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的课堂人文之美

    张华

    在当前“立德树人”的新形势下,关注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品味的提升,构建学生完美人格,是语文教育中值得探讨的重要教育问题之一。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呢?

    文本中自然之美,学生容易感受,并获得美的体验与愉悦,教师也容易与学生共鸣与交流。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荷塘之美、月色之美;李白的《蜀道难》中蜀山险峻的壮美。而文本中涉及人物、社会所表现出来的人文之美,恰巧是高中阶段学生应该去用心品位的,这会直接影响到他步入社会后言行甚至思维方式,因此课堂教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引导学生感悟人性之美,提升审美品位。

    一、在贴近作者人生经历中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个人经历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心路历程,他的人生轨迹包含了他个人的所有情感、价值,了解他的人生,就能了解他的人生之美。

    例如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首先通过学生自己收集整理李清照生平资料,对照其少女时期的幸福美满和后期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人在少男少女时代生活中的天真、浪漫的情感,感受在迟暮晚年孤苦伶仃、漂泊流离的孤苦情感,体会在世事的变化中人的情感嬗变,以及词人寡居之悲的情绪,学生运用已知,在老师引导下通过对比,自然体会到生活中的挫折、悲苦都是由生活经历而来,应该珍惜青春年少的美好时光,在感叹世事无常中能辩证地理解生活中的悲苦。

    教师引导学生回到了作者生活的时代,贴近了人物生活,从作者生活的痕迹中去发现了她的生活情趣、性格变异,体会了她的人性魅力。熟悉作者人生经历,为学习《声声慢》和体会其中的情感和思想打通了时空的隧道。这就为学生对作品的审美鉴赏培养奠定了基础,对学生正确评价作品中的词人的情感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帮助学生找到了一条理解作品的途径。

    二、在走进作者的家庭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家庭生活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生活的一部分,家庭生活持久影响着作者的情感、价值取向,进而影响其作品。所以,在语文学习中,要引导学生从作者的作品中发现其家庭生活变化的蛛丝马迹,分析家庭生活不可预料的变故带来的影响,了解作者的情绪变化,还原生活的真实。以“家国情怀”理智地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包容来看待个人和时代。

    学习《声声慢》时,在了解李清照个人经历后,可让学生观看《百家讲坛》康震讲解的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的《婚变》,认识赵明诚与李清照曾经是志同道合、夫唱妇随的模范夫妻。可是,在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赵明诚却成为了一个贪生怕死的小人,做出了抛弃爱妻、以求自保这样令人不齿的事情。后来,临阵脱逃的赵明诚得到了朝廷的惩罚,被罢免了江宁知府的职务。这对李清照来说,是巨大的打击。她面對现实,选择了沉默、选择了宽容、选择了共同承担,看不到她对丈夫这种行为的任何评价。即使是在《金石录后序》里谈到这件事的时候,李清照也只是非常客观、冷静甚至是很平静地做了一个陈述。文中只说“建炎戊申秋九月,侯起复,知建康府,己酉春三月罢。”

    李清照本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对政局、对时局,她很总是很鲜明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从内心来讲,她肯定为自己的丈夫做了这样的事情感到很羞耻。但另一方面,虽然她见识卓越,但仍然超越不了时代的桎梏。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女性,她还要在家庭生活中依靠丈夫,在情感上依恋丈夫,所以她选择了沉默。这让她感到痛苦又无奈,以至于《声声慢》中她的喟叹、她的低婉、她的追忆才显得如此的复杂。

    学生在了解李清照的家庭生活中领悟到了看待问题不能只看事件的理由、不能只看是是非非,还要看情感。这些复杂的事件交织在一起,培养了学生对于“家国情怀”的个人解读,对社会、对个人的评判标准。让学生能跳出个人窠臼的客观评价,设身处地的个人体验,他们对作品及个人的个性化评价就是美的鉴赏,这一过程的达成是审美的教育。

    三、在移情感悟中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文学作品中移情感悟是读者基于理解基础上的升华,是读者与作者跨域时空的交流,这是拆除读者与作者最后一道心灵屏障的有效手段。每一个读者都用自己的声音“读”出作者的心灵,是一种读者“自我”的体现。

    在理解了《声声慢》中作者的丰富情感以后,让学生观看《品读经典、光亮人生》中祝克菲对这首词的品读。通过声韵,让学生得到视听上的认可与共鸣。《声声慢》的音韵之美很容易让读者进入一种凄美哀婉氛围中,在音调高低之中,在节奏快慢之中,在平仄转换之中,一种让人窒息的绝美在心中酝酿发酵。再尝试个人的品读,就让学生逐渐走进了作品、走进了作者心里。在配乐中幽怨地朗诵,让学生跟着轻声地试读,领会其中的愁的情绪。然后反复试读两三遍,再让学生自由地跟随音乐品读,作品中的愁绪就已经在学生心里生根了。最后,请一名诵读较好的学生范读,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感氤氲在学生心中。学生在这反复的诵读中被情感氛围感染,情感得到深化,情操得到熏陶,人格修养得以提升。

    《声声慢》正是李清照晚年情感世界的一个真实宣泄,作者经历国家破亡、丈夫病亡的重大变故,骤然由幸福的巅峰跌落到了人生最痛苦的深渊。这里她不再顾及自己幽雅贤淑才女形象,她选取了极富张力的意象,来表现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在这一字一词的品读中,学生跨越时代,读懂了李清照,读懂了人性。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贴近作品时代,走进作者生活,联系自己的生活去感悟美,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充分挖掘作品中人性光辉的部分,要抓住学生对作品人性中共鸣的部分,积极地培育、放大,让正确的、高尚的美价值观念、情趣在学生心里变大、变强。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培育出情感丰富、价值取向正确的新人,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作者通联:重庆市合川区教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