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痕之处有真味
冷满红
“认识”徐特,如果从那节“鸡兔同笼”算起,已经有十来年了。
当年在网上研修时,我有幸观摩到徐特执教的“鸡兔同笼”,甚是崇拜。想啊,一节五年级学生都感到烧脑的课,徐特却带着二年级的小学生一起“玩”得入手入心不亦乐乎,怎不敬服!
而今,手捧徐特最新著作《无痕教育数学课堂18例》,在字里行间感受徐特的行云流水、信手拈来、道法自然,在设计、实录、解析、点评之中寻觅无痕之“妙”。如果说示范课的现场观摩会给予心灵以享受,那么这静谧的文字阅读,则更容易点亮思维的火花,“亲近”无痕教育的思想内核。
无痕——源于懂得
“倍”这个数学概念,学生建构起来困难重重。学生对“‘倍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多半不足。
怎样实现深度建构呢?在“倍的认识”一课中,徐特一方面通过改变份数与每份数,改变标准量与总量,在变与不变中,激发学生“火热的思考”,让学生感悟“倍”的特质。另一方面带领学生开展圈一圈、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拍一拍等丰富多样的活动,从而亲近“倍”、理解“倍”。
徐特曾言:儿童是依靠形状、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这些教学活动,不正是徐特这一理念的精彩演绎吗?如果没有对数学本质的深度洞察,没有对儿童认知特点的高度关怀,学生认识“倍”何以通透而轻松?
“平均数”一课,徐特设置的第一场套圈比赛中,男生队5人每人都套中7个,女生队4人每人都套中6个。徐特引导学生从每人套出的“7”思考得出平均数“7”,从而得出“整体水平”的概念。这宕开的一笔,恰如神来,“7”带着统计意义悄然间开始了“远行”。经过四场比赛,当学生通过移多补少又一次得到“7”时,徐特追问:这个平均数“7”与王宇套圈的“7”有什么不一样?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于此“跃然纸上”。
原来,每一处的信手拈来,都是遵循“大道”之下的“精心”而为。正是深深懂得,才能“了然无痕”。
无痕——蕴藉温暖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评价是一种态度》,表达对自己的要求:对待学生温厚一些,不要将评价搞成冷冰冰的评判。奈何涵养不够,每每总是差强人意。透过文字,观照课堂,徐特却总是站在学生的身后,给他们加油鼓劲,用朴实无华的话语,拨弄努力前行的心弦。
如,“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一课,对于“长增加3米”,徐特让学生试着去画,试着分解:先是“一条长增加了3米”,接着“另一条长也增加了3米”,然后 把“宽平移”,这时才实现了“面积的增加”。“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徐特将过程分解,让教学的环节关照到学生思维的节拍。如果不是对学生思维的熟稔,怎会有这样的师生共舞?
当教学完“长增加3米(宽不变)”“宽增加3米(长不变)”两种情况后,徐特让学生猜测“长和宽都增加3米”后面积如何变化。学生将前面两种情况中增加的面积简单相加,得出了错误的结果。于此,徐特却不急不恼,而是面带笑意,温和地说“我一开始也是这样想的”。平易的话语里,既有对学生的鼓励,也有对学生的引导。轻松、自然之中,温暖自然流露。
翻阅这本厚重的著作,这样温暖的句子随处可见。“能在脑子里边想边画,真了不起”“我发现有几个组完成得特别快,你们是怎么做到的”“你的意思我听明白了”“你这个‘分用的太好了”……
是啊,面对学生的“错误”,不急躁,不指责,而是用“春风化雨”的点拨,温暖贴心的鼓励,促使学生去发现,去解决。在这样的课堂,学生何不其乐融融!
无痕——点亮人生
掩卷而思,我的脑海里回想起“无痕教育”的内涵来:把教育意图与目的隐藏起来,通过间接、暗示或迂回的方式,给学生以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
徐特说,最厉害的招式就是没有招式。换言之,“看不见”的教育才是真教育!面对学生的种种“毛病”,除了苍白无力的批评,乃至嘶吼,我们还能怎样呢?徐特用精彩的课例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对于学生的学习困难,不要急着去批评、去指责,去带着情绪辅导,静下心来,想想问题出在哪,有没有更好的“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方式;对于学生的“问题”,不要急着去评判,去否定,去讲空洞的道理,静下心来想想,可还有其他“间接、暗示或迂回”的办法……
这样的思考多了,实践多了,教育的人生自然敞亮。由此,无痕教育不仅是面向学生的教育艺术,更是教师追求发展的至高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