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短视频的“后台”可视化策略研究
郭琪
【摘? ? 要】本文以梅洛维茨的情境理论为出发点,通过对“康辉VLOG”中的“后台”可视化策略进行梳理,以及对央视新闻官方微博下的相关评论进行内容分析,探究新媒介情境中传受关系的演变,并总结时政新闻短视频传播中的“后台”可视化策略及可行性。
【关键词】媒介情景论;时政新闻短视频;后台可视化;康辉VLOG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山西传媒学院校级青年基金项目“智媒时代信息异化及控制策略研究”(2020047)的阶段性成果。
电子媒介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情境,并使得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角色发生改变。美国学者梅洛维茨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一书中,将戈夫曼关于社会情境中“前后台”的划分方法引入到媒介研究中,他认为,新媒介的出现创造了新的社会信息系统,原本各不相同的社会情境出现融合,情境之间的分界线移动甚至消失,原本属于“后台”的私下行为转而公开,基于此,电子媒介情境被进一步细分为“前前台”“中台”和“深后台”。新出现的“中台”是“前台”和“后台”的中间过渡区,电子媒介情境下,公开的“后台”内容转化成为“中台”的组成部分,例如新闻人物通过微博公开展示自己的幕后工作花絮就属于典型的“中臺”行为,这种公开是有选择性的,并非完全的公开,那些没有被公开的“后台”便被置入了“深后台”,更加隐蔽而不易被察觉。从这一理论视角出发,研究者发现,在新媒介情境下,新闻生产、新闻机构、新闻文本、新闻话语等原本属于“后台”的内容通过网络平台、自媒体账号等逐渐由“后台”走向“前台”和“中台”,新闻业的“可视化”程度大大提高。开放化、参与式的互联网环境促成了新闻业“后台”的开放化趋势,受众对新闻生产、新闻话语的参与程度和自觉意识都大大提高,这是一种技术赋权。然而也有理性的研究者指出,媒体向受众开放的只是梅洛维茨提到的“中台”,是由媒体选择性公开的部分“后台”,并且由于更加隐蔽化的“深后台”的存在,媒介的主动权仍然掌握在媒体手中。
一、“康辉VLOG”中的“后台”可视化策略
2019年11月9日到15日,央视新闻通过微博官方账号以及哔哩哔哩等平台发布了《大国外交最前线》系列短视频,内容为央视主播康辉随行采访报道习近平主席于11月10日到15日出访希腊、巴西时录制的新闻短视频,一共7条,时长均在2分钟左右,被称为“康辉VLOG”。由于采用了年轻人喜闻乐见的Vlog形式,并且通过自拍这一亲民化的新闻展现方式,在前后一周的时间内多次登上微博话题热搜榜,累计获得282万次点赞。本文选择“康辉的VLOG”(下文简称“康”)作为个案分析对象,一方面是因为这7条Vlog中有对新闻部分“后台”的公开展示,契合主题;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微博上获得了大量评论和回复,为本研究中对受众态度的解读提供了支持。
在此次习近平主席出访希腊、巴西的央视新闻报道中,《新闻联播》和央视新闻频道进行的时政报道属于“前台”,而微博发布的“康”则属于“中台”,其公开展示了在“前台”看不到的,原本属于“后台”的内容。“康”中通过公开“后台”来建构“中台”的手段主要有三种:
(一)新闻生产“后台”的可视化
在Vlog中,康辉公开了新闻“后台”的环境,如央视总部内部环境、机场的媒体区、采访车、排队安检才能进入的采访区等;新闻报道工作需要的装备,如话筒、出国访问的护照、用了20年的行李箱、“秘密武器”补光灯、简陋的新闻配音间等;新闻报道的相关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等。此外,视频中还多次把镜头给到幕后的摄影师、媒体记者们,在结尾处,让随访记者团集体亮相,把新闻工作者们放在“中台”进行公开。
(二)新闻事件“后台”的可视化
