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材解读策略研究

    李阳

    【摘 要】

    初中语文教材开始引入大量的文言文作为课文,掌握正确的教材解读方法,使用正确的教材解读策略尤为重要。本文即从文本的还原、文言常识的积累、作者写作意图的把握三个方面对文言文解读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文本 还原 文言常识 作者情感

    文言文的教学贯穿在整个九年义务教学当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从小学到初中各个阶段的文言学习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要求,因此学好文言文至关重要,但在文言文教学中仍有很多至关重要的问题亟需解决。面对这种情况,笔者给出以下建议。

    一、写作背景:文本的还原

    孙绍振教授是文本细读的倡导者,他在《名作细读》等著作中提出了七种文本的“还原”。其中我们在文言文的解读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有艺术感的“还原”和历史的“还原”。

    (一)艺术感的“还原”

    我们在对文言文课文进行解读时应当尽力忠于作者,还原出文章的原味。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陌上桑》的解读上有的老师就会出现偏差。编者通过编排这篇课文不仅想让学生感受到汉乐府诗的对仗押韵,更想让学生在朗读中读出采桑女秦罗敷的美貌与操守。而在熊芳芳《语文不过如此》一书中,她为了读出文本的新意,把后半段解读为一位市井妇人为了炫耀自己的丈夫而夸夸其谈。这与编排者本意背道而驰,同时也丧失了文本本身所具有的美感与艺术气息。

    (二)“历史”的还原

    在分析文言文本时,我们不仅需要静态的“还原”艺术感,也需回到当时具体的历史环境下的分析。如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中《沁园春·雪》毛主席写于1936年,当时日军攻占东三省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1945年8月毛主席赴重庆谈判将此词送与柳亚子先生。在当时这首词充分展现了毛主席的雄才大略和宽广的胸怀,让人民在毛主席和共产党身上看到了中国的光明和希望。而现如今我们学习这首词仍能感受的伟人的气息,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这首词都有其特殊的意义。因此要求我们在文言文的文本解读时不仅要看清写作背景,还要联系历史,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还原和分析。

    二、文言常识的积累

    在文言文解读与现代文最大的区别就是有词汇、语法的不同。而深入的了解文言词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语法构造、用典等会对我们的文言文本解读也有巨大的帮助。

    (一)运用多种方法对文言词汇记忆

    在我们所学的文言词汇主要有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其中实词的学习积累我们可以运用结合白话文词语的方法。如:“好”现在指一切带给人美好感受的事物,在古代指女子较好的容貌,这是词义的夸大;“妻子”在现在指婚后男子对女子的称呼,古代指妻子和兒子,这是词义的缩小;“怨”在现在指责备、埋怨和不满,而在古代则表示仇恨、怀恨,这是词义程度的减弱。古今异议的词有很多,但仍然与现今词义有着联系,我们仍然可以从古今词义的联系中找到记忆的方法,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

    (二)文言句式的学习

    我们在进行文言文的文本解读时可以运用白话文的句式特点进行参照,根据白话文句式特点进行记忆和学习。例如我们在学习“主谓倒装”这个特俗的句式时,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我们一些日常用语出发,妈妈平时会对我们说:“怎么了,儿子(女儿)”。这句话中使用了倒装,强调妈妈着急的心情和对孩子的关心。在我们学习古代的语法时,同样为了强调谓语会出现“甚矣,汝之不惠”“贤哉,回也!”。这样的句子同样是为了强调谓语加强语气,才会使用倒装。

    三、作者写作意图的把握

    各版本教材无论如何改革,从小学到高中文言文课文的选文量都是逐渐增加的,而文言的魅力所在绝不是字词和修辞。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而文言文就是中国文化的代表,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我们可以清楚的看清中国数千年的辉煌。让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中华民族五千年历代留下来的优秀经典文言作品,是给他们展示祖国灿烂文化最好的方式。但文言文的解读和学习不能仅仅局限在对篇幅的翻译上,文言文最大的魅力在于它传承的文化与历史。所以我们在对文言解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对作者写作意图和中心思想的把握。

    (一)作者的主观情感

    往往作者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时,会带入自己的主观情感。所以准确的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对于我们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有着很大的帮助。在文言文解读过程中,积极的搜索与作者和文本相关的背景知识,会对帮助我们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和作者情感抒发的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含蓄,文言文的行文往往借助意象和修辞,因此如何准确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不仅需要我们在文本阅读时逐字逐句仔细推敲,更需要我们了解作者写作背景。

    (二)把握选文总体的结构

    我们在分析选文时,首先要对选文整体有一个大致的把握,才能帮助我们对对选文各部分有更精准的分析。在分析选文的每一部分时,把握好整篇文章的框架,能让解读者更好的把握全文的脉络和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每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逻辑结构,在解读文本时掌握好逻辑顺序,文本解读才会更精准。

    【结 语】

    我们在文言解读时不能只停留在对文言的翻译,更应该明白文章所传达出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语文的学习应该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千古流传的中国文化经典之所以流芳百世,正是因为它传承了中华古代文化的精彩与辉煌,这也正是中国文化魅力之所在。因此,广大师生更应该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寻求更加高效、便捷、体系的解读方法和策略。

    【参考文献】

    【1】孙桂花.高中文言文文本解读的生活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王文彩.“品味语言”为视角的初中文言文文本解读策略探索【J】.中华活页文选,2015

    【3】郭初阳.愚公移山,教学案例【J】.教师之友,2005

    【4】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5】熊芳芳.语文不过如此【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