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的思考
张延庆
现代心理学认为,知识、方法和情感是同一过程中的不同方面,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是人在学习活动中实现素质建构的三个方面。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落实学科育人的内在要求。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强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又是完成这一重任的有效措施。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情感态度与價值观目标的达成度呢?
一、精准定位,充分预设
一是给课堂精准定位。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对教材、课标和学情进行综合分析,明晰单元中的每一课在单元及整个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系中的位置和任务。例如,一年级上册的“校园里的号令”和二年级上册的“班级生活有规则”两课的场景都是学校,都是对学生进行规则教育和热爱集体的教育,从渗透规则到尝试制定规则,有适宜的梯度,体现了螺旋式上升趋势。
二是以爱为线索设计整体架构。从课程标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及低年级的教育主题和教学框架的构建方面看,“爱”是关键词,如培养学生爱亲敬长、珍爱生命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因此,课堂教学就要以爱为主题,引导学生去感受、理解爱,进而加深爱的情感。在课堂目标的表述上,不仅要厘清本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还要清晰表述实现的过程和方法。如可将“风儿轻轻吹”一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设置和表述为:通过与风一起游戏,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养成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习惯,增强对大自然的亲近感、共存感。这样,既明确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设置的线索,又有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三是对学生的反应做出预设。由于学生的言行举止、所思所想往往会给活动的结果带来多种可能性,故教师要设计出多种活动应对方案,以便对学生进行及时引导和点拨。而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是“对”“你真棒”之类的简单反馈,应给予学生具体而详细的评价。
二、生活支撑,形象展示
生活,是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载体和支撑。小学低年级学生在生活材料的获取、呈现和课后延伸等方面,均体现出独特的要求和特点。
一是课前资料收集故事化。课前搜集资料是贯彻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的基本策略。鉴于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识字量少,用网络搜集信息的能力较欠缺,教师可让学生搜集成长故事、图片和实物等,以此为依托,引导学生还原生活情境。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家人的爱藏在哪里”时,教师课前可先让学生搜集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如相片),便于学生交流时借此还原生活情境、讲与之相关的故事,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二是课上材料呈现形象化。道德教育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可对经典材料进行补充。如以学生的生活为素材,自制视频、绘本故事等。用这种形象化的呈现方式代替文本,引导学生感悟探究。
三是重点知识歌诀化。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记特点,教师可将重点知识以歌诀或小标题的形式总结出来,以便学生理解和记忆。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吃饭有讲究”一课时,教师可将六步洗手法编成儿歌,不仅能降低理解和记忆的难度,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是课后延伸及时评价。教师通过课后延伸,可为学生搭建“致知笃行”的平台,使学生能够将课中所学、所得、所感、所悟转变为课后所用、所做、所行、所为,让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品德因素能够在课外的生活中得以践履和彰显。如在学完“干点家务活”一课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践行、内化、感悟课上所学,教师可给学生布置一个生活化任务:制作一张记录表,专门用来记录每天做过的家务活。一周进行一次小评比,看哪位学生做的家务活最多。课后延伸的及时自评和他评,能鼓励和引导学生将课程目标和任务要求落到实处。
三、巧设冲突,激发情感
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易受情绪的影响,故巧妙设置典型的冲突场景,引出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而且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促进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建构。
如“让爷爷奶奶高兴”一课,在让学生通过物品、照片初步感受爷爷奶奶对自己深沉而无微不至的关爱的基础上,播放一个小视频,内容是奶奶想念孙女给其打电话,可孙女却忙于玩游戏不予理睬。视频虽短却很典型,但奶奶的失望、爱的失衡,对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此时,教师提出问题:女孩的做法对吗?我们在生活中应怎样去关心爷爷奶奶?由学生指出女孩的错误,针对应该如何去做进行辩论。这样,课堂也就变成了热烈的辩论场。
四、体验感悟,促进内化
道德学习是一种体验性学习,学习效果如何,取决于学习者体验的深度与广度。所谓体验,就是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经验。而创设自主参与的活动情境,就是加强体验的有效途径。
一是课上操作体验。有些课型给学生提供了较多动手动脑的体验机会。如“让我自己来整理”一课,教师可创设不同层次的情境,让学生逐步掌握物归原位、分类整理等方法,进而提高主动承担责任、帮助家人定期整理房间的意识。
二是课前活动体验。有些内容限于课型特点,需要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前活动,在课外主动体验。如“风儿轻轻吹”一课,教师课前可给学生布置与家长一起参加户外活动的任务——“风儿大搜捕”。家长陪着孩子走进公园、田野,来到小河边,与孩子一起玩风车、放风筝,让孩子有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为课上的交流、探究奠定基础。
三是游戏情境体验。心理学家认为,游戏是人类的本能和动机之一。兴趣通过游戏得以激发,注意力通过游戏得以集中,道理通过游戏得以感悟。如教学“班级生活有规则”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做托举跑的游戏:一组学生用乒乓球拍托举乒乓球,另一组学生用乒乓球拍托举沙包,看哪个组先到终点。学生会感觉不公平,反应非常强烈。游戏离不开规则,班级怎能没有规则?学生会将这种强烈的情感迁移到班级规则上。
四是多媒体情境体验。多媒体能实现音乐渲染、情境营造、生活再现等功能,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给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是道德与法治课程重要的教学载体和工具。如教学“国旗、国徽、国歌”一课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来展示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场景,让学生在强烈的仪式感和激动人心的画面中,体验到国旗、国徽、国歌是国家的象征,是庄严而神圣的。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