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 共鸣 共振 共举
张世彬
【摘要】以《唐宫夜宴》为代表的河南春晚及元宵晚会的“出圈”走红,在传播场域和文化语境里值得总结反思。节目创新需要共情的方法与能力;艺术的共情引发传播的共鸣;传播的共鸣源于思想的共振;文化传承需要同心共举。
【关键词】共情;共鸣;共振;共举
“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这句话正在网络盛传。丰腴雍容中的雅致,正是盛唐女性所独有的。社会的繁荣,绽开在那些花样面容上,流光溢彩,令人沉醉。在一些保存至今较为完整的唐代女俑上,我们可以看出,唐代女性化妆是浓艳、大胆、奢华且标新立异的。而如今,以唐代女俑为主要意象的电视文艺节目成为舆论热议的中心。
以《唐宫夜宴》为代表的牛年河南春晚的闪亮登场,引爆网络,延续到元宵晚会,热度不减。一时间犹如在传播场域和文化语境里掀起一阵热潮,成为一种现象。一档文艺节目或一部影视作品的火爆不是新鲜事。但是,在春节期间,一个省级广播电视台的春晚能够在全国引起相当的关注,一批国家级媒体能够一再地对其报道点赞,省级领导主持召开专门研讨会予以肯定和表彰,众多网民刷屏和转发,甚至一些小区物业都学会了蹭热点,用《唐宫夜宴》的人物造型在公众号里给居民拜年……这些现象却很不平凡。截至2021年2月17日,河南春晚全网点击量30亿次,斩获4个全国热搜,在日活4亿的抖音连续4天占据热门榜,B站开屏页推荐,多次拿下榜单第一,这就是所谓的顶级流量。这个现象,一度被称为“出圈”。据说,出圈是说某个明星、某个事件走红的热度不仅在自己固定的粉丝圈中传播,还被更多圈外的路人所知晓。简而言之就是知名度高了、火了、路人皆知了,我们称之为出圈了。
也许,一个省级春晚最多本应在省内引起相应的传播效应,但是很显然,以新华社为代表的国家级媒体对晚会和节目的热议褒奖,已经超出了习惯上的传播圈。《不迎合、不媚俗,当潮不让你最中!》,这个标题也许是出圈最早的标志。新华社的溢美之词,已经在“文化自信的回归、東方文明的重塑”层次上,引申到“民族复兴的精神纽带,通往未来的文明密码”。一个节目蕴含着这样的价值考量,一台晚会承载起这样的意义担当,似乎让人始料未及。从这种非同寻常的意义解读中,我们不仅理解了艺术创作背后的价值考量,也要反思文化传播过程中的规律和方向。
出圈过后,我们需要想一想,这种热效应的背后,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如何找准热点背后的关键因素,将热效应推向更远、更深、更广?如何把握规律,在更高层面扩大效应、引领创新、促进发展?我认为,启示有四:共情、共鸣、共振、共举。
一、关于节目创新——共情
节目的创新需要创作者的共情。在宣传领域,广大的新闻和文艺工作者天天讲的重点就是创新,难点也是创新。如何在艺术创作中出新、出位、出奇?如何在节目创新中找到方向、抓取灵感、焕发光彩?共情,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能力。
如今很多人在讲共情,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换位思考的问题。共情(EMPATHY)来源于心理学领域,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②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认为良好的咨询与治疗关系本身就具有心理治疗的功能,而共情是建立良好的心理咨询关系的充分必要条件之一。在与他人交流时,能进入到对方的精神境界,感受到对方的内心世界,能将心比心地体验对方的感受,并对其感情作出恰当的反应。这种细致入微的心理观照和情感体验,在艺术创作中非常重要,它是灵感的源泉,也是创作的关键。
再厚重的历史,都是人创造和见证的。共情的对象自然首先是作品中的人。如何分析唐俑宫女的形象呢?唐代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唐代女子对于化妆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敷粉、抹胭脂、画黛眉、贴花钿、贴面靥、描斜红、涂唇脂……每一个细节都在妆容中体现出来。从女俑整体服饰来看,其上半身穿着的红色短袖在绿色紧身长衫外,这种穿法在当今社会也有,这些服饰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思想的开明以及时尚的开放,是唐代女性表现自身美的勇敢精神的体现。这种上衣下裙的“唐装”,是对古代服装的继承、发展和完善。在此基础上,自信开放的时代风尚和乐观洒脱的精神面貌便赋予了人物鲜活的色彩。
