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国式关系》塑造的中国关系差序格局

    吴媛媛

    众所周知,差序与差序格局是费孝通先生最先提出的,是一种用以诠解中国式关系的亲疏界、人我界、群己界三界的结构化分擘定义。如果用一句形象的话,对这种差序关系加以厘清,那么,可以用水面上投石所形成的同心圆式的涟漪形象化地对其加以形容。石头就是事实上的自我本体,围绕着自我本体,越近的同心圆就越清晰,越远的同心圆就越模糊,再远就甚至连一丝涟漪也不会泛起了。也就是說,越亲近关系越大,影响越大;越疏远关系越小,影响亦越小。由此差序格局理念出发,还可以进一步定义中国整个泛人际关系社会,乃至整个数千年的大社会化关系格局。

    一、《中国式关系》中的中国式关系梳理

    (一)中国式情感关系梳理

    《中国式关系》这部戏,建构起了中国式关系中最为举足轻重的情感关系图景。在人际关系之中,无论其他关系的形态如何,情感才是最为关键的维系纽带。勿庸讳言,中国是个典型的人情社会,因此,费孝通先生才将情感视作维系关中国式关系的关键,这种关键显然就是费孝通先生所规训的以伦理为本位的情感关系。同时,情感关系也是各种人际关系之中唯一存在着温度的维系方式。正是这种温度维系,才使得中国式的各种关系之中的心愿与梦想能够最终得以达成。由此可见,情感关系才是中国式关系的所有关系之中最具亮点的,在中国式关系之中,由情感关系升华而成的情怀、人性、信仰等,才是所有关系之中首当其冲的东西,然后才能谈及人际关系等等其他关系。因为情感与情怀,才使得亲疏界能够得以界定。情感与情怀显然距离个体的距离最近,同时,情感与情怀也是现代社会所不可或缺的和谐剂与润滑剂,这种情感与情怀,也恰恰是戏中马国梁所秉持着的中国式关系的唯一底线。[1]

    (二)中国式人际关系释理

    《中国式关系》这部戏,以并不复杂的开篇逐渐展现了一幅中国式关系的浮世绘,由最简单的一对一的男女关系,透过双方的分分合合与社会关系的纷纷扰扰,发展成为一种牵系着整个社会的关系体系范式。这种关系体系范式,构成了一面能够网住任何国人的人际关系网。触在这张人际关系网上面的既有普通百姓,又有士农工商,更有权贵高官。可以说这张人际关系网,网罗一切且包罗万象,几乎就是一幅中国数千年社会的具体而微的缩影。无论是中国式的情感关系,还是中国式的人际关系,事实上,都是一种文化上的根深蒂固,这种根深蒂固已经将中国式关系的表象表现得维妙维肖。但是,中国式情感关系与中国式人际关系却远远无法从社会学理论上揭示整个中国社会关系的本质。而唯有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中国社会的差序关系理论,才能由人我界出发,将中国式关系诠释得入木三分。

    (三)中国式差序关系诠理

    诚然,中国社会自有其传衍数千年的传统观念中的亲疏、远近、内外、上下,实际上,甚至亲戚这一差序系统,亦能够再进行更加细致地划分。例如,是否同姓、是否出五服、是姑表亲,还是姨表亲等等,这种亲疏划分显然自有其特殊且牢不可破的社会化基因。而这种特殊的社会化基因,恰恰就决定了中国社会关系的最根本的群己界范式,与最基本的整体架构体系。而这种最根本的范式与最基本的整体架构体系,恰恰就是费孝通先生社会学理论中的中国式关系中的差序关系。中国社会上下五千年的差序关系古以有之,并且是一种社会自然法则所固化形成的通行法则。因此,客观而言,差序关系虽然是费序通先生的最先提出来的,但是差序关系事实上则由来以久。[2]经过上述梳理,我们已经可以看出,恰如剧中所言,在差序关系社会之中,关键节点中的一个人,就可以决定与其关系着的许多人的命运,和许多事情的发展走向,剧中的男主角的人生轨迹亦正是因为一个人、一件事而彻彻底底地改变了,而这恰恰才是中国式关系的神奇之处。

