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社会》教材的编写说明和教学方式的变革

    编者按: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的课程设置,高一第一学期要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两个必修模块。为了帮助广大教师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经济与社会》教材,我们特约高中思想政治课标修订组核心成员、本册教材主编之一的陈友芳教授专门撰文以指导。作者删芜就简,精心选择大家普遍关心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答,相信读者一定会从中获得教益。

    从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必修2《经济与社会》率先在六个省市投入使用。这本教材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教材编写的一次重要嘗试。针对这本教材的内容选择与教学实施,在试教和教材培训过程中老师们提出了不少疑惑。在此,我选择其中三个非常重要的典型问题,一个是教材内容选择与设计方面的问题,另外两个是关于如何使用教材方面的问题,以答疑方式对这些重要的疑惑进行解答,以帮助老师们更好地理解新教材,更好地适应新教材的教学。

    一、为什么这本教材不再讲投资理财等内容?

    在上一轮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经济生活》教材由于内容贴近实际经济生活而比较受广大学生、老师的欢迎,尤其是第六课的投资理财等贴近现代经济生活的内容,更是受欢迎。但是,与《经济生活》教材类似的新教材《经济与社会》却删除了这些教学内容,整本教材讲述的似乎都是比较抽象的宏大的经济思想与理论。对此,我们要进行说明。

    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教材的内容是由教材的性质与目标决定的。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必修课程的整体设计,《经济与社会》的基本功能是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方面的思想,教材着重介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思想,经济发展新思想和经济发展新理念以及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思想。我们一定要明白:这门课程不是专门的经济学课程,而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投资理财等知识虽然“内容实用”“贴近现实生活”,但它并非是思想政治教育必要的、关键的内容,而是地地道道的应用经济学、金融学的内容。这些内容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无论义务教育还是普通高中均应该加强金融知识的教育,培养学生防范金融经济风险的意识,这些内容以何种方式进入基础教育,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但是,我们得承认,把投资理财等内容从思想政治课程的必修内容中剥离出来,更好地体现了这门课程的性质,让这门课程变得更加“纯粹”。

    其实,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等内容看似比较抽象,却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教材在编写中十分注重根据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认知发展的规律,从学生身边的例子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基本理论问题。例如,在第一课,教材一开始便通过学生身边生动活泼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每个人一天的生活均离不开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正是因为这些不同所有制经济的存在,为我们提供了琳琅满目的产品和丰富多样的服务。我们就是要通过这种生动形象的例子,告诉大家:我们的生活之所以丰富多彩,是离不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是所有制的百花齐放支撑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这样就把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抽象的问题拉回到了我们每个学生的身边,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抽象的理论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应该说,整本教材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就是要借助于学生身边生动活泼的例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抽象的理论问题,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理论思维。

    二、如何正确处理概念的教学?

    在这本教材的试教过程中,老师们反映得比较多的一个意见就是教材中的概念太多,而且好多概念没有定义,由此不少老师有所抱怨,尤其抱怨这些概念不给定义,觉得光补充教材的定义都讲不完。对此,我的反问是这些概念有必要讲定义吗?老师们一个根深蒂固的习惯就是喜欢概念有个清晰的、唯一的定义,喜欢对这些定义进行字斟句酌式的剖析与讲解。对此,我们应该反思:这种做法真的有必要吗?真的正确吗?

    在这次新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根据对概念定义的不同处理方式而把概念分成三种:有严格定义的概念、仅有描述性定义的概念、没有任何定义的概念。人类的知识不仅有显性知识,即可以用语言准确表达的知识,也有隐性知识(又称“默会知识”),即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知识。凡是依托隐性知识可以得到很好理解而且又不属于学科基本概念的概念,我们一般坚持不给定义,要给定义,也尽量只给出描述性定义,而将对其的严格定义留待大学的专业教育去解决。这符合高中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特点。笔者从事高中教材编写已经十六个年头了,我发现对于依托隐性知识可以得到很好理解的概念,如果硬性给出一个唯一的定义,反而干扰了老师们、高中生的教学和学习。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在这方面应该说曾经有过“严重”的教训,试举一例说明之。本来什么是商品,学生依托生活经验可以理解得很好,然而过去的教材给它下定义,反而使得大家不知道什么是商品了,而且经常进行一些没有意义的辨析与争议,如争论从母牛身上挤出的牛奶送到商场路上算不算商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这些容易引起争议而且依托隐性知识可以得到很好理解的概念应该留在大学阶段去解决其定义问题。

