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海诚动画电影中的美学特色
陈瑞瑞 刘一凡
一、 纯美温馨:高对比度的画面风格
导演徐克认为:动画电影是一个电影类型,而不是儿童片。[1]商业动画电影在制作上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相比之下,独立动画电影有着低成本、高自由度的优势,受到许多创作人的青睐。新海诚便是著名的独立动画制作者,也是一位动画方面的全能型人才,成名作《星之声》的监督、剧本、作画和美术编辑均由他一人完成,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全面的实践经验,让新海诚对自己的作品有了更为独特的认识。通过高对比度颜色的运用,打造出一个通透、富有层次感的场景,从而营造出纯美温馨的氛围。这是新海诚动画共有的画面风格,特别是在后期比较成熟的作品中,新海诚创新地引入了实景拍摄技术,打破了动画与生活的界限,让观众真正感受到了一种伸手可触的境界。
新海诚电影中经常可以听到纯净的钢琴曲,这些温馨中带着淡淡伤感的曲调,大多都是由他的搭档天门所作,画面与配乐的气质达到了高度统一。与以往的日系电影作品一样,新海诚也在追寻一种清新的氛围,但在表现手法上有所不同。对比强烈的背景和随处可见的亮光,是新海诚作品在画面上的两大特色,前者旨在突出纯净的境界,后者代表着生活中的温暖与光明,因此,两者相加便达到了一种通透自然的效果,让人物与背景高度贴合。《言叶之庭》中庭院的雨滴,《追逐繁星的孩子》中高山的日光,都使用了亮线进行描绘,做到了人物较暗,而背景进一步提亮,非常明确地体现了他的个人风格。景物一旦拥有了充足的亮度和饱和度,整个画面便开阔起来,显得格外轻灵纯净。这一点在早期作品《星之声》中便已得到了印证,《秒速5厘米》的结局镜头更是被誉为经典,贵树看着飞驰的列车,观众此时正在想象着铁轨对面明里的反应,列车的许多窗户折射出阳光,轻灵的光线组成了一幅具有动感的图像,突然,光线消失,列车驶过,贵树报以释怀的微笑。观众这时才豁然开朗,原来对面的明里早已不在。这种心理变化不易把握,更难的是将其具象化,而新海诚巧妙地利用了车窗这种透明体,很大程度上提亮了整体画面,同时,光线的交织明灭,正好暗示着角色内心的悲喜参半,细腻的捕捉到了贵树心中的希望与失落。此外,实景拍摄也是新海诚电影中的一大看点,不仅新宿的decomo大厦、代代木八幡神社等地标性建筑被收入片中,创作者还对许多不知名的街角、车站进行了动画复刻,还原程度非常高,可以与高清摄影作品相匹敌。以景物照片为基础进行美术作画,是新海诚动画的重要特征,不仅提高了团队作业效率,能够将一张张独立的背景表现为共通的风格,也达到了影片对于剧情真实感的要求,正是这种全新的绘图技法,确立了新海诚独一无二的个人艺术风格。
将每一帧画面都当做一场CG图对待,成就了这位观众口中的“背景之神”。对新海诚而言,无论是实景构图,还是背景作画,他在光影、层次等方面都把握得恰到好处,并且能够坚持自己的写实风格,捕捉繁忙都市中的人文关怀,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二、 细致入微:零散性强的情节设置
新海诚电影中的故事情节一直颇具争议,部分观众极力热捧这种散文式的叙事模式,另有部分观众认为他不擅于控制剧情节奏,导致重点情節缺乏力度,次要情节又过于拖沓,加之新海诚的电影台词都比较唯美细腻,很容易给人华而不实的感觉。这样的怀疑是有根据的,与其他类型的电影不同,新海诚的动画篇幅非常短,很多作品片长不超过一小时,而剧情的跨度有的甚至达到了十年以上,在这样有限的时间里,很难架构起一个完整而详实的故事。因此,新海诚采取了捕捉片段的手法,用零散的瞬间,支撑起整部影片。
一般的商业动画,情节都有着相对固定的模式,即矛盾从产生到解决的过程,该模式虽然稳扎稳打,但已经毫无新意,不足以调动起大众的观影热情,这也是动画电影走向低龄化的重要原因。而新海诚的动画,则更像是生命中几个重要场景的闪回,它们之间不构成连续性,所以作者强调的并不是故事,而是角色的内心情感。在新海诚的早期作品中,这一点并没有被着重凸显出来,以至于《星之声》在短短25分钟内,尝试着构建平行宇宙这样的庞大背景;《秒速5厘米》将本来就不充裕的片长分为三段,中段占据了过多内容,结局显得过于仓促。新海诚本人也注意到了这些问题,他不断地调整影片结构,试图将人物放置在具体的小背景中,《言叶之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46分钟明显不足以大范围地展开情节,为了突显细节,作者删去了男女主人公交往过程中的很多事件,仅保留了邂逅、相约、别离三个场景,整体故事变得流畅而简洁。《言叶之庭》的男女主人公均没有获得现实社会的认同,在每一个庭院相会的雨天,他们脉脉凝望对方,我们却能从无声中感受到角色心中的挣扎、逃避和彷徨,这证明新海诚的镜头语言已经逐渐成熟,足以展现出许多复杂的心理活动。就像新海诚自己所说,“删减很多内容,是为了让内容更紧凑”[2],只有故事内容做到绝对得简明扼要,才能为渲染情绪提供更多的时间。新海诚作品的灵魂便是角色丰富的心理变化,一切遵循着日式的思维,显得温和而含蓄。此外,新海诚电影在语言上也独具特色,大量内心独白的运用,让角色得以直接抒发情感,实现观众与角色之间的双向互动。诚然,独白过多会削弱角色间的关系,弱化人物之间的交流,但是新海诚所使用的独白不是单纯地“自说自话”,而是采用两位主人公交替的模式,让他们在精神层面,形成更为紧密的联系。
新海诚非常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弱点,因此,他的作品多以短片的形式呈现,主要发掘角色内心的情感,注重深层的灵魂交流,而不拘泥于外在表现形式。细节、片段、瞬间,这些词汇成为了新海诚电影在叙事方面的重要特质,通过舒缓的节奏,许多不经意间的美好,慢慢从精致的画面中浮现出来。
