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密度对猪群生产性能及健康的影响
肖登科
摘要:主要分析了饲养密度对猪群生产性能及健康的影响,旨在提高养殖效益,促进养猪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猪群;生产性能;饲养密度;健康
中图分类号:S81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9)02-0031-02
现代养猪业为了寻求资源的最佳使用、降低生产成本,便于猪群的集中管理,通常情况下,一个养猪场会超出它的饲养密度。过于密集的饲养会破坏猪的胃肠功能、免疫功能、氧化功能,从而影响猪的成长和发育。
1 饲养密度的定义
饲养密度影响着猪群养殖生产利润、成本、猪群的喂养方式和生理状态,一般指一头猪自身占有的栏舍面积。单位即为“m2/头”,根据猪自身饲养环境、生产目标、生长发育的需要,猪的饲养密度也各不相同[1]。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猪场为了节约成本,會大幅度增加猪的饲养密度。表面上控制了成本预算,实际上却减少了生产效益。
2 饲养密度影响猪群生产性能
2.1 影响猪的生长性能
一般来说养猪场应合理控制猪群的饲养密度,根据猪群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适当改善猪场养殖环境,最大限度发挥出猪的生产性能。通过大量研究得出一个结论:猪的饲养密度应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太高太低的饲养密度都不适于猪的成长。
猪群饲养密度直接影响着猪的采食量,适度的饲养密度有利于促进猪采食。当猪采食量(VFI)下降时,可能是饲养密度太高,可能是猪心理负担过大、缺乏安全感所致,也可能是猪群体积过小。当饲养密度增加时,每只猪占用食槽时间和长度都会减少,VFI自然也会降低。研究发现,生长猪的饲养面积从2.5 m2/头降到2.0 m2/头时,猪的觅食时间将减少16.82%。当猪群饲养密度大于一定数量后,每只猪的觅食频率、觅食时间和VFI都会下降。
近些年我国养猪场的饲养密度不断增加,随之而来就是一系列问题。比如猪食欲不强、猪圈环境差、休息和觅食时间缩短,从而导致猪只平均日增重(ADG)减少。猪的各种生理机能也被打破,严重阻碍了猪群的健康生长。饲养密度过高时,猪的胃肠功能可能会遭到损害,消化酶活性及分泌量将会减少,这样,会增加消化道疾病的发生率。
2.2 影响繁殖性能
试验表明,运用适度的饲养密度和饲养方式有利于母猪产仔成活率的提高,减少分娩间隔时间及产程。通过研究配种后备母猪试验发现,母猪分娩当天,2.08 m2/头组血清中生殖激素、孕酮比2.68 m2/头组浓度分别降低22.43%、22.46%。高密度饲养有害气体的浓度和猪圈温湿度升高,从而影响了母猪的繁殖功能。
3 饲养密度影响猪群健康
3.1 影响猪群福利
通过竞争、群居方式确实可以促进猪的良性生长,避免外界因素对猪群的干扰。但是群居方式依然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本身自然行为被压抑,活动场所有限、休息和觅食时间安排不合理、甚至出现随地排泄、胡乱打斗、挑食等多种行为。
试验研究发现,肥猪在低饲养密度下(1.8 m2/头)比高密度饲养下(1.0 m2/头)消极行为、喝水时间减少194.43%、88.23%,肥猪的饲养密度从0.7㎡/头减少至0.9 m2/头时,其前后左右身躯的皮肤损伤都会降低。猪圈空间狭小难以满足猪排泄和卧息的基本生活需要。在高密度饲养状态下,猪也会随意排泄粪便,这加大了猪只管理的难度[2]。
3.2 影响猪群生理
高密度饲养会损害猪只健康,导致猪群的各种炎症和应激反应行为。应激水平增加,相应的糖皮质激素就会增强,皮质醇浓度也会增强,其抵抗力会降低。在此情况下,其炎症反应也会不断增加。最终导致免疫力下降、成活率降低。同时,各种有害微生物迅速繁衍,严重影响了猪只的胃肠消化功能。
4 优化猪饲养密度的对策
4.1 加强猪场内部管理
降低饲养密度,把精力用在人力和空间管理上,可减少各种成本消耗。及时宰杀染病猪深埋或就地焚化。打破传统观念,利用新技术、手段,实行批次饲养法、新型消毒净化法、隔离断奶法,打造一个良好健康的饲养环境。
4.2 合理选择猪种
及时淘汰劣质猪,优化猪群种类,淘汰生产率低下的公猪和母猪,保证母猪质量。保障后备母猪的质量和数量,选用优质饲料。
5 小结
分析了不同饲养密度对猪群生产性能及健康的影响,各个生长阶段均有最适宜的饲养密度。饲养密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直接影响猪只的生长发育。因此各养猪场必须重视这个问题,选择合适的饲养密度。
参考文献:
[1] 肖克权,范小丫,高凤仙.饲养密度对猪群生产性能及健康的影响[J/OL].经济动物学报,2019(1):1-6[2019-01-18].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2.1258.S.20180918.1100.001.html.
[2] 付娟林.猪的饲养密度与猪病防控[J].养猪,2011(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