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二斑叶螨抗药性现状及抗性基因突变频率检测

    徐丹丹 何艳艳 张友军 谢文 吴青君 王少丽

    目的与意义: 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农业害螨,其寄主范围非常广泛,可为害包括蔬菜、瓜类、果树、花卉、棉花、玉米等超过1 000种寄主植物。化学防治是二斑叶螨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但生产上常存在施药随意、不科学选药等问题,导致二斑叶螨对多种化学药剂均产生抗药性。靶标抗性是害虫抗药性产生的重要抗性机制之一,研究已经证实靶标基因发生点突变可以导致叶螨产生抗药性。因此,筛选对二斑叶螨田间种群的高效低毒杀螨剂、对田间种群进行抗性相关基因的突变检测等,可为二斑叶螨的化学防控提供选药依据,也可明确我国二斑叶螨种群对不同化学药剂产生抗药性的分子基础。

    材料与方法: 首先通过琼脂浸叶法测定杀虫杀螨剂对二斑叶螨室内敏感种群的毒力,建立二斑叶螨雌成螨对11种化学药剂的敏感基线,随后监测了采集自哈尔滨、北京密云、北京顺义、北京昌平、北京海淀、浙江宁波和海南吉阳等7个二斑叶螨田间种群对11种杀虫杀螨剂的抗药性水平。药剂对二斑叶螨的毒力测定所得原始数据采用Polo Plus 2.0软件进行分析。抗性倍数=田间种群的LC50值/室内敏感种群的LC50值。抗性基因的突变频率则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PCR amplification of specific allele, PASA)、酶切扩增多态性序标记技术(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c sequence,CAPS)以及PCR产物直接测序等分子检测技术进行检测获得,并计算不同基因的点突变频率。

    结果与分析: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乙唑螨腈、丁氟螨酯、阿维菌素、腈吡螨酯和溴虫腈对二斑叶螨室内敏感种群雌成螨的毒力较高(LC505 000 mg·L-1。通过多种分子检测技术检测了不同二斑叶螨种群中GluCls(与阿维菌素抗性相关)、VGSC(菊酯类杀虫剂相关)、Ace(有机磷杀虫剂抗性相关)和Cytb(联苯肼酯抗性相关)基因上点突变的突变频率。在二斑叶螨敏感种群中,未检测到G314D和G326E点突变,7个田间种群中G314D和G326E的突变频率处于28.33%~63.64%和0%~95%,其中北京海淀种群中G326E位点的突变频率最高,达95%。二斑叶螨室内敏感种群中,G119S和A201S位点的突变频率分别为50%和0%,田间种群该两位点的突变频率为33.33%~56.67%和5.00%~43.33%,其中G119S突变频率在北京海淀种群中最高,而A201S突变频率在北京昌平种群中最高。在所有种群中,均未检测到L1024位点的突变;室内敏感种群中A1215D位点突变频率为25%,田间种群A1215D的突变频率为76.67%(海南吉阳)~98.33%(北京顺义、北京昌平、北京海淀和黑龙江哈尔滨);F1538I位点在敏感种群中突变频率为81.67%,而浙江宁波种群中该突变位点突变频率最低(25%),而在海南吉阳种群中该位点突变频率高达100%。在所有测试种群中,未检测到Cytb基因的任何突变。

    结 论: 所有测试二斑叶螨田间种群对阿维菌素均表现高抗或极高抗性水平,说明我国二斑叶螨种群已普遍对阿维菌素产生高抗性,应暂停阿维菌素对二斑叶螨的防控;对联苯菊酯、哒螨灵等传统杀虫剂虽然抗性倍数很低,但其LC50值较高,也不适合用于二斑叶螨的化学防治;大部分测试种群对乙唑螨腈、腈吡螨酯、联苯肼酯、乙基多杀菌素、虫螨腈等新型杀螨剂表现为敏感、低抗或中抗水平,表明这些杀螨剂可作为防治田间二斑叶螨的候选药剂,建议轮换使用。二斑叶螨测试种群中G314D位点的突变频率最高为95%,该位点的突变频率与其对阿维菌素的抗性水平呈正相关,而G326E位点在二斑叶螨对阿维菌素抗药性发展中的贡献比较复杂;A1215D和F1538I两位点的高突变频率,也解释了叶螨田间种群对联苯菊酯具有很高的LC50值的原因,两突变位点对联苯菊酯高抗性发展和形成均有一定的貢献;G119S和A201S这2个突变在田间种群中呈现不同的突变频率。由此揭示了我国二斑叶螨田间种群对化学药剂抗性发展的分子基础。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北京 100081

    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2018,150: 89-96.

    (原文1图3表,46条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