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黄斌
摘要:绩效管理是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且绩效管理是一项需要单位领导和基层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的一项工作,无论是绩效计划的制定还是绩效管理的实施均需要整体工作人员共同来完成,同时还需要针对绩效管理结果进行全方位的评价。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不仅可以充分调动事业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还可以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对事业单位的运营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笔者针对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有效对策,希望有助于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绩效管理;问题;有效对策
随着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绩效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事业单位若想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社会职能,就必须加强绩效管理工作的实施。从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实施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绩效管理重要作用的充分发挥,并影响着事业单位社会职能的充分发挥。
一、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绩效考核标准
缺乏完善的绩效考核标准是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绩效考核标准的缺乏,致使事业单位在实施绩效考核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根据,而这样的绩效考核方式很难真实地反映出事业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和状态。另外,经过多年的发展依然还有部分事业单位一直沿用一种绩效管理模式,没有对其进行创新,而沿用的绩效考核标准已经很难适应现代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
2.未能够全面的认识到绩效考核的重要性
现阶段,我国部分事业单位不管是单位领导还是基层工作人员均未能够全面的认识到绩效考核的重要性。事业单位内部大部分工作人员均认为无论工作效果如何,工作多少均不会对自身造成太大影响,显然这是一种错误的工作态度。部分事业单位虽然实施了绩效管理,但过于形式化、主观化,比如,部分事业单位仅仅在年末简单的实施了一次绩效考核,将单位的绩效考核流于形式;另外,在绩效考核过程中, 部分事业单位领导容易用职员知识多少、印象好坏作为评价标准,而不是依据完成任务的情况,有时难免有情绪上的主观性,考核标准模糊,不切实际,随意性强,无原则地“和稀泥”。而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这部分事业单位未能够全面的认识到绩效考核的重要性。
3.缺乏充分的绩效考核沟通反馈
部分事业单位在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对绩效考核结果通常采取保密处理,或者仅将最终考核结果告知考核人员,忽视了绩效管理的面谈这一重要环节,致使绩效考核人员与被考核工作人员之间缺乏充分的交流和沟通。被考核工作人员并不清楚自身工作业绩是否达到了所设定的标准,以及自身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和欠缺,对自身需要提高的地方不明确。这部分事业单位往往仅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工资发放的参考依据,并未能够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真正意义。
4.缺乏绩效考核结果与激励机制的有机结合
绩效管理实质上是事业单位经营与发展的过程管理,将事业单位的中长期战略发展目标进行细化,分解成为年度目标、季度目标和月度目标。通过绩效考核,对内部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督促,促使其能够及时地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及时地进行弥补和改进,从而提高自身的工作绩效,进而逐步的完成事业单位战略发展目标。然而实际中,部分事业单位在实施绩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仅是为了满足上级要求在每年度末在单位内开展以此绩效考核工作,在完成绩效工资发放后,并将其进行存档处理,并未能够针对绩效考核结果,合理的调整相关工作人员的岗位或者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也未能够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对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进行合理的调整。
二、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有效对策
1.构建完善的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标准
绩效管理标准是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有效实施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其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实施效果[1]。因此,事业单位应该积极的构建完善的绩效管理标准。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其若想确保自身的正常运营和发展,并提高自身的社会效能,就必须在创新改革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以事业单位功能的充分发挥为重要参考标准。结合事业单位自身公共服务的主要特征和内部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的难易程度,科学的合理地制定绩效管理基础方案,以创新和科学发展为基本原则完善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标准。
2.加大绩效管理的宣传力度,树立正确的绩效管理观念
为了促使事业单位从上到下均对绩效管理引起高度的重视,各事业单位应该加大绩效管理的宣传力度,向事业单位内部整体工作人员宣传绩效考核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以此促使内部整体工作人员均能够树立起正确的绩效管理观念[2]。例如:某事业单位为了优化现阶段的绩效管理工作,定期组织单位领导和基层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绩效管理方面知识的培训,并积极的鼓励内部基层工作人员参与到单位绩效管理的预估体系制定工作中,并收集了基层工作人员对绩效管理的相关意见。该事业单位结合基层工作人员对绩效管理的相关意见和期望制定了绩效管理机制,充分的调动了内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
3.加强绩效考核沟通反馈,充分利用绩效考核结果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绩效考核是一种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而绩效考核结果的充分运用才是实施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所在。实施绩效考核的主要目的就在于促使事业单位内部整体工作人员明确自身工作的完成程度,并及时发现自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因此及时的进行改进。促使内部整体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地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并注重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从而实现工作业绩的提高,进而提高事业单位整体的绩效。因此,事业单位在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加强绩效考核沟通反馈,正确的认识绩效沟通反馈。以此促使绩效考核工作人员与被考核工作人员能够进行直接的交流与沟通,从而促使被考核工作人员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自身的实际工作情况[3]。一旦事业单位缺失绩效考核沟通反馈,事业单位极有可能陷入越是加强绩效考核,内部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和绩效越差的恶性循环中。
4.构建健全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为正向激励,另一方面为负向激励。结合事业单位的主要特征,可以将激励机制中的正向激励划分为年初工资调整、工作岗位晋升、工作人员培训等[4]。负向激励则主要包括:通报批评、降职、扣发奖金等。事业单位在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将绩效考核结果与激励机制进行有机结合,构建与绩效考核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做到奖惩分明,使得内部工作人员的付出可以收获到相应的回报,充分体现绩效考核的公平性,以此充分调动内部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还应该加强对岗位设置,聘任制度的完善。例如:某事业单位,为了有效避免唯资历、唯工龄的岗位设置聘任现象,将岗位设置聘任制度与绩效考核结果进行了有机结合,以此促使绩效考核结果较为优秀的工作人员能够有机会晋升到更高级的岗位中,从而使得内部工作人員更加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因此,该事业单位发展良好。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对于事业单位的运营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我国事业单位应该对绩效管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随着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对绩效管理工作进行革新,以此确保绩效管理工作符合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松晓.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创新策略探究[J].河北企业,2019(04):124-125.
[2]娄佳佳.基于内部控制视角下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思考[J].财会学习,2019(09):251+253.
[3]宋春玲.初探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J].财会学习,2018(31):187.
[4]刘杰.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后的绩效管理方式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2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