长得到最大的发挥。再次,进行创新教学是教师指导的重要环节。教师可结合相关文创大赛项目和企业产品征集方案的形式与第二导师(创新创业导师)配合,将专业理论、文化相关知识与实践结合,对学生进行实践环节的指导,实现立体化人才培养目标。
2.非遗导师为学生加强了解非遗的文化与技艺服务
在全国大多数地区,特别是民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地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战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体现了中央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方面的又一重大举措。高校应当根据文创产品设计专业课程特点,将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非遗艺术家引入高校进行教学,把具有特色的非遗知识和技艺作为专业基础课程进行学习,为后续文创产品设计专业具有创新性、创意性的课程服务,使现代设计理念与非遗结合,创作出更符合现代需求的产品,提升专业教学成效。
3.创新创业导师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输出服务
为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国家鼓励高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促进充分就业的有效举措;鼓励建立“高校—政府—社会”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是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举措。为深入贯彻这一精神,教育部办公厅2017年公布了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首批入库导师名单,鼓励充分利用导师人才库资源优势,发挥入库导师作用,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创新创业导师作为企业生产环节的参与者,具有丰富的项目实战经验,在文创产品设计专业课程学习中,能为学生实践经验的培养提供丰富、实效的知识。同时在课程教学中与理论导师形成教学互补,将理论与企业中的执行案例带入教学,使学生了解并熟悉各实践环节,获得独立思考和应对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为就业打下扎实的实践基础。
(三)多渠道提升学生高阶思维学习能力,打造学生应对就业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环节,学生课前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进入课程专业学习前可利用互联网资源,对专业领域相关知识进行了解,为进入专业学习铺垫。在课程当中,为增加交流,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情况,教师可利用互联网进行课程建设,设置互动环节,同时推介国内外优秀专业资源和在线课程作为课程内容的有效补充。课后环节可利用互联网对教学设置评价体系,了解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通过线上线下教学结合,打造互通式、开放式教学环境,提升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线下教学、互联网教学等形成了开放互通的混合教学新模式,除了线下学习外,学生可利用更广泛的适应性空间借助互联网自主进行课程的在线学习以及知识的延展补充,加强线上线下教学内容的衔接融合度和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培养,为文创产品设计专业学生提供多元化学习方式,为地区高校文创产品设计专业的发展建设、接轨前沿专业领域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
注释:
*本文为2019年度广西艺术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研究》;广艺政发[2019]126号(项目编号:2019JGY42)。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教科信〔2021〕2号)[EB/OL]. http://www.moe. gov.cn/srcsite/A16/s3342/202107/t20210720_545783.html.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EB/ 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505/t20150514_188069.ht -ml.
[3]楊志宏.浅谈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的起源、发展及理论基础[J].学周刊,2019(10).
[4]秦楠.“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建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