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安全教育课实施现状及改进策略
黄耀学
安全教育課是中小学实施安全教育的主要渠道,加强安全教育课教学是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措施。自教育部出台《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以来,中小学安全教育逐步实现了课程化,增强了规范性。但在这看似形势一片大好的背后,却很少有人真正关注安全教育课的教学成效。事实上,中小学安全教育课教学不落实、教学效率低下的情况依然严重,提高安全教育课教学成效已成为中小学安全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透视中小学安全教育课存在的问题
纵观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笔者认为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师专业素养不高
目前,中小学安全教育课主要由班主任、学校行政干部或其他学科教师兼任,专职教师很少。即便少数学校配有专职教师,也是因为各种原因转换专业而来的,普遍存在专业素养不高的问题。在国培、省培及市县校安排的教师培训项目中,针对安全教育课教师的内容比较少。安全教育课教师参加培训和研修的机会不多,职后能力提升也十分困难。
2.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
2015年以前,中小学安全教育课没有统一教材。2015年,四川省开始使用川教版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科书《生命·生态·安全》,使安全教育课教学有了课本依据。但该门课程要将生命教育、健康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等近10个专题融为一体,内容较宽泛,在编排上也无法充分考虑不同地区、时节等实际情况。如果只按照教材教学,效果恐怕难以达到理想状态。
3.教学方法和手段不优
中小学安全教育课教学研究比较薄弱,教研机构和学校都很少安排专门针对安全教育课的教研活动,就连集体备课活动也很少组织。部分安全教育课教师不重视教法研究和学法指导,基本采取说教式、满堂灌的方法教学,导致学生缺乏参与和体验。尽管多数学校的“三通两平台”建设已基本到位,但由于一些教师怕麻烦,很少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使信息技术与安全教育课远未实现深度融合。
4.教学常规管理不到位
受传统学科课程观念的影响,部分学校和教师视安全教育课为“豆芽学科”,思想上不够重视,忽视对安全课教学常规的监管,导致安全教育课时常被语文、数学等“主科”课程挤占。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对安全工作的过程性检查,往往更多注重隐患排查整治,较少关注安全教育课的教学成效,也很少深入课堂实地查看教学落实情况。
二、中小学安全教育课问题成因分析
导致中小学安全教育课教学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顶层设计有缺失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国家政策有待完善。一是安全教育课教师供给的源头缺失。目前,师范院校普遍没有开设安全教育专业,而非师范院校开设的安全专业更多是以生产领域为研究方向。因此,中小学校在招聘安全教育教师时,无法招到安全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二是安全教育课的教师职务晋升存在困难。在中小学教师职称学科系列中没有专门设置安全教育学科,而是将其纳入地方课程系列。学校在设岗过程中,往往也因为安全教育学科教师数量太少而不作考虑,致使安全教育课教师评职无望、晋升困难。在课程建设方面,迄今为止,国家和各省都没有制定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导致安全教育课程建设依据不够充分。
2.中观管理有缺位
尽管《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方案(2015年修订)》明确了《生命·生态·安全》课程为必修课程,但由于该课程的实施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缺乏对该课程进行管理的认识和经验,在教师队伍配备和培训、教学研究和教学指导等方面落实不到位。县级教研、师训机构和多数学校都没有设置安全教育课的教研组织和人员,教研网络的不健全导致安全教育课缺乏教研氛围,相关教师缺乏展示、交流和竞争的平台,只把该课程的教学当成简单劳动。
3.微观执行有差距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中,安全教育课通常是“开齐”容易“上足”难。部分学校和教师常常为提高语文、数学等升学科目的成绩,而千方百计地挤占安全教育课的教学时间。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日常教学检查更多地关注课表上是否“开齐”,教学资料是否齐备,而对课堂教学的督查不够。教育督导机构也未将安全教育课列入质量监测范畴,而且对于安全教育课教学的评价方式单一,远未形成多元化的评价格局。
三、提升中小学安全教育课教学成效的对策
为了提升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的教学成效,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综合施策,不仅要“开齐”安全教育课,还要确保“上足”,进而“上好”。
