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落实因材施教

    刘士荣

    【摘? ?要】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人们发现,同一种教学方法对于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效果。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因材施教也更被人们重视。

    【关键词】因材施教;小学;学习小组

    中图分类号:G621?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7-0071-02

    【Abstract】As people continue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educ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same teaching method has different teaching effects for different students. In order to obtain better teaching effects and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teaching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is also more valued.

    【Keywords】Teach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y group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要求做到:首先,教师要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客观情况,如学生现阶段的知识水平,还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如学生的学习价值取向、学生性格等。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班级统筹兼顾,在班级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个别的学生。最后,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实施分层教学,分层发展。

    一、建立学习小组

    要进行因材施教,首先可以建立班级中的学习小组,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分为A、B、C三组,A组学习状态较差,以此类推,C组学生是学习能力最高的。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在分组的过程中正确看待,将学生分组并不是对学生进行等级划分,而是为了让其获得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式,且学生是不断发展的,学生的学习状态等级是动态的,目的都是能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获得进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可采用同质组合、异质组合、自由组合方法,其中以异质分组为主,上课前学生拿好学习用品按组就座。

    同质分组是使教学适合学生个人特性的最适宜方法,每个小组由彼此水平不相上下的学生按一定的标准组成,最大的优点是便于教师控制。但问题是有相似性能力和特点的学生是很少的,所谓同质是相对而言的;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内容,学生可能表现不同的质,而教学过程不允许每堂课或每次活动都进行分组;同质的学生起点相似,但通过学习后会出现能力水平和学习进度等的差异……

    异质分组是有意识地将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层次不一,优化组合”的原则组成学习小组,教学活动围绕小组展开,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由水平较好的学生带动其他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距离较小,在学习方法的沟通和交流上往往更为容易,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更能体会自己的不足。学生的分层一般采用商议分层(教师、家长、学生商议)、隐性分层(学生所处的层次不公布)、流动定层(学生所处层次可根据其近段情况、表现进行流动)、自主定层(让学生自我了解,自我决定)等方法,不搞终身制,也不作为惩罚性手段。

    自由组合是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情感、实际情况出发,与志趣相同的同学编为一组,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好友们在一起学习,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使某一方面得以提高。但小学生毕竟自控能力较差,自我选择、自我评定能力较弱,给教师的课堂把握带来了困难。

    二、目标分层

    在教学目标上,教师可采用分层教学,针对不同阶段学生设置属于其特定的教学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现阶段的学习状态水平和学生的心理因素,在教学目标的选择上,过于简单的教学目标会让学生产生无趣感,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正是其兴趣和好奇心正浓的时候,如果学生认为教学目标太容易达成,不仅不利于其学习兴趣的提高,甚至会对学习失去敬畏之心,增大了自我主义的蔓延,这对于学生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而难度较高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挫败感,不利于学生学习信心的提高,对于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也许会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学习难度的增加,甚至会让其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这种教学目标设计也是不可取的。教师需要设置满足学生现阶段学习需求的,且在现有学习基础上稍稍增加难度的教学目标,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学习兴趣的同时,无形中得到提升。

    三、分层辅导

    教师在进行辅导时,可根据A、B、C层学生差异,选择不同的辅导方式,如A类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教师要为其细化,而C类学生在创新思维的发散和学习方法的灵活性选择上要加以引导。只有这样,不同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时,在对知识的掌握会更加精准,有助于其自身水平的提高。

    四、分层练习

    教师在选择练习方式时,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都要对学生进行相对详细的观察,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水平从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学生现阶段的学习状态,教师可以根据练习和学生日常表现综合来看,以对学生现有水平进行相对正确、客观的判断。

    利用学生的长处,弥补其不足,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可采用分层作业的形式。教师在设置作业时,可设置开放性或弹性的作业,可以增加学生的选择,但是要注意加强监督,以避免部分学生偷懒。

    五、分层评价

    教师在進行分层评价时,仍要注意,多使用鼓励、赞赏的态度评价。且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不同细节的评价,如B类学生,既要鼓励其向学习好的同学学习,也可鼓励其帮助其他学生,还可鼓励其上课多发言等。改进评价的方式,实施多元方式进行评价:分项考核、分项记分;分层次考试、分层次评分;允许学生重考。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还可以推动和促进教师实施分层教学。

    参考文献:

    [1]苏小娟. 落实因材施教,提高小班额教学实效性[J]. 课程教育研究,2019(31).

    [2]付世卓.实施分层教学,落实因材施教[J].东西南北(教育),2019(01).

    (责编? 杨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