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类专业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探究

    李林林 刘存正

    【摘要】本文立足于我国轨道交通“走出去”战略布局,突出地方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结合高职英语教学实际情况,重点开发适合轨道交通类职业技能型人才英语交际能力的课程标准,构建多元整合“公共英语+”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创新高职英语评价体系,丰富发展公共英语教学路径,提升职业技能型人才英语能力,以满足轨道交通大发展背景下对职业技能型人才外语能力的要求。

    【关键词】公共英语+;教学模式;评价体系;技能型人才

    【作者简介】李林林,女,汉族,山东职业学院,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刘存正,男,汉族,山东职业学院,讲师,本科,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一、新时代背景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伴随着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急需大量轨道交通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为地方院校高职毕业学生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带来了新的机遇。

    根据《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中的预测,到2020年,我国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达到3900万人,占所有人才的28%左右。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职院校所面临的适切性、紧迫性和使命性不言而喻。

    二、當前轨道交通类专业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轨道交通类专业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学生英语基础不扎实,水平不一。部分学生英语水平有限,课堂上自卑心理严重,英语交流困难;加之他们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也不尽相同,导致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期待及学习需求、学习动机等大相径庭。2.高职英语课程标准滞后,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衔接不够。3.评价方式相对滞后,起不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作用,评价内容缺乏全面性,评价主客体缺乏多样性,评价指标缺乏差异性,评价结果缺乏时效性。

    三、轨道交通类专业高职英语教学实施对策和思路

    1.服务国家战略,制定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英语交际能力的课程标准。高职英语课程是一门基础语言课程,也是一门技能培养课程。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更要注重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和个人人文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拥有较为宽广的国际视野、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和灵活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其职场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2.聚焦真实职场情境,构建多元整合的“公共英语+”教学模式,开展智能化教学实践。新型的高职英语课堂应秉持“公共英语与行业英语学习相互融通、相互配合”的教学理念,力求实现层次性与系统性兼备、外语能力与职业能力协同发展的培养目标。因此,课程内容应适时适度地结合学生的专业及实际学情进行开发,从岗位能力、行业需求、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入手进行整合。

    特色课程资源方面:通过调研轨道交通类专业基本学情,对所授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和序化。立足专业特色及职场需求,基于教材中的素材,创设新的与生活、岗位息息相关的教学情境,巧妙融入职场中所需的轨道交通相关的基本知识及日常工作中所需口语表达的基本技能,适当适时地开发出“公共英语+人文、公共英语+国际视野、公共英语+泛职场、公共英语+行业、公共英语+跨文化交际”等特色课程资源模块。

    智能化教学实践方面:当代大学生普遍对新鲜事物兴趣较高,网络学习能力强,英语课堂应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及教学手段,增加信息量及趣味性;注重课上课下、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的互动,共同构建新型的智能型英语课堂。

    3.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编制新型英语语言评价等级量表。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因此,英语教学应突破一成不变的考核方式,将总结性、诊断性及形成性三方面的评价有效结合起来;立足大数据时代背景,利用手机、网络等现代化测评手段,服务于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及学生全面发展,制定新的英语语言评价等级量表;结合岗位特色及行业精神,融入对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因素的考核,科学设计新的评价手册,构建多维立体的评价体系,提高评价的信度与效度,力求发挥测评的正面反拨作用,形成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

    4.拓展第二、三、四课堂,实现校园英语文化与行业文化的有效融合。当代大学生普遍喜欢体验式学习模式,因此,英语教学应在充分利用第一课堂进行基本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的同时,积极开拓第二、三、四课堂,组织各类职场英语活动,为学生提供体验行业英语的机会;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定期举办英语角,邀请外籍师生参加,为学生架起语言交流的桥梁;举办英语讲座及口语、演讲、写作等竞赛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现英语风采的平台,有效衔接公共英语与行业英语、岗位的需求。

    四、结语

    在新时代轨道交通战略发展布局下,当前轨道交通类专业相关的高职英语教学应进行开发性创新和探索性创新,兼顾公共英语及行业英语,开发适合高职学生职场发展的全新教学资源、教学方案,构建新型的“公共英语+”教学模式,制定英语语言评价等级量表,形成适用性广泛的评价体系,才能有效解决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型人才,使高职英语内涵建设更有质量,更有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刘菲.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多模态高校英语教学体系构建[J].外语研究,2014(0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