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时代脉搏 讲好劳模故事
夏梦
【摘? ? 要】劳模是推进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先进文化发展的代表,是当之无愧的时代领跑者。做好劳模报道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及具体案例,为新形势下做好劳模报道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劳模报道;劳模精神;劳模故事
劳模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是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人民的楷模。从王进喜、申纪兰到袁隆平、钟南山,再到李斌、李素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技如何进步,不变的是劳模精神的本质。
《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奋斗精神、科学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汇聚起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做好劳模报道,大力宣传劳模和其他典型的先进事迹,有利于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在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好劳模报道?如何避免走入劳模报道的误区?如何让劳模报道迸发新的生机和活力?笔者根据近年来多次参与劳模报道的工作实践,浅谈对如何做好劳模报道的四点认识与思考。
一、把握劳模报道的正确舆论导向
方向是行动的先导,导向是成功的指南。一个劳模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劳模就是一座丰碑,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是做好劳模报道的第一要义。在2016年2月19日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48个字高度概括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同时指出,要承担起这个职责和使命,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这不仅为做好新时期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一整套原则性思路和具体的对策方法,也为新形势下的劳模报道明确了道路、指引了方向。新闻工作者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牢记社会责任、肩负历史使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重要方针,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传播者、引领者、推动者。
近年来,安徽各行各业、各条战线涌现出了一大批品格高尚、贡献突出的劳模。经媒体的广泛报道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把青春与赤诚全部播撒给十米车厢和过往乘客的公交人李祥斌,于平凡中坚守、细微处创新的“工人发明家”许启金,还有满怀一腔热血、不断向地球深部进军的“大国工匠”朱恒银……这些劳模背后的故事给受众带去了强大的精神感召力,充分调动起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动员和激励广大人民群众为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勇往直前,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样的劳模报道传播了先进文化、塑造了美好心灵,弘扬了社会正气,顺应了正确舆论导向,是受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是劳模报道的“正确打开方式”。
二、突出劳模报道的人物亮点
在近几年的新闻工作实践中,笔者接触过近百名劳模,他们有的敢为人先、锐意进取,有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但是工作经历、生活环境的差别,使得每一位劳模性格不同、秉性各异,绝非千人一面。
然而,纵观当下的一些劳模报道,笔者发现,报道中的人物亮点并不突出,原因是报道本身存在着内容陈旧、语言枯燥、表现手法单一等问题。长此以往,不仅会大大削弱劳模报道的宣传效果,还可能导致受众对此类先进典型报道产生审美疲劳。
(一)贴近劳模“仔细听”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于劳模报道而言,基层一线是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要想写出既好看又耐看的劳模报道,仅仅依靠工作总结、事迹报告等一类现成材料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走向田间地头,深入工厂车间,来到劳模的身边,倾听劳模的感悟,才能够真正了解劳模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只有俯下身、沉下心,与劳模建立信任、交上朋友,才能够从“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共性精神中准确提炼出每位劳模的人物个性;只有和劳模的领导、同事、家人等面对面交流,才能够真实还原出劳模的工作全貌和生活全貌。
(二)典型事例“用得精”
2019年5月8日《工人日报》头版以《长沙一公交司机自荐当上劳模》为题,报道了长沙交通集团湖南巴士三分公司109路公交车驾驶员袁亮坤。该篇报道除了体现袁亮坤尽职尽责、乐于助人的品质外,还巧妙地抓住袁亮坤毛遂自荐当上劳模这一典型事例,使得袁亮坤争当劳模、争做标杆这一鲜明的人物特点跃然于纸上。
实际采访中,新闻工作者会对劳模的过往经历有所了解,这其中包括许多大大小小的事例。如何对这些事例进行合理选用是劳模报道能否突出人物亮点的关键。典型事例“贵精不贵多”,一件新闻作品如果缺乏典型事例,那么,即便罗列了一堆一般性的材料,也绝不会产生深刻动人的力量。新闻工作者应当认真筛选采访得来的大量事例,从作品主题出发,从人物特点入手,在最具典型意义的事例上着笔。唯有在典型事例的加持下,劳模形象才能够立起来、动起来、活起来,具备一定的辨识度,让受众领略到每一位劳模特有的个人风采,感受到每一位劳模独一无二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
