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县森林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李仲铭 付伟 李梦柯 王福利 施辉爽
摘 要:森林绿色食品是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可食用林产品。通过对永仁县森林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明确了永仁县森林绿色食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政府重点扶持、加强科技研发、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等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永仁县森林绿色食品产业发展。
关键词:森林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永仁县
中图分类号 F12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2-0122-02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orest Green Food Industry in Yongren County
LI Zhongming et al.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 650224, China)
Abstract: Forest green food is an edible forest product which is beneficial to human health.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forest green food industry in Yongren County, the paper clarifi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 green food in Yongren County, and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of increasing publicity; government support; strengthen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stablishing diversified investment mechanism; improving the industrialization degree of enterprises; implementing green marketing strategy and other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 green food industry in Yongren County.
Key words: Forest green foo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Yongren County
随着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追求营养价值,而且要求食品纯天然、口味佳、安全性高。因此,近年来食用绿色食品已逐渐成为时尚。森林绿色食品作为纯天然的食品备受青睐,市场前景广阔。
1 森林绿色食品概念
森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在生态系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人类提供了宝贵的林木产品以及大量的食物原材料和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消费愈加盛行,发展森林绿色食品产业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绿色食品是指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食品,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经过特定生产方法生产的食品[1]。森林绿色食品是指来自森林,符合人类自然环保、清洁、生产技术的要求,生态、优质、健康、营养、绿色的可食用林产品[2]。森林绿色食品要求产品为可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仅限于森林,生产时遵循森林生态能量和营养循环系统使用有机化肥,产品需达到国际标准质量安全的要求。通过参考国内外大量的相关文献,森林绿色食品可分为森林蔬菜、森林粮食、森林油料、森林饮料、森林饲料、森林药物、森林蜜源、森林香料及其他9类[3]。
2 永仁县森林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
永仁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2.23%,有可利用耕地1.91万hm2,可开发土地1.11万hm2,有着云南省最大的云南松母树林基地。2019年,全县实现林业总产值115303万元,同比增长19.3%,其中一产产值82774万元,同比增长25.1%。
2.1 发展特色产业 永仁县于2004年开始引种油橄榄,2013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发展油橄榄产业,编制完成《永仁县十万亩油橄榄产业发展规划》,挂牌成立“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永仁油橄榄研究所”。2014年,云南省首批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落户永仁,宁德鲁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在永仁建立,多项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在永仁得到有效推广[4]。截至2020年9底,永仁县已种植0.36万hm2油橄榄,鲜果产量286t,产值286万元;芒果0.67万hm2,挂果0.17万hm2,龙头企业及示范户带動效应明显,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2.2 巩固提升传统产业 永仁县继续巩固提升核桃、板栗2个传统产业,在海拔超过1700m的山区、半山区村组大力培育核桃产业,在永定、宜就等乡镇扩大板栗种植面积,确保林农增收、企业增效,不断提升质量和经济效益[5]。截至2020年9月,全县共种植核桃0.85万hm2,产量986t,产值1972万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300万元,批发零售销售额629.13万元,综合总产值2901万元;种植板栗0.83万hm2,产量5360t,产值3484万元,种植规模和种植水平稳步提升。
2.3 发展林下经济 截至2020年9月,全县野生食用菌679t、产值3791万元。县内有块菌保育及菌根苗培育示范基地4个,种植面积142hm2。2016年,永仁松露专家站—薛文通工作站在永仁县成立,专门从事松露种植研究和产品研发工作,随着科研合作及科技水平的提高,在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下,“永仁松露”逐渐名播四海。永仁县通过规划发展松露产业,积极带动其他野生菌产业发展。
3 永仁县森林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永仁县森林绿色食品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但在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制约了永仁县森林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主要问题包括政府支持力度不足、生产加工技术落后、资金投入缺乏等。
3.1 政府支持力度不足 森林绿色食品的生产成本高、投资大。因此,虽然国家对森林绿色食品的开发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是对森林绿色食品的发展并无明确的政策和财政支持,森林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的速度受到限制[6]。同时,政府几乎没有进行有关森林绿色食品方面的立项。
3.2 生产加工技术落后 森林绿色食品技术含量高,没有一定量的技术投入,难以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真正森林綠色食品,难以生产附加价值高的新型林产品。目前,永仁县对森林绿色食品科学技术研发的兴趣和投资都非常不足,产品大部分仍处在初级加工阶段,森林绿色食品的深加工技术和产品创新都需要改进,限制了永仁县森林绿色食品质量和生产的改善以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3 资金投入缺乏 森林绿色食品的发展由于存在成本和效益,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由于种子、肥料、农药、育种、栽培、耕作等过程的复杂性,在开发初期,森林绿色食品的成本投入较大,但短期内收益难以反馈,且具有不稳定性,依靠农民独自投资远远不够,只能进行原有规模的生产。另外,大部分乡镇企业只依靠过去的设备和技术,并且没有大量的资本投入,林业及其相关产业的比较利益低,且得不到政府、金融、信贷部门的大力扶持,无形中抑制了森林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进程。
4 促进永仁县森林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永仁县森林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必须与其独特的自然资源相结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质量为核心的四大原则,实现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良性循环。
4.1 政府重点扶持 加强森林绿色食品市场的建设,强化市场监督,确保森林绿色食品的质量;利用媒体宣传森林绿色食品观念,由于森林绿色食品具有公共性,政府应主动承担起宣传职责;制定有关森林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规划,提高森林绿色食品产业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加强对森林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支持,促进森林绿色食品企业的发展;为森林绿色食品企业发展提供更多公共服务等。
4.2 加强科技研发 在森林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还有很多。因此,今后合理利用森林绿色食品的自然资源,在保护的基础上研究植物的来源、分布、生态特征、加工技术,逐步变野生为人工栽培,扩大资源量,通过普及适用的技术,使当地居民尽快掌握。由于林业系统绿色食品开发迟缓,科技人才不足,技术落后,因此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已成为主要工作。特别是应该向经验丰富的农业系统和海外进行学习,确立适合林业系统的绿色食品开发管理体制。
4.3 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 今后应加强科学研究开发,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在资金投入方面,需要建立激励和竞争机制,通过多个渠道扩大投资,吸引外国投资者,采用独资、合资、租赁、土地合同等各种各样的方法。林业部门应尽快建立相关机构,调查制定本地森林绿色食品发展计划,从多个渠道筹集资金,组织人员进行产品和市场开发。
参考文献
[1]苗青松,赵开兵.安徽省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669-4670,4675.
[2]丛之华.吉林省延边州森林绿色食品开发存在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11):94-95.
[3]陈友顺.广德打造森林绿色食品大县的对策[J].中国林副特产,2012(03):95-97.
[4]徐田,李勇杰,耿树香.永仁油橄榄主要种植区土壤养分特征[J].西部林业科学,2018,47(05):112-116.
[5]苏绍芳.永仁县板栗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2011(02):72-73.
[6]王德章,赵大伟,杜会永.中国绿色食品产业结构优化与政策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09(09):67-76.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