    其实,不知道概念的严格清晰的定义就可以正确使用概念,是人类生活的一个经常性事实。例如“善良”这个词大家都知道,一般也知道该用在什么场合,但是要给它下个严格清晰的定义,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可能会十个人有十种理解。对于《经济与社会》教材上那些没有定义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可以通过例举,通过设置主要的、代表性的情境例子加以解释即可,我们希望达到的教学目标是:学生知道有这个概念,而且知道主要用在什么地方即可。我们这样做,也符合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处理好大中小学的德育教学。

    三、如何半学期教完这么多内容?

    老师们在试教过程中和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培训过程中,反映这本教材教不完,讲一个学期都讲不完。这就涉及许多老师常用的教学方式:对教材的正文、甚至辅助文,逐段、甚至逐句逐字进行解释。我们把这种教学方式称之为“解经式教学”,如果是常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当然教不完这些内容。这种教学方式也不符合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要求。正如笔者在多个场合所说的,学科核心素养的精神实质是指以掌握学科思维方法为代表的学科知识的内化以及真实问题的解决。传统的解经式教学不仅无助于培养学科思维方法和真实问题的解决能力,而且也无法应对目前越来越不强调死记硬背而强调考查学科素养的选拔性考试。

    在学科核心素养时代,我们应该基于学科问题进行教学。我们的教材每一课都有要解决的学科大问题,每一框有自己要解决的学科主要问题,每一目也有要解决的学科具体问题或学科小问题。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清楚每一课、每一框、每一目要解决的学科问题,即要把教材上的学科知识首先还原成学科问题,再弄清楚这些学科大问题、主要问题和具体小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如何归纳和提炼具体的学科问题?《经济与社会》教材与数学教材、物理教材无疑不同,作为直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教材,我们是在兼顾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前提下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来形成具体的学科问题的。以第一课第一框第一目为例,我们设置了三个具体的学科问题:所有制与公有制的重要性问题、为什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及公有制为主体的体现问题。又例如,第一课第二框第一目要解决的具体学科问题有两个:如何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如何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如果整合第一课所有的具体学科问题,我们会发现第一课主要是想解决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为什么”与“怎么做”这两个大问题,而且这是在初中基础上(初中主要讲“是什么”)实现内容的螺旋式上升。应该说这本教材每一目要探究的具体学科问题一般都没有超过三个。

    如何进行基于学科问题的教学?第一就是要把每一课要讲述的内容首先还原成要解决的具体学科问题,并且把这些具体学科问题形成一个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树。第二则是结合这些具体的学科问题,结合教情与学情,创设典型的真实的问题情境,利用这些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具体的问题。按照这种基于学科问题的教学,教学的要点在于问题的解决,而且是具体情境下的问题解决。问题解决了,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也就是说,教学的要点不在于解释教材上的知识,而在于帮助学生去解决实际问題。这种基于学科问题的教学相比于“解经式教学”有几个明显的优点:一是培养了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从而实现由做题能力的培养向做事能力培养的转变;二是培养了学生的学科思维方法,即能够通过问题的解决逐步掌握辩证思维、逻辑思维、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相结合的思维等;三是具有教学上的经济性,即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完这些内容。这种基于学科问题的教学给了老师们更大的创造空间,当然也带来了更大的专业素养方面的挑战。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老师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但就我的体会而言,以上三个问题对于初使用者,尤其是教过《经济生活》的老师来说,显得很紧迫,故在此进行说明。第一个问题可以帮助老师们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 第二个问题能够帮助老师们扭转根深蒂固的概念教学习惯,第三个问题则是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应该树立的基本教学意识。总之,本文选取这三个问题,希望有助于老师们能够更加正确地理解这本教材,更好地教学这本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