在领导人出访这类时政题材报道中,《新闻联播》即“前台”中展示的是最工整、庄严的画面。而在“康”中,通过手机镜头,希腊政府和巴西政府在机场对习近平主席专机的接机准备、希腊总统欢迎仪式前的演练、希腊工作人员的检查、比雷埃夫斯港早早列队等候的中外员工、对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会场的提前踩点参观等受众在传统新闻中难得一见的场景都跃然眼前。
(三)新闻话语“后台”的可视化
长期以来,央视新闻报道由于肩负着权威信息发布以及党和人民喉舌的重要任务,因此新闻多采用严肃庄重的话语体系。而在“康”中,“出趟远门儿”“秘密武器”“Vlog,这次的发音对了吗?”“做记者要有点耐心”“自拍菜鸟”“没问题”“点赞”等口语化、聊天式的话语比比皆是。这些原本属于“后台”的接地气的话语体系被用来进行新闻报道,让人耳目一新,倍感亲切,打破了受众对时政类新闻话语枯燥、单调的刻板印象。
在新媒介情境下,“中台”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受众获得技术赋权,拥有更多的话语空间;另一方面是为了应对新媒体的挑战,传统新闻机构会作出部分权力让渡,选择性公开部分新闻“后台”,增强与受众的互动。
二、微博评论中受众对“后台”可视化的解读
除了“康”中直接对新闻报道“后台”内容的公开展示,央视新闻、大国外交最前线等官方微博对“康”的发布也构成了“后台”可视化的一部分,微博内容和Vlog内容结合,为受众设置议程,吸引和“邀请”微博受众通过评论参与到“央视通过Vlog进行新闻报道”这一话题讨论中。
央视新闻自11月9日在微博发布“康”后,截至12月15日,7个Vlog累计获得点赞282万次,获得网友评论87740条,受话题新鲜性的影响,前3个Vlog获得的点赞数和评论量远远超过后面4个。为了便于统计分析,本文从央视新闻发布的前三条“康”的微博评论区筛选出评论获点赞数大于50的微博评论,最终得到研究样本119个。本文对央视新闻“康”微博下网友评论的内容分析主要考察受众对媒体编码内容的解读。参照霍尔对解码模式的分类,本文将受众解读分为正向解读、反向解读、协商解读和不解读。针对新闻“后台”的公开展示,正向解读指褒奖或肯定,反向解读指不满或否定,协商解读指对其中一部分肯定而否定另一部分,不解读指评论仍围绕话题但与新闻内容关系不大。按照这四种解读方式对微博评论的119个研究样本进行内容分析,以期发现新媒介情境中的传受关系规律。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点赞数和回复数是指在微博评论区出现的针对评论内容(不是微博本身)的点赞数和回复数。
从内容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第一,大部分受众都对“康”进行了正向解读,在3条微博的评论统计中,正向解读的在评论数、点赞数和评论回复数上都遥遥领先,占总评论数的74%。第二,反向解读的评论数最少,合计只有4则,但获得的点赞数和回复数却不是最少的,说明持反对意见的受众很少愿意公开表态,但却愿意通过匿名的方式支持提出反对意见者。第三,协商解读的评论数也不多,合计只有5则,比反向解读多,但获得的点赞数和回复数却是最少的,说明微博受众更愿意支持立场鲜明的评论,对协商解读的接受度较低。第四,不解读的评论数占总样本量的18.5%,远远高于反向解读和协商解读,获得的点赞数和回复数也均位列同类第二,从内容来看,不解读的评论内容虽然与Vlog内容本身无关,但往往因为评论内容有趣或引发了其他受众的共鸣而获得较多支持。
现通过评论内容具体分析微博受众对三种不同“后台”可视化策略的解读。
(一)对新闻生产“后台”可视化的解读:诉诸好奇心
“康”通过对新闻“后台”的可视化处理,在不影响自身职业身份的前提下,把原本属于幕后的元素公开展示给网友,因为足够“新鲜”且“少见”,满足了受众对新闻生产和新闻工作的好奇心理,在第一条短视频发布当天就登上了微博热搜榜。对新闻生产“后台”公开的正向解读获得的点赞数和评论数较高,微博评论“原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那么朴素,地板和天花板都是破的”获得6万次点赞和1100条回复,足见引发的共鸣之广,还有“形式有趣,让更多人了解新闻工作者日常”“谁又能想到新闻联播的配音是用枕头夹着话筒来录制的”等都表明,公开新闻生产的“后台”满足了受众的信息需求和兴趣,并且获得受众的支持和鼓励,仅评论“这种Vlog以后一定要多来点”就获得3万次点赞和332条回复。
