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实生物:新起点上央视春晚的礼乐相济之路
一、 道技相生:新起点上还须从长计议
恰如2017年央视春晚的开篇寄语所言:“春晚——除夕夜最温暖的陪伴!”作为一种“新年俗”的春晚,已是中国人除夕夜的集体记忆。不仅如此,中央电视台作为具有特殊地位的国家文化阵地,央视春晚无疑是举世瞩目的国家仪式、百姓年俗、艺术盛会,是政治、文化、艺术、商业等多重承载的复合体。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第十次全国文代会一脉相承,将春晚引领到一个全新的起点。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春晚创作需要平衡多重身份,避免顾此失彼,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审美化,走出一条“礼乐相济”之路。
面对未来创作,我们有必要立足今天,回首昨天。然而,早年间的央视春晚曾出现“过度娱乐化”倾向,从“娱民”走向“愚民”之极端。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之后,春晚创作矫枉过正,导致2016年猴年春晚“过度政宣化”,并引发巨大的社会争议。不必讳言,这都是“二元对立”“非此即彼”思维模式的产物。相较而言,中国美学自古讲求“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主张舍“同”取“和”,原因在于,所谓“和”,是不同性质的事物结合在一起,不同色、声、味的矛盾统一才能形成美;所谓“同”是相同性质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单一的色、声、味之简单叠加则不能产生美。如果说“礼乐相济”乃是根本之“道”,那么“和实生物”则为生存之“技”。要抵达形而上的“道”之彼岸,还需从形而下的創作出发,汲取创作智慧与经验教训,从长计议。
二、 择善而从:汲取创作智慧势在必行
(一)善用“能指”意象,通往“所指”彼岸
孔子有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所以理应“文质彬彬”。孔子之言,足以说明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本就不可剥离。荀子则进一步提出“乐和同,礼别异。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当然,在春晚语境中,“礼”的主要内涵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乐”的“和同”效应有赖于具象化的“能指”聚合,以“能指”的形象路径通向“所指”的澄明彼岸,从而“管乎人心”“化人养心”。这一点上,春晚不乏经验可循。
例如,相声《姥说》(2017)在一逗一捧的彼此对照中,以不同的成长记忆、迥异的“姥姥语录”,刻画出极具形象的“姥姥印象”。作为一种具象化的“能指”,“姥姥印象”在演员与观众的情感共鸣中升华为一种审美意象,水到渠成地抵达由传统孝道与中华家风构筑的“所指”之彼岸。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指出:“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1]《姥说》有言,“姥姥的话,就是家风;姥姥的话,就是家教。”整个作品勾起观众对于童年和亲情的回溯,并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实现了“礼乐相济”。又如,源自真实事件的小品《老伴》(2017)以“唤起记忆”为线索,在相互调侃与“身份测试”中将两位老人几十年的悲欢离合以种种生活琐碎的“能指”聚合成强大的情感力量,并在关键情节点峰回路转,实现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逆转,使这份几十年相濡以沫的深情得以升华,从而抵达“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之意义彼岸。《老伴》作为一个风格化喜剧,不再停滞于“能指”狂欢与“所指”缺席的感官娱乐表层,而是使观众笑中含泪,回味良久,成功地诠释了2017年春晚“回归家庭,回归本真”的旨归。
(二)善用“文本间性”,构建“期待视界”