    二、《中国式关系》中的差序社会关系格局

    (一)本能格局

    《中国式关系》中所演绎的社会格局因为过于真实,而使得许多观众都会沉浸于剧情之中,无法自拔,由剧本与表演,所拟真的社会关系亦丝丝入扣。在《中国式关系》中,我们看到,马国梁与江一楠是这种中国式关系中的主线,同时,马国梁与江一楠也是这种中国式关系冲突中的主要矛盾,并且,马国梁与江一楠更是两种意识形态的代表者。较为特殊的是,由于马国梁这一角色的沉浸式体验的需要,而使得这一角色在整部戏中频频出现较大的转折,在诸多转折的促动之下,马国梁这一角色最终完成了,其由差序关系封闭体系中,突破式涌现出来,这样一个在现实社会之中可能较为罕见的特例。事实上,这部戏以马国梁这一特例,为中国式差序社会关系进行了一种逆自然本能的举隅。而事实上,深刻地审视中国式关系中的差序社会关系,我们看到,论其本质,实质上,就是一种费孝通先生社会学理论中的社会化趋利避害的中国式社会自然本能。

    (二)强弱格局

    任何差序社会关系格局系统中,都会出现强势与弱势的一方,同时,任何差序社会关系格局中亦必然会出现强势与弱势的分野,这也是中国社会为什么数千年以来,总是会出现这样或那样问题的一个最根本的症结所在。由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理论可知,一方面,差序社会关系格局中,强势的一方必然会不遗余力地试图守住其既得利益,并且无所不用其极;而另一方面,差序社会关系格局中,弱势的一方却因为这些人数众多的差序弱势关系之间的过度松散性,而导致根本无力挑战差序强势的一方。同时,差序弱势一方甚至还会因为种种冲突,而造成差序弱势系统内部的层出不穷的系统性内耗。从《中国式关系》来看,戏中的掌权者显然处于绝对差序强势的位置,而普通民众则是差序弱势的一方,例如,戏中的古奶奶所代表着的显然就是差序弱势的一方,戏中古奶奶的“先小子后君子”以及在医院中的种种自我保护行为企图等,其实都是差序弱势方的一种必然的本能式自保反应。

    (三)乱序格局

    很显然,费孝通先生的差序社会关系格局,是对经典的中国式关系的深刻揭示与高度概括,差序社会关系格局,不仅高度概括了中国式关系的社会基本结构与基本元素,而且更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式关系的社会逻辑关系与社会阶层关系。同时,从《中国式关系》这部戏来看,实际上,借归国设计师之口,亦深刻地贬斥了影片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以逢迎承托起来的、弱势差序盲目崇拜强势差序的社会关系格局,这种贬斥显然更具现代规训性。在这部戏中,我们更惊喜地看到了差序关系中强势一方的乱序逆转。这种别具匠心的乱序逆转,使得这部戏中的男主角不仅是差序关系格局中的强势方,而且同时也成为了差序关系格局中的弱势方。这样的巧妙设计使得观众们看到了一个与传统意义上不太一样的掌权者形象,这一形象的塑造,显然为当今社会差序关系格局中弱势一方带来了别样的希望之光,同时,这一人物形象本身也闪耀着人性的希望之光,这样的角色塑造,显然是非常迎合中国社会差序关系格局中的绝大多数民众心理的。

