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教师团队联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探索

    何秀萍 张玉彬

    教师专业成长是区域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基本保证。“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异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成效。在此,以广东省深圳市张玉彬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与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种子教师”团队的合作与联动为例,为各位同行提供一个可借鉴甚至可复制的异地教师团队联动的实践模型,从而更好地实现不同地域教师团队的教研联动、资源共享、研培一体、同伴互助、共同发展。

    一、设计思路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教育局对广东省内的众多高校、研究机构和团队进行多方筛选和考核后,最终委托深圳市张玉彬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以下简称张玉彬工作室)对北滘镇“种子教师”团队(也称深圳市张玉彬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顺德区北滘工作坊)进行全面、全程的指导。张玉彬工作室充分借助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整合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一线名师,对“种子教师”团队进行教学教研指导。北滘镇教育局负责协助、监督相关工作和培训经费的具体落实;张玉彬工作室负责组建专家团队,设计教研活动,布置学习任务,安排指导教师,全程跟踪、督促、指导“种子教师”团队成员的学习和发展;实施周期为三年。

    北滘镇教育局根据全镇16所公办学校的推荐,在90名候选人中择优选拔了36名“种子教师”,涉及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中学语文、數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师。人员确定后,北滘镇教育局与张玉彬工作室共同制订了“种子教师”培育方案,并为“种子教师”配备了相应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担负五大职责:与“种子教师”通过网络共同交流课堂教学与教育科研经验和体会;指导“种子教师”上公开课;向“种子教师”推荐教育教学改革文章和教育教学专著;阅读“种子教师”的教育教学随笔和教育教学论文,并提出意见与建议;带领“种子教师”去深圳跟岗学习。通过网上研修、研讨课、说课比赛、同课异构、跟岗学习、读书分享、课题沙龙、学科研讨等系统性、立体式、多元化的研修学习,促进了“种子教师”教育理念的发展和教学教研能力的提高。

    二、实施策略

    1.目标明确,制度健全

    北滘镇教育局高度重视“种子教师”的培育工作,与张玉彬工作室共同制订了“‘种子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种子教师团队组织架构”“‘种子教师研修任务”“‘种子教师积分考核方案”“‘种子教师奖励机制”等,明确落实了“种子教师”培训模式和奖励方式,确保了研修工作有规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

    “种子教师”的研修任务包括以下八个方面。一是按要求完成三年的职业发展规划。二是坚持撰写教育教学随笔,以教育教学反思为主,以经验总结、学习体会、活动感悟等为辅,逐渐养成每天撰写教育教学随笔的习惯。并要求教师每周至少写4篇教育教学随笔,每周至少给指导教师1篇随笔请其阅读,指导教师读完后要写上意见和建议。三是自觉阅读教育教学著作或自主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每年至少读完两本指导教师团队指定的教学专著,并写出读书笔记或感悟。四是每年至少上1节学校、镇、区、市、省或工作坊组织的公开课。五是建立“种子教师”联盟交流平台,要求每位成员完成个人教育教学博客的写作,并利用网络与大家分享教育教学感悟和体会。六是每年至少完成1篇课堂教学论文的撰写,并向正式的教育教学刊物投稿。七是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和课题研究,即鼓励“种子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并作学术讲座或报告。八是积极参加各类教学比赛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或竞赛活动。

    指导团队建立了“种子教师”积分考核制度,对“种子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进行定期的客观记录与科学评价。通过量化考核制度,“种子教师”不仅知道了自己的成绩,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进而对自己的成长过程进行深入反思,实现了“种子教师”评价由鉴定性向激励性、由终结性向过程性的转变。

    在“种子教师”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对于研修任务完成较好的教师,教育局将优先安排他们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国内外教育考察、培训活动,优先推荐区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等的评审,将其优先作为镇教育局和学校选拔优秀管理人才的重要参考对象,同时对表现突出的“种子教师”还给予1000~5000元的物质奖励。