法国结构主义思想家、符号学理论家罗兰·巴尔特认为:“透过文本间性的棱镜,世界呈现为巨大的文本,在这个文本中所有的一切都是什么时候曾经已然被说过的,新的东西要有可能也是根据万花筒的原理:一定元素的混合提供出新的组合。”[2]利用“文本间性”(互文性),唤起联想和记忆,是沟通创作与接受的重要一维。尤其是在除夕之夜这一特殊的“时空结”,观众处于一种“酒神状态”,恰如尼采谈及节日狂欢时所说:“此刻,在世界大同的福音中……人轻歌曼舞,俨然是一更高共同体的成员;他陶然忘步忘言,飘飘然乘风飞扬。”[3]在观众非专注、非理性的“酒神状态”下,春晚节目的诸多文化符码被自动“过滤”,许多丰富的文化内涵难以获得充分“解码”。这导致了节目内容“能指”与“所指”“内涵”与“外延”的割裂。如果能够有效运用“文本间性”,则有利于穿透“传播壁垒”与“解码盲区”,有利于节目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的实现。
例如,2017年春晚片头的画风不再以恢弘的影像奇观夺人眼球,而是代之以朴素的家庭温情;在内容上突破了以往家国的宏大叙事策略,以平民化叙事视角展开一幅春晚变迁与家庭变迁交相辉映的时空画卷。三十余年除夕之夜的千家万户,正是央视春晚成长、变迁的最佳“见证者”,透过画幅横移“长镜头”式的卷轴呈现,伴随着“散点式”春晚经典语录不断点醒记忆,春晚成长与个人成长、春晚变迁与家庭变迁、家族景观与社会图景形成多组“文本间性”。片头在营造喜庆氛围的同时,在“文本间性”中以强烈的代入感、沉浸感、共通感唤起观众对血脉亲情与春晚相伴的双重“共鸣”。又如,相声《新虎口遐想》(2017)以“再入虎穴”与经典情节形成“互文性”,为观众构架起一种“期待视界”。“观众审美经验的‘期待视界起着两种相反相成的作用,这就是——倾向于审美心理保守型的定向期待以及倾向于审美心理变异性的创新期待”。[4]30年前的《虎口脱险》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今天的“情景重现”则洞穿了新时期的人情百态。30年的社会巨变、精神嬗变投射在似曾相识的情境中,满足了观众的双重审美需求,凭借“文本间性”实现了故事与现实、历史与今天、作品与观众、定向期待与创新期待的“和同”。
(三)善用“兼容”特性,实现荧屏重塑
法国电影史论家乔治·萨杜尔谈及电影特性时认为:“一种艺术绝不能在未开垦的处女地上产生出来……它必须吸取人类知识中的各种养料,并且很快地就把它们消化。”[5]显然,这一论断也适合电视艺术。电视具有极强的“兼容”特性,春晚作为电视晚会,在科技助推下,完美诠释了这一特性,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杂技、造型艺术、古典戏曲、影像艺术等以镜语实行“重构”。这种“重构”便是“和实生物”形成的独特审美景观。
一方面,“兼容”体现为艺术与技术的相得益彰。比如舞蹈《清风》(2017)运用AR(增强现实)技术营造出一派万象更新、春意盎然的梦幻景象,传达出人们渴求绿色环境、追求天人合一的美好愿景。AR技术创造出海洋、森林、荷塘、月色的空间融合,形成了清新飘逸、如梦如幻的视觉奇观。镜头特技以点缀式的“变速镜头”与“定格镜头”显现出动静相生,机位交互以密集的景别变换与视角更替实现了节奏优化。又如,歌曲《满城烟花》(2017)的舞者为DOBBY无人机。在歌曲起始阶段,20架无人机飞入舞台中央,依次摆出“塔形队列”“螺旋队列”“展翅队列”,当歌曲步入高潮,另外30架无人机从观众席徐徐升起,组成“灯笼队列”,以稳定而精准的技术优势助力歌曲演绎,呈现出一个烟花绚烂、温馨梦幻的审美时空。
另一方面,“兼容”体现为多种艺术门类的荧屏“交融”。比如2016年陕西西安分会场的舞蹈《盛世鼓乐》利用西安古城墙投影,以金戈铁马的影像增添了极富历史感的恢弘气势,又使陕西大鼓、安塞腰鼓、秦兵马俑、龙凤图腾等传统文化资源在气势磅礴的鼓乐舞蹈中完美熔铸,在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上,彰显了今天“一带一路”的信心。又如,杂技《直挂云帆》(2016)展现了航员面对风暴时的矢志不渝,极富崇高美感。恰如康德所言,“我们称呼这些对象为崇高,因它们提高了我们的精神力量超过平常的尺度……这赋予我们以勇气来和自然界的全能威力的假象较量一下”。[6]《直挂云帆》在氛围上动静相襯,在节奏上张弛有度,在色彩上冷暖相宜,并实现了杂技、音乐、舞蹈、叙事、影像的审美聚合,真正实现了“和实生物”,也表达了“十三五”时期举国上下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的决心。
三、 任重道远:创作亟待强化艺术张力
