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背景资料的思考

    卢通

    [摘 要]背景资料对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具有促进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结合学情与文本内容的特点适当引入背景资料;同时,教给学生查找资料的基本方法,注意资料引入的时机,引导学生对资料进行整理与提取。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背景资料在阅读教学中的价值,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课堂教学;背景资料;拓展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19-0032-02

    在语文教学中,背景资料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体会写作主旨、领悟作者情感,从而达到突破学习重难点的目的。那背景资料何时引入,怎样引入才能真正提升阅读教学效率呢?

    一、教给查找方法,养成搜集习惯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查阅背景资料的主体也是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基本的查找资料的方法,注重对学生主动查找资料习惯的培养,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材中的有些文章,学生查阅相关背景资料的目标特别明确。比如,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可以让学生查阅雷锋的事迹作为背景资料,以促进学生对雷锋的了解与认识,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情感。在学習《司马光》一课的时候,需要学生在图书馆或者网络上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司马光其人,为学生理解司马光这个人物形象奠定基础。在给学生布置完查阅资料的学习任务之后,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查阅资料的检查、验收、交流、总结,以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对学生查找到的资料,教师要拿捏好分寸,合理取舍,适当利用,以避免材料堆砌、耗时费力等现象的产生。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查找资料习惯的培养,使学生查找、搜集资料的过程更高效。

    二、抓住最佳时机,适时引入资料

    在语文教学中,背景资料的引入并不是随时就可以进行的,只有在恰当的时机引入才能发挥出其最大的教学价值。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要善于根据文本内容的需要,适时引入,以真正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

    如,教学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由于课文的内容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为久远,教学一开始,教师就把故事发生的背景资料以及白求恩的相关资料展示给学生,以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把学生带到那个弥漫着硝烟的战场。这样,为学生更好地探究文本,感悟白求恩的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精神奠定基础。再如,在教学《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课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先阅读文本,在对这幅名扬中外的画的作者以及成画年代、文化价值、历史地位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再逐步呈现背景资料,让学生随着文字的描述,欣赏《清明上河图》。还有一些作品适合在教学完毕之后引入背景资料。如,在《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在学完以后,教师可以向学生简要介绍一下作者张子路,然后再把他的其他作品推荐给学生阅读。

    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生阅读的需要,适时引入背景资料,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真正地促进学生深入解读文本,提升阅读课堂质量。

    三、多种形式呈现,力求最佳效果

    背景资料包罗万象,涉及的范围很广,不仅包括作者生平、创作背景、时代背景,还包括一些名人评价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以音乐、图画、影视等多种形式呈现给学生,以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如,在《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把《清明上河图》展示给学生看;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教师可以把《揭开西沙群岛的神秘面纱》这个纪录片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在直观的介绍中感受到西沙群岛的具体位置以及它美丽富饶等特点。在教学《火烧云》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动手查找火烧云的形成原因,再把一些摄影爱好者拍摄到的火烧云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

    可见,背景资料呈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以不同形式呈现给学生,以真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重难点,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益。

    四、阅读目标清晰,资料指向明确

    语文教学目标不仅包含人文主题,而且还包含语文要素方面。背景资料作为语文教学的必要补充,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主题的理解,而且指向语文要素,为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服务。

    如,在教学《在牛肚子里旅行》这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突破学习难点,教师先适时地引入背景资料,将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展示给学生;再引领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童话故事进行回顾,如《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小毛虫》等;然后,再让学生想想这些童话故事共同的特点是什么;最后,教师让学生阅读《在牛肚子里旅行》,感受青头临危不惧,对朋友真切关心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童话的教育意义。这样教学,促进了学习难点的突破。

    可见,背景资料的引入在语文教学中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重难点,恰当地引入背景资料,以真正提升学生阅读学习的质量。

    五、紧扣文本内容,整合提取资料

    背景资料不具备对立性,它要依靠文本内容而存在。在指导学生查找资料,引入背景资料的时候,教师要注重资料的整合以及背景资料与文本内容之间的联系,以切实为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服务。

    如,在教学《望洞庭》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在背景资料的引入方面,应侧重于对洞庭湖和君山美景的介绍,而不是过多地介绍刘禹锡被贬逐南荒的坎坷经历。在呈现形式方面,教师可以以多媒体的形式把洞庭湖与君山的美景尽情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就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可见,对背景资料的引入,教师要始终把握引领学生体悟文本、提升阅读能力这一目标,注重助力理解文本内容,而不应喧宾夺主。唯有如此,才是引得其所,彰显高效。

    六、充分尊重学情,精准引入资料

    对背景资料的引入,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明确学生学习的困难点与兴趣点。在这个基础上适当引入,就真正起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提升阅读教学质量的作用。

    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一课的时候,学生感到特别难以理解的是孙中山提问为什么要挨打受批。为了突破这一学习难点,教师把古代私塾制度方面的资料引入课堂,让学生明白在古代私塾先生的地位是非常高的,私塾先生拥有着绝对的话语权,不允许学生多问。而孙中山为了求学问敢于向先生提问,可见他的求知欲是多么的强烈。这样,从学生学习需求出发引入资料,使学生的学习问题迎刃而解,收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可见,对背景资料的引入,教师不仅要关注自己的教,还要关注学生的学。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出背景资料的教学价值,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背景资料的引入是提升阅读教学质量的有益良方。教师要从学生学习需要出发,适时、恰当地引入背景资料,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全面深刻理解,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