三、 高度写实:贴近生活的故事内涵
日本是动漫产业的第一大国,产值占据全球份额的70%以上,并形成了文化上的辐射效应,大大增强了国家软实力。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日本动画的内部更新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自20世纪末以来,日本动画越来越强调全年龄化发展,制作公司将目光投向了潜在的成年人市场,希望能够打造出适合中青年观众的作品。同时,许多观众也反映了动漫的低龄化问题,期待着更具现实色彩的新作出现。新海诚的风格,恰好迎合了这一趋势,他从独立动画制作人起步,逐渐形成了团队制作模式,拥有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动画电影流水线。
新海诚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以2007年的《秒速5厘米》为界,在此之前,他的作品多以架空形式展开,在模拟的世界中进行,但并不完全脱离现实。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当属《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为了架构出理想的故事背景,新海诚使用了“平行世界”“巨塔”等具有荒诞色彩的名词,让情节逐步走向架空状态。但是,影片还拥有另一条线索,即三个少年的人生轨迹,浩纪的升学、佐由理的患病,这些因素的出现,冲淡了科幻色彩,赋予了影片一些现实特质。可以说,此时的新海诚电影还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借助大量的虚拟元素来支撑剧情,他将避世的想法,寄托在架空的宇宙中,幻想固然绮丽美好,但缺少了与现实的互动交流,还没有完全树立起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新海诚的后期作品则完全不同,主要讲述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其间穿插着少年时代的回忆,这种闹中取静的手法,在许多日系电影中都能看到。一系列以“悲恋”为主题的作品中,新海诚自己的影子无处不在,他将纯爱与怀念,注入到每一帧动画中,通过记叙人物成长过程,鼓励人们勇敢地面对内心,执着地追求梦想。这样充满感情的电影,自然能够勾起许多成年人对过去的怀念,引发大范围的共鸣。
日本动漫的题材覆盖面是非常广泛的,除大量科幻、格斗类作品外,反映都市生活的佳作也不少见,例如著名漫画家矢泽爱的《NANA》,讲述了两个少女在东京追逐梦想的故事,这部作品曾在本世纪初风靡日本。可见,仅仅是题材的变更,还不足以支撑起新海诚的个人风格,他能够脱颖而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深度发掘了作品中的现实性,用如梦似幻的画面,演绎出了日常生活中的悲欢离合。新海诚后期作品中多次出现的两大场景,分别是日式乡村风光与东京城市生活,它们象征着许多日本青年人生的两个阶段,非常具有代表性。在《秒速5厘米》中,远野贵树无忧的小镇生活,正是作者本人少年时代的写照,新海诚出生于长野县一个富裕的农村家庭,他对日本乡下的景色非常熟悉,直接将它们运用在了自己的动画作品中。此外,男主角貴树酷爱射箭,弓道同样也是新海诚最喜爱的运动,这一细节更好地展现了作者的投影手法,让内容显得饱满真实。与新海诚工作初期的经历一样,贵树最终成为了东京一名普通的上班族。繁忙的地铁与车流,钢筋水泥的大厦,都市的快节奏,让他陷入无奈之中,旧时的梦想渐行渐远,贵树守护着心底希望的微光,却不得不戴上成年人的面具,虚伪而麻木地生活下去。日本职场竞争异常激烈,因此,这种心态是都市高压人群中非常普遍的,他们因为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长期处于迷茫状态下,渴望过去的情感回归。随着角色的心情起伏,这种怀旧被扩大化了,集聚成强有力的洪流,最终爆发出来,观看一部新海诚的动画电影,观众会为纯真的少年时代而感怀嗟叹,更会在强烈的现实冲突中,找到情绪的突破口。
同样是描写少年时代的影片,许多热血作品仅停留在肤浅的理解层面,一味地为青春贴上理想化的标签。新海诚则试图建起一座通往过去的桥梁,用记忆的烛光来温暖现实。这种侧重于描写都市生活的作品,以高度写实这一特点脱颖而出,它们有着更强大的观众基础,以及广泛的社会价值,逐步成为了新海诚动画电影的主流。
结语
动漫在日本经济和文化两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行业内部竞争激烈,与团队制作相比,独立动画电影的发展之路非常坎坷。作为新一代的独立动画制作人,新海诚不仅在画面和情节上发挥了自身才华,更重要的是跳出了日本动画的传统思维,以梦幻的画面,演绎出了现代都市中平民的悲欢,从《她与她的猫》,到《你的名字》,新海诚作品的艺术风格已然走向成熟。同时,这种面向全年龄观众的动画制作模式,也为中国电影人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慧宇,宋韵芸.河马动画:要成为中国的“皮克斯”[J].新经济,2011(5):44-45.
[2]宋诗扬,王乃真.动画影像的“文学作家”[J].大众文艺,2016(9):19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