    三、《中国式关系》中的差序社会团体格局

    (一)树状差序团体格局

    如果从更加进阶的视角,深度观察《中国式关系》这部大戏,实际上,我们还能够发现,其实这部戏的意象意义远遠不止于塑造出了一种中国式关系的差序格局。事实上,这部戏还塑造出了数种更加形象化的中国式关系的差序式社会团体格局。这些社会团体格局对中国数千年的社会一直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这些产生重要影响的差序社会团体格局,恰如法国伟大的社会学家迪尔凯针对中国式关系进行的研究所印证的那样,中国式差序社会团体格局既是一种有机式团结格局,又是一种机械式团结格局,这种差序社会团体格局呈现着一种异常牢固的以伦理本位为根系的树状结构格局。在这种树状结构格局的关系之中,存在着格局内部强信任与格局外部强排斥的自然保护机制,而这也恰恰使得许多这样的中国式差序社会团体格局的解体,均由其内部开始,这不由得令人想起了耶稣门徒中的犹大。[3]

    (二)集束状差序团体格局

    中国式关系远非外国人眼中的那么错综复杂,恰恰相反,中国式关系格局反而十分地清晰。中国式关系格局之所以如此清晰,亦恰恰缘于中国所特有的差序化的社会团体格局。这种中国式的差序化社会团体格局,就如同柴禾的形态,如果是整整齐齐一根挨一根地垛成一垛,那就不是中国式的差序化社会团体格局,而是一种无差序化格局。这种格局一旦出现问题显然就是整垛轰然倒掉。而中国式差序化社会团体格局则是将这些柴禾一垛变成N捆,一捆中有N把,然后再把这N捆垛在一起组成一垛。由此可见,当一垛出现问题时,每一捆仍然会牢牢地捆在一起,不会受到太多太大影响。同时,每一捆中捆在一起的那些柴禾之间的关系依然更加紧密,而捆与捆之间的联系则较为松散。当然,这种中国式关系还可以透过联姻等关系等使得一小捆变成一大捆,甚至一整垛。这种中国式关系的形成自然与“一根容易折,一捆不易断”谚语古训不无关系,而究其本质,则是一种小集团式的抱团求生与抱团取暖式的社会化生存使然。

    (三)轮辐状差序团体格局

    由费孝通先生的基本差序格局理论出发,中国式关系的差序团体格局不仅存在着树状格局,而且亦存在着集束格局,同时,更存在着轮辐构造的更加强有力的差序团体格局。中国式轮辐构造差序关系团体格局,在中国现实社会之中已经极为普遍。小而言之是家庭伦理本位中的家长制,大而言之则是中国泛社会化关系中的一言堂制。这种轮辐构造差序关系团体格局,显然是以人我界、亲疏界、群己界三界为核心的构造,这种构造式格局用一句中国式俗语阐释,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以这种轮辐构造差序关系团体格局,来诠释中国官场中的利害关系,既可以诠释得十分透彻,亦可以诠释得十分形象,这种轮辐构造差序团体格局的可滚动式辗压与可滚动式发展显然是其强大之处。在这种轮辐构造格局之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轮辐之间的同步,而且还可以看到两轮乃至于数轮间的前后、平行、纵横、交错等层出不穷的同步,显然这些错综复杂的同步所构造就是一张涵盖着差序团体格局的现代关系网。[4]

    结语

    《中国式关系》中的各主要角色将戏里戏外的中国式关系,演绎得可谓活灵活现,这种演绎与传统的要么硬性说事,要么架空事实,要么不切实际,要么不着边际,有着本质的不同。剧中人物,恰如身边人;剧中故事恰如身边事。这部戏中的差序格局,体现的其实就是一种中国现实社会的形而上的价值观,若单从差序格局而言,我们看到,这部戏演活了中国式关系的差序格局本质。这部对于现实具有极强规训意义的大戏,为针对现实的研究提供了,鲜活的可资解剖的实体典型,同时,更具有教科书价值的示范意义。由针对《中国式关系》的深刻研究可见,中国式关系的团体格局不仅根深蒂固,而且牢不可破。由此可见,在差序关系格局的社会之中,改变关系不易,凝聚人心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