“工作对象问题,就是文艺作品给谁看的问题。”(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创作的目的是感染人、鼓舞人、激励人、引导人。共情的对象当然也包括传播的对象。当代社会的信息传播优势助推了人们的见多识广,欣赏品位越来越高,创作难度自然也越来越大。传播的门槛低了,但审美的门槛高了。《唐宫夜宴》几个月前曾在中国古典舞的高级奖项“荷花奖”上亮相。这征服的是专家评委,而如何在舞蹈艺术家们的舞台艺术基础上继续创作出让电视观众和网络受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则要与观众做好共情化处理。在此过程中,导演通过选取古典文化中的几个节点:三彩乐俑的造型、调皮的侍女、会说话的文物进行演绎放大,用生动的创意、精妙的听觉视觉来进行编排和呈现。这就让人们获得了感官愉悦与共情,同时追根溯源产生心灵的呼应。共情,让观众体会到了艺术中的真实性,从而让传统文化在流量时代也能够获得人们的青睐。
其实,我们常说的“四力”与“共情”有着非常密切的契合。“四力,既是构成本领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本领能力的方法路径”。③要想具备共情的意识与能力,“四力”是根本。“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这都不是枯燥的口号。把实践和基层当作课堂,把博物馆和文物当作活的教材,把网络和网民当作舞台和对象。
这里,把艺术创新与互联网的技术体系做一下有趣对比,重新认识一下我们常说的“四力”。做好宣传工作——
前提在于脚力。就是要行走在广阔天地和各行各业,勤于沟通、勤于交流、勤于学习,相当于连接艺术创作的接入端口和光纤通道。在办公室里、在书房里是无法真正达到创作境界的。电视导演是无法完成舞台导演的舞蹈设计的,同理,舞台导演如果不能完成对文物的近距离揣摩和调研学习,也不会凭空想象出规律多彩的舞剧空间。
基础在于眼力。增强眼力,就是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辨别,相当于数据库的前端采集,智能的网络传感器。距离近了,还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要用多维的视角、多重的手段去记录和发现。
核心在于脑力。就是要独立思考、善于分析、善于总结、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相当于高性能的CPU(中央处理器)。在节目策划中,脑力体现你的站位、格局和思维。唐俑、文物、博物馆、中原文化、黄河文化、人文精神、国家战略,这种从点的细节呈现到面的宏观驾驭,从意象的生动表现到思想的深度表达,无不考验着脑力。正如CPU的迭代日新月异,脑力的进化也必须与时俱进。
关键在于笔力。讲述的能力、表达的方式、呈现的水平,对于传媒人个体是这样,对于媒体更是这样。它相当于强大的软件系统,它既包含了实体操作系统,还包含人力资源、体系化的管理系统。
如果说,我们看到的以《唐宫夜宴》为代表的河南春晚及《元宵奇妙夜》晚会,是强大的软件系统所创造呈现的艺术效果,那么很显然,支撑这一切的还包含CPU、传感器和光纤端口。
二、关于融媒传播——共鸣
艺术的共情引发传播的共鸣。融媒体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媒体平台和网络通道的融合,一个重要趋势是移动互联优先,这是传播的基础条件。在河南春晚爆红的过程中,网络传播显然起到了主力军作用。在传播方式上,大屏端高密度、高频次播出,移动端与快手深度合作,将晚会剪辑提炼,以鲜活灵动的网络语言广泛传播于微博、快手、抖音、B站、头条、大象客户端等多平台。主动宣发也激活了社交网络平台,大家口碑相传、相互转发,评论、话题不断延伸——从节目到晚会,从传播到传承,从文艺到文化,从意识形态到产业发展,从河南到全国,从文物到情感、到民俗、到美食……引起了广泛而深度的共鸣。
这便是“四全媒体”的生动诠释。全程媒体——从《唐宫夜宴》热点的发生持续到现在,与它相关的节目和话题,无时无刻不处在传播的链条中,随时都可以变成一个公众信息,而且还会持续发酵延伸。全息媒体——传播的呈现形式愈加多元,节目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现代科技的手法呈现,深厚广博的黄河文化与炫目精彩的电脑特效完美融合。在网络传播中,图文、视频、表情包等,带给受众的体验丰富多元。全员媒体,每一位受众同时是媒体,专业媒体、自媒体、视频网站、社交平台上面,有发自内心盛赞出彩的普通网民,有高屋建瓴深度剖析的文化人,大家形成了一个互动的强大舆论场。全效媒体,在用户画像的时代,大数据清楚地知道受众在哪儿,传播更精准、更有效率。
共鸣是我们的希望和目标。而进一步思考,在共鸣的方阵中,有多少主流媒体自己平台上的声音?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当前的不足,比如传播力问题。一方面,人在哪儿,阵地就在哪儿;流量在哪儿,阵地就在哪儿,所以我们开放合作、广泛携手。另一方面,有阵无地,何谈阵地?我们也知道,大屏不如小屏,流量多在网络。那么我们自己在小屏、在网络上到底有多少属于我们的地盘?在热效应的组成当中,有多少是属于主流媒体自己的流量支撑?如何完成我们的计划增量?仅靠“内容为王”的生产是否够?即便一些国家级媒体,也时常庆祝自己在某网络短视频平台的粉丝量,这喜中有多少忧呢?这当然是一个共性的问题,也是一个时期以来,新闻界同行们关注的问题。优质的内容创作者,不能是我们唯一的目标,优质平台的拥有者,主要流量的引领者,甚至更重要。