(三)语言平实“接地气”
运用平实质朴的语言,不仅能让劳模报道好看、好读,而且有利于劳模形象的塑造。比如,有的劳模是高精尖产业人才,在报道中,可能会涉及一些专业性术语。这种情况下,新闻工作者要有意识地用较为通俗的语言对专业性术语进行精准解释,减少受众在阅读或观看报道时容易产生的不解和疑惑。再比如,有的劳模数十年如一日地扎根一线,他们说话时常常会使用口语化的民间语言:说普通,他们会说“不起眼儿”;说高兴,他们会说“心里舒坦”;说聊天,他们会说“唠家常”……透过这些词汇,受众往往能够感知到劳模的朴实无华。所以,新闻工作者在报道中可以少使用些间接引语,多使用些直接引语,尽可能地保留劳模口中的百姓语言,从而进一步增加报道的现场感,突出人物性格。
三、抓住劳模报道平民视角
2018年,笔者在一次采访中,因机缘巧合,和一名企业的宣传干事就劳模报道进行了探讨。当时,他的一番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一些劳模报道没啥大毛病,语言流畅、用词准确,就是看了之后觉得这些报道中的劳模与一线职工间有一定的距离。笔者认为,这名宣传干事的看法恰恰戳中了劳模报道的一大“痛点”——不够贴近受众。
一些新闻工作者在报道劳模时,有意识地拔高、渲染劳模形象,全力向受众展现劳模“高大全”的一面,却忽略了劳模报道应有的真实性、贴近性,往往在不知不觉间将劳模塑造成一心为人、绝不利己的“圣人”或是不分昼夜、不知疲倦的“工作机器”,令受众敬而远之、望而生畏。
其实,劳模虽然身处鲜花和掌声的簇拥之中,但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从基层岗位走出来的,甚至有许多劳模在多项荣誉加身后,仍然选择坚守在一线。他们和千千万万名普通劳动者一样有软肋、也有不足,曾是职场“小白”,也曾在人生路上遭遇挫折和打击。所以,笔者认为,新闻工作者应当以平民视角来报道劳模,尽力缩短受众与劳模间的心理距离,让劳模成为受众心目中看得见、摸得着的标杆人物。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笔者围绕“老劳模·新贡献”这一主题,采访了全国劳模、蚌埠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107路驾驶员杨苗苗,发表了通讯《杨苗苗:十米小车厢 人生大舞台》。众所周知,公交车驾驶员的工作内容相对单一,难免让人感到乏味。那么,身为全国劳模的杨苗苗是否天生就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来笑对一成不变的驾驶工作呢?答案是否定的。交谈中,杨苗苗向记者坦诚,自己也曾一度对工作心生厌倦,后来在父亲的点拨下才豁然开朗。笔者在写作时,毫不避讳地记录下杨苗苗的这一心理过程,实事求是地保留了她平凡的一面,目的就是想要受众意识到即便是全国劳模,也同很多人一样经历过低谷,他们不是无懈可击的完人,而是我们身边可亲、可近、可信、可学的榜样。
四、丰富劳模报道的形式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以计算机、手机等为代表的通信工具的出现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媒介格局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形势下,劳模报道必须迅速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丰富报道形式,创新报道手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善用组合式报道
消息、通讯、评论、侧记、特写、采访手记……现代新闻体裁多种多样,每一种体裁都有其鲜明的文体特征。有时,新闻工作者就一位劳模的先进事迹进行采访后,可能仅发表了一件新闻作品就算完成了对该劳模的宣传报道。其实,新闻工作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实现“一鱼多吃”,将辛苦采集来的劳模素材反复利用、多次加工,运用不同的新闻体裁进行组合报道,在最大程度地减少新闻素材浪费的同时,还可以形成多品种、多层次、多视角、多维度的报道结构,扩展劳模报道的深度和广度,达到“1+1>2”的宣传效果,向受众呈现出更加立体、更加饱满的劳模形象,进一步扩大劳模报道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劳模报道还要主动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学习新媒体传播技巧,有效增强劳模报道的及时性、趣味性、可看性,着力提升劳模报道的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以《工人日报》为例,近年来,《工人日报》不仅在纸媒阵地刊发了大量关于劳模的体裁多样、角度不同的新闻报道,还将劳模报道拓展到了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通过视听画合一的H5、短视频、直播等全媒体手段进一步讲好劳模故事。2018年12月30日,《工人日报》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号发布了短视频新闻《劳模班的故事——中南海回信之后》,反映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在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后对回信精神的回应与实践,同时报道了劳模班的学习内容、生活场景。该条短视频新闻推出后,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等高校及职校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师生纷纷观看、点赞,并先后被多家媒体转载,引发网友热议,是新形势下劳模报道的一次华丽转身。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新形势下的劳模报道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大有可为。只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有力突出人物亮点、紧紧抓住平民视角、不断丰富报道形式,在采、写、编方面用上真心、付出真情、下足真功,就能够打磨出劳模报道领域的“爆款”作品,传递出榜样的无穷力量,彰显出劳模的时代价值。
(作者单位:安徽工人日报社)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