    2.多措并举,提升效能

    (1)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种子教师”走进了全国课改前沿阵地的深圳跟岗学习,与张玉彬工作室成员共同切磋教育教学事宜。在这一过程中,“种子教师”感受到深圳云顶学校的“阳光·儒雅·精致”、益田小学“多元的视角,灵动的课堂”、益强小学“流淌的绿色,放飞的心灵”等先进的办学理念,还近距离、面对面地与深圳市年度优秀教师进行了交流。优秀教师们的教育智慧与情怀深深地吸引着“种子教师”,就如塔尖明灯,指引着“种子教师”奋力前行。

    如果说外派学习是“仰望星空”的话,那么教学反思与实践就是“脚踏实地”。张玉彬工作室和“种子教师”团队都强调教学反思和实践,每位“种子教师”每年都会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做“微讲座”或上展示课,并撰写教学反思。通过这样的压担子、给任务,促使“种子教师”与时俱进,将最新的课改理念加以内化,并运用最新的教学方法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2)分享联动,聚焦课堂

    除了让“种子教师”练好内功,北滘镇教育局和张玉彬工作室还为“种子教师”搭建了展示和成长的平台。通过听课、评课、研课、磨课等活动进行课改实践研究,聚焦并优化课堂教学,两年多来,开展了一系列课堂研讨活动。例如,2016年5月6日,张玉彬工作室分别前往北滘镇16所公办中小学进行调研,与一线教师进行交流,并给他们作学科教学小讲座;2017年3月10日,“种子教师”公开课展示暨首届“种子教师”课堂教学论坛活动顺利开展;2018年3月28日,“种子教师”团队与张玉彬工作室面向顺德区进行了“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等等。

    (3)研究反思,教研引领

    要想让教师自觉修正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就必须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2017年5月18日下午,张玉彬工作室与“种子教师”团队进行了小课题研讨交流活动。在活动中,两个团队的教师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讨,如“怎样处理小课题的‘精小与‘实用性之间的关系”等。大家立足教学、立足课堂,积极互动,对自己在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就教育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进行交流是指导教师团队和“种子教师”团队的日常交流事项,在两年多时间里,团队成员平均每人完成了5篇以上的教育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文章的撰写和课题的研究,促进了两地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深度思考和研究能力的提升。其中,曾雯、覃龙飞主持的课题分别获得佛山市和顺德区教学改革成果奖,温洁玲获全国教育科研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李紫梅、刘仲轩分别获得顺德区中小学教师科研综合素养竞赛活动一等奖。

    (4)阅读思考,奠定基石

    阅读的深度奠定人生的高度。要想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站得更高、走得更远,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名师,就必须勤于阅读。指导教师团队每年都会给“种子教师”推荐阅读书目,并组织开展读书心得分享活动。“种子教师”上交给指导教师团队的读书感悟文档必须包括三个部分,即概要、摘抄和感悟。其中,感悟一定要和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它是通过阅读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对未来的教育教学进行展望。2018年1月10日,张玉彬工作室的蒋秀华老师的微讲座“教师的阅读、实践和写作”让“种子教师”获益匪浅,使他们体会到了阅读的魅力和对教师成长的作用。

    在阅读与分享《回归常识做教育》《倾听着的教育》《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等图书的过程中,“种子教师”充分感受到了教育工作的多元和深邃,深感教育之路需上下而求索。

    三、研培成效

    張玉彬工作室和北滘镇“种子教师”团队全方位的“研培一体”活动,使两个团队的教师职业道德、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新课程理论与实践、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

    在北滘镇深化课改的浪潮中,“种子教师”率先开展教学展示活动,开展了教育教学专题讲座或研讨活动,指导、引领更多的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及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实践,形成了一种“互帮互学”“传、帮、带”的教学研究气氛。这使“种子教师”及其课堂教学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在每一节课例中,“种子教师”在放手让学生学、让学生内化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学习策略、技术和方法,保证了教学效力的提高。

    经过努力,“种子教师”在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和评比中获得了显著成绩:获得镇级及以上奖项(含荣誉)的有723人次,其中有35人次获得国家级奖项,74人次获得省级奖项,125人次获得市级奖项,235人次获得区级奖项,54人次获得镇级奖励。

    从2016年到2019年,北滘工作坊一直与深圳市张玉彬工作室携手并进,共同成长。到2019年底将培育期满,届时“种子教师”一定会发生惊人的蜕变。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