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高一语文开场课的“三把火”

    王世录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句经典名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老子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语文学习的已有基础、发展需求和方向,激发学习兴趣和潜能,在跨文化、跨媒介的语文实践中开阔视野,在更宽广的选择空间发展各自的语文特长和个性。”因此,面对刚入校的高一新生,我认为,语文教师一定要上好开场课,全力以赴点燃“三把火”,即点燃一把“兴趣之火”,点燃一把“自信之火”,点燃一把“方法之火”。

    一、点燃一把“兴趣之火”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和人文关怀中体味到特别的情趣和理趣。作为高一语文开场课,教师必须点燃一把“兴趣之火”,要让学生拥有一颗学习语文的滚烫之心。

    1.亲其师,信其道

    教学是师生情感的双向互动过程,面对高一新生,教师要用自己的教育热情去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合作关系,把真情融于课堂,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学生建立具有深厚情感的师生关系,在深入的交流中化陌生封闭为信任畅达,正如《学记》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2.探渊源,说性质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在你最感兴趣的事物上,隐藏着你人生的秘密。”当学生对教师有了信任感和喜爱之情时,要引导学生探究语文发展的悠久历史、学科的基本性质及语文与人生的秘密,学生便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我花了一周课的时间,围绕“什么是语文”“为什么要学语文”“语文与我的生活”话题,与学生一起探索学习,弄明白语文的语言、文字和文学的内涵,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性质,语文的真善美价值。然后进一步探索文字演变历史及造字方法,并举实例讲析,诸如“羊”“善”“美”“羞”四字的本源意义及所包含的审美价值,再举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分别从语法与词汇角度深入分析,明白语法和词汇的作用与意义,最后再列举大量古诗句解析文学与人生的关系,明白文学就是人学,学文就是学做人的道理,就是陶冶人的性情,提高自己的文化品味。

    3.写封信,道心声

    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在沟通中建立的。学生首先是通过与教师的人际关系的感受,来决定是否喜欢这个教师所教的学科,是否愿意来遵守这个教师所提出的要求。多年来,我采用了写信的方式,让学生道出心声,讲出真情。课后我就布置了一篇作文《写给语文老师的一封信》,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位同学在信中写道:“感谢您给我们上了几节提神的课,让我对语文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初中因为排斥那位语文老师,就把自己对语文的兴趣打扫了个干净。……可是上了第一节语文课,我便不再是这个想法了。对您广博的知识我感到十分敬佩,以至于我对自己只读了那可怜巴巴的几本书而倍感惭愧。”看着同学一封封倾诉心声的信件,我明白高一语文开场课的兴趣之火已熊熊燃烧。

    二、点燃一把“自信之火”

    当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之火被点燃后,语文教师就要抓住时机,再点燃一把“自信之火”。事实上有许多学生正是缺乏学好语文课的信心,产生了畏惧心理,进而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因此,语文教师要让学生生发“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尺”之乐观情怀,要让学生生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傲世心志,要让学生生发“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之奋斗精神。一句话:带着自信上路。

    1.创造积极环境

    开场课中,我给学生讲,你要变得积极,你要找比你更积极的人在一起,你要永远寻找比你本身更好的环境。 我在班上寻找最会说话的人,最会写作的人,最会诵读的人,最会思考的人。让最会说话的人展示他们漂亮的口才,让最会写作的人展示他们精彩的日记,让最会诵读的人展示他们迷人的声音。在班上形成一个积极的优秀的语文学习环境,积极向上的心理暗示促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向上。

    2.明确最想要的

    在语文开场课上,我告诉学生,写字不好的人,先不要看文章内容好不好,先看自己是否认认真真在写字,把字写清楚,卷面整洁就是成功,也能得到老师的“甲”字评语。别人能写一篇好文章,那么自己能写出一句让老师给“甲”字评语的语句,也是成功。从未开口发言的同学,如果能在课上大胆举一次手,开口说出一句那怕是错误的话,那就是成功。不会讲普通话的同学,第一次用方言哪怕遭到同学的嘲笑也要坚持回答完问题,争取下一次学说普通话。

    3.不要迷信教师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语文学习要突出学生在兴趣中思考,在思考中质疑,在质疑中生发兴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学生“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互相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作为高一语文的开场课,我特别喜欢那些大胆质疑,勇于挑战老师的学生。在我的课堂上,要让师生平等对话,不需要给老师太多面子。要用挑剔的眼光看课本,看参考,看老师,看同学。通过几节课的引导,同学们在课堂上敢说敢笑了,学生戏言说:“奴隶也可以当将军了。”

    三、点燃一把“方法之火”

    在点燃学生兴趣和自信两把火后,就要抓住时机点燃“方法之火”。我认为语文学习不外乎听、说、读、写、思。语文教师,要围绕这五个方面,帮助学生寻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选其中一个亮点为突破口,从而带动另外四个方面能力的提升。

    1.让学生学会倾听

    一个人善不善于倾听,不仅体现着他做人的修养,还关系到他能否与他人构建一种正常和谐的人际关系。作为语文教学,让学生学会倾听。在语文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说话,听同学发言及各种媒体信息。在课外更要耐心地倾听别人说话,这不仅仅是为了明白对方的意思,更是一种做人的修养。“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让学生学会说话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口语交际教学应注重培养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语文课堂中,要让那些胆小口讷的学生开口说话,让那些口齿伶俐的学生说得美妙动听,从而激活全体学生说话的兴趣。要让学生明白课堂语言应该是规范准确明白且有文采的,是用来表达课堂中自己的思想的,要恰到好处。听得懂说得清,便是语文学习良好的开端。

    3.让学生学会阅读

    让学生学会阅读,教师首先要唤醒学生勤奋读书的精神,然后教给他们读书的基本方法及阅读的范围。特别是要教会学生阅读方法。读书如果从说话角度说,可分为朗读与默读;如果从时间角度说,可分速读与慢读;如果从质量角度说,可分为略读与精读等等,一切取决于读书的目的。而这些方法需要老师课堂逐步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而后延伸于课外广泛阅读,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就是这个理。

    4.让学生学会写作

    教师要激发学生写作欲望,表达真情实感。多年来我尝试采用“写给语文老师的一封信”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对语文或怨或爱,让他们倾吐心语,说出真话,讲出真情。学生洋洋洒洒,下笔千言,写作似乎不成了问题。随后,教会学生写生活日记,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只要每天动笔即可。当进入课堂后,读写结合,写读书札记,或把课堂学习心得表达出来。让写作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学生便不再为写作文而大伤脑筋。一学期下来的写作量,少者完成两万字,多者能完成五万字。

    5.让学生学会思考

    语文学习的聽说读写都贯穿着思考。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用心感悟。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语文学习要透过形象的生动性探寻理性思考的趣味性,听思、思说、读思、思写相结合。学会换位思考、学会辩证思考、学会反向思考、学会多角度思考、学会联想与想象、学会归纳与演绎等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学生“养成对语言、文学以及文化现象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只有注入理性的油脂才能燃烧出形象生动的火焰。

    ★作者通联:陕西安康市汉滨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