新起点上的央视春晚整体上精品荟萃。然而,面对审美能力不断提升的广大观众,春晚创作依然任重道远。
(一)强化对网络“流行语”的甄别能力
出于烘托节庆氛围之需,许多幽默的网络“流行语”为春晚小品所用。这本来无可厚非,但过度使用“流行语”则有损小品的戏剧张力。一方面,某些小品以堆砌“流行语”作为“抖包袱”技巧,致使“流行语”占据台词的绝对总量,过多使用“流行语”势必有损人物真实性与情境假定性。显然,以滥用“流行语”博取观众一笑绝非小品富有戏剧张力的表征。另一方面,某些小品对“流行语”的使用缺乏思辨性,主要以“流行程度”作为选择标准。因此,理应辨别网络“流行语”是源自打字失误,抑或发音失误,还是确实具有深刻的社会隐喻功能与民族文化内涵。所幸的是,去年网络上大行其道却源自发音失误的“蓝瘦香菇”最终无缘春晚,而源自奥运会采访的“洪荒之力”以其极具时代性的拼搏理念恰如其分地得以呈现,这些都是本届春晚创作者对“流行语”甄别与思辨的结果。
(二)强化歌舞类节目的“本体张力”
近年来歌舞类节目采用3D特效、AR技术、无人机科技等优化了视觉效果,以逼真感、沉浸感、梦幻感增强了艺术感染力。然而,一旦观众产生审美疲劳,“技术”魅力也将大打折扣。因此,在张扬科技的同时,还应当尽量增强艺术张力,即歌舞艺术的“本体张力”。在歌曲方面,当前春晚的诸多歌曲在旋律编配与演唱形式上缺乏新意,或是以影视演员客串经典老歌,或是请知名歌手演唱应时之作。这一点不妨借鉴往届春晚经验。比如,歌曲《茉莉花》(2013)的两位歌者之唱法分属中国民族唱法与西洋流行唱法,风格迥异,对照鲜明。通过合理编排,东方与西方,民族与流行、高音与中音、明亮与浑厚等诸多元素尽在对比中实现了“和实生物”之审美功效。在舞蹈方面,虽然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推动视觉效果不断升级,但是近年来的舞蹈节目至少与2005年聋哑演员的《千手观音》、2006年古稀老人的皮影舞蹈《俏夕阳》、2012年双人孔雀舞蹈《雀之恋》相较,未免稍逊一筹。因此,歌舞创作只有回归艺术本体,强化“本体张力”,辅之科技手段,才能散发出永恒的艺术魅力。
(三)强化分会场互动的“时空张力”
2017年央视春晚借鉴去年经验,再次采取“北京主会场+东西南北分会场”模式。今年的四个分会场——上海、广西桂林、四川凉山、黑龙江哈尔滨分别以“光”“水”“火”“冰”为创意,营造出四海同春、九州同庆的节庆氛围,体现出鲜明独特的地域特征与民族特色。然而,四个分会场之间只是“各美其美”,却没有在彼此碰撞、相互交融中达到“美美与共”。当前的分会场之间以“完整板块”形式依次呈现,缺乏针对性、即时性的“互动”。电视荧屏“时空张力”的潜质在于其自身的时空即时性转换。比如,在展现南北方除夕饮食差异时,不妨运用即时转换或画幅分割进行对比呈现等。南北方文化的审美差异有待镜语重构,方能得以凸显。朱光潜先生援引“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两句诗,认为“这两句诗每句都只举出三个殊相,然而它们可以象征一切美……前者是‘气概,后者是‘神韵;前者是刚性美,后者是柔性美”。[7]2015年央视春晚虽然只有歌舞类和语言类两个会场,但是巧妙地运用“打擂台”方式提升了“互动”效果,使两个会场既有竞争又相得益彰,强化了晚会的节奏感与“时空张力”。鉴于此,不同分会场之间不妨以针对性、即时性的互动来凸显各自的文化审美特征,增强晚会整体的艺术张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EB/OL].(2016-12-15)[2017-03-15]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15/c_1120127183.htm.
[2]周启超.克里斯瓦特的“文本间性”理论及其生成语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9).
[3]尼采.悲剧的诞生[M].北京:三联书社出版,1986:5-6.
[4]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39.
[5]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31.
[6](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01.
[7]朱光潜.谈美·审美心理学[M].北京:中华书局,2012:322-323.
【作者简介】苏米尔,男,内蒙古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