1.注重专业提升,着力优化师资队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从长远看,建议国家在改革师范教育的进程中,统筹考虑安全教育课师资的培养问题。从当前来看,要充分依靠教育主管部门和各中小学,落实好安全教育课教师的配备和培训。一是规范岗位设置。中小学应专门设置安全教育课教学岗位,选聘有安全教育经验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尽量让教师“专”起来。二是强化师资培训。把安全教育课的教师培训纳入“国培”“省培”计划范畴,强化规范性培训;依托市县两级教师培训机构,开展安全教育课教师全员培训;鼓励学校创造条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校本培训。三是用活校外资源。通过校外选聘、志愿者服务等方式,引入校外安全教育师资。如加强与公安、消防等系统的干警和社区志愿者的合作,聘请他们定期到学校为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或为教师作培训。
2.完善课程体系,着力优化教学内容
加强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程建设,应重点突出提升课程地位和优化教学内容两方面。在提升课程地位上,建议把安全教育课上升为国家课程,即便作为地方课程,也应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相应地,要制定课程标准、课时计划等,明确规定在不同学段的最低课时。在优化教学内容上,应通过优化地方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增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以四川省为例,既要落实地方课程《生命·生态·安全》的教学要求,又要强化专题教育,以提高安全教育课的教学实效。可通过对《生命·生态·安全》教材进行适当“删减、增补”,优化教学内容。有条件的学校,还可编写区域或校本教材,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如宜宾市翠屏区教育局近几年开发并编写了《交通安全》《预防溺水》等近10门区域课程及教材,对《生命·生态·安全》教材进行了补充。特别是区域课程开课时间的确定结合了同类安全事故多发时节、区域安全环境等因素,实现了安全教育与事故预防的有机结合。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发“讲安全故事,唱安全歌曲,编安全童谣,做安全体操”等校本活动课程,以丰富教育内容,活跃教育形式。
3.加强教学研究,着力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研究既是优化教学过程的可靠保证,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研、师培机构应当内设安全教育课教研室(组),并配备专职人员。建立由县域内有安全教育经验的教师组成安全教育课中心教研组,各片区对应成立安全教育课研修联组,各学校组建安全教育课教研组,构建起“县—片区—学校”三级教研网络。要以课堂为中心,以研磨教学方法为重点开展教研活动。应特别重视抓好集体备课,促进安全教育课教师人人上合格课。采取名师带徒、同课异构、课题研究、案例解剖和教学反思等多种形式,引导教师关注课堂、研究教学。广泛开展教学交流合作,因为“对于普通教师来说,他们最需要的是有能够仰望天空,聆听窗外声音的机会[1]”。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网络研修等方式,为广大安全教育课教师营造交流合作的环境;组织开展教学竞赛,让安全教育课教师有展示的机会。应将线下研修与线上研修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安全教育课资源建设,特别要将安全优质课纳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选拔范围,促进安全教育课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4.强化检查督促,着力优化常规管理
严格常规管理是提高安全教育课教学成效的重要措施。教学常规管理涉及教学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评价等诸多方面,就安全教育课的教学现状来看,重点是要通过检查督促,把安全教育课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要严守“开齐上足”底线,杜绝挤占安全教育课时间的行为。学校在教学过程管理中要加强督促检查,教育行政部门在开展安全工作检查中也应把安全教育课的教学情况列入必查内容。常规检查中不能只看资料,还应随机深入课堂,结合听课检查教学落实情况。将安全意识、认知水平和自护能力作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纳入教育质量监测范畴。强化督导评估,将安全教育课实施情况作为中小学安全工作专项督导的重要内容。强化评价结果的运用,将安全教育课教学监测结果与教师教学业绩和学校安全工作评估挂钩,引导教师和学校重视学生安全意识培养和能力提升。在安全工作考核中,对安全教育课程被挤占、教学不落实的现象进行严肃处理。
参考文献
[1]毛家英.在“小圈子”里实现“大成长”[J].人民教育,2018(2):24-26.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