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网络平台是深度应用大数据的优秀企业,在这方面,广电媒体一方面要善于借势借力,一方面还要不断强化自身的平台科技含量。我们目前用数字化的方式生产节目的能力提高很快,但是在传播方式上,如何准确到达终端受众并建立黏性,是关键环节。笔者认为,以数字化的方式聚合信息、组织生产,以传播逻辑挖掘价值、提供服务、延伸产业,以大数据分析助力生产和传播,建立属于主流媒体自身的强大传播力平台,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同时以开放的网络思维,聚集、吸引海量的优质内容创作者,也应当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三、关于媒体改革——共振
传播的共鸣源于体系的共振。河南广电在近几年的改革中,正是围绕着传统媒体的体系化升级做足了功课,才会使亮点的出现成为必然。承担2021年春晚和元宵晚会的部门是河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营销策划中心。正是由于以产业为导向,对文艺创作、演艺、视频、技术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才激发了活力,挖掘了潜力,大大提高了实力。有了实力,影响力、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才有了物质基础和人力保障。
目前河南广播电视台正处于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在积极探索以技术为引领,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新技术、新业态的跨界融合的发展模式,努力建设以大象客户端为核心、以县域融媒省级平台为基础贯通省市县的新型传播体系,以大象云平台、云媒中心为中枢的软件开发、技术应用、生产管理体系,构建5G时代河南广播电视台“一端一中心、一云一平台”的全新发展格局。
当前的广电行业,正在和所有的新闻传播业一样,经历着脱胎换骨般的升级蜕变。从思维到行动的体系共振,决定着方向,决定着效益,决定着前途。媒体共振,是艺术共情和传播共鸣的基础与保障。
四、关于文化强省——共举
从春晚出圈到中原出彩,需要的是同心共举。以《唐宫夜宴》为代表的河南春晚及元宵晚会宛若一滴晶莹透亮的露珠,它的出圈、出彩,折射着时代的光芒,激励着与时代同行的每一个人。“河南春晚之所以广受赞誉,其支撑点是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出彩河南的精神风貌”。河南广播电视台领导表示,作为河南省的省属主流媒体,河南广电始终把讲好“黄河故事”作为内容生产的第一要务来抓。其中,体现的是政治家办台的理念。围绕这一大背景,导演组为2021年河南春晚确定了“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在传承基础上不断创新”的总基调,立足兼收并蓄五千年文明的黄河文化进行内容创作。
在牛年春晚及元宵晚会热议的背后,尤其让河南广电人感到振奋的是,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对大家的鼓励和希望。在2021年2月18日省委宣传部的调研会议上,王国生表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开局“十四五”、开启新征程的关键之年,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决扛牢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高质量推动文化强省建设。要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不断挖掘优秀历史文化的精神内核和时代价值,进一步提升黄河文化影响力凝聚力,让文化资源成为发展动力源、文化魅力成为河南竞争力。这便是我们努力的大方向。黄河文明符号,古典文化元素,古今辉映的表现形式,就要在这样的方向中去追寻和创作。古典文化现代表达,厚重文化轻松表达,抽象文化形象表达。如此,才能文道多助,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正是在这样的指引下,新闻宣传系统、文化旅游系统以及各行各业的社会公众,才会形成更深度的文化自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文艺创作、文化传承才更需要同心共举。
注 释:
①“鬓云欲度香腮雪”出自唐代温庭筠的《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
②“共情”概念解释出自《百度百科》。
③“四力,既是构成本领能力的重要內容,也是提升本领能力的方法路径。”出自2018年9月3日《人民日报》评论。
(作者为河南广播电视台播音指导)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