(二)对新闻事件“后台”可视化的解读:亲民化视角
通过非正式镜头让受众看到了严肃的时政报道幕后的情境,这种展示视角亲民且节奏轻松,更易吸引年轻受众视线,也让受众对新闻事件有了更立体的认知。正向解读评论“长这么大第一次近距离看接机”“Vlog里出现习大大,高大上”“让年轻人更容易关注接受国家时事”纷纷肯定了公开新闻事件“后台”所带来的效果,也从侧面印证了年轻受众对于传统新闻联播中严肃的“前台”新闻接受度不高的现状。Vlog手机镜头自拍的视角真实感更强,更容易让人有第一视角和身临其境的感觉,微博评论“四舍五入等于我去了总统府”“有种打入内部的感觉”,这种感受与画面质感和摄影技巧无关,却与新闻传播所使用的媒介有关。手机、Vlog、微博等新媒介创造了新的情境,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
(三)对新闻话语“后台”可视化的解读:对话的想象
针对新闻“后台”的公开展示,正向解读获得的受众解读数量最多。正向解读的评论中“这样的方式播新闻,亲切,大大提高了我看新闻的欲望”获得4万次点赞和387条回复。此外类似“央视走到了人民群众中间”“央视新闻接地气”“为了看Vlog把央视设为特关了”等都是对这种新话语方式的肯定。在第二条Vlog中,康辉公开纠正Vlog的发音,大获好评,广大网友亲切地称呼康辉为“崽崽”“央视boys”等。此外,微博本身作为“后台”可视化的一部分,也积极与网友互动。7条微博中央视新闻共回复网友4次,且回复所使用的话语都十分年轻态,如“这个更新速度还满意不?”“就说你喜不喜欢吧!”等,网友表示“央妈该叫央姐了”。有网友建议康辉使用自拍杆也在第二天被采纳,对此,网友纷纷点赞。尽管如此,也有很多网友建议如“开化妆包”“康辉开微博”“习大大冲镜头打招呼”等是被忽略的,從这个把关标准能够看出受众为传播者成功设置的议程是十分有限的,只有那些符合传播者诉求的话题才会进入议程。
三、时政新闻短视频的“后台”可视化策略分析
“康”通过手机、Vlog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有选择性地公开部分原有的“后台”,借助微博转发、评论、点赞、回复等功能,建构了可视化的“中台”,表面上赋予了受众更多的主动性和自主权,受众也沉浸在“后台”公开的喜悦中,但事实上,议程建构的主动权仍然掌握在传播者手中。基于此,综合考虑专业媒体权威的维护和受众需求的满足,在“后台”可视化过程中要注意这三个原则:
(一)控制“后台”开放尺度,避免越俎代庖
适度开放新闻生产的“后台”可以满足受众的好奇心,比如特殊情况下如何配音、如何补光,在拍摄新闻前有哪些准备工作等,但应以不干扰正常新闻制作流程为前提,尤其不能干扰新闻记者、新闻摄像在分秒必争的新闻现场报道时的工作。
对于新闻事件的“后台”开放应以补充新闻背景信息,介绍新闻周边内容为主要目的,新闻事件的核心信息播报还是要以电视新闻为主要渠道。当前新旧媒体的发展应该呈现并驾齐驱之势,而不应该太过偏向新媒介,把最有价值的新闻内容一股脑地放在新媒体平台上,这样将有损媒体的权威性,且削弱时政新闻的严肃性。
(二)使用“接地气”的话语,增强亲民优势
从微博评论来看,话语风格的转变是受众反响最为热烈的。时政类新闻不一定是枯燥、乏味的,也可以是亲切、有趣的。区别于《新闻联播》的庄重氛围,短视频传播对“后台”的开放本身就是为了吸引人气,增加与受众的互动,使用“接地气”的话语能够瞬间密切传受者之间的关系。此外,借助互联网的交互性,对受众的评论适当进行回复能进一步优化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存在感和参与度,有利于树立媒体在新媒介情境中的亲民形象,并获得受众的支持,以更好地应对新媒介的挑战。要注意的是,“接地气”也要避免“三俗”,切不可为了吸睛而置专业性于不顾。
(三)利用“深后台”,掌握议程建构的主动权
对新闻“后台”的可视化处理,实际上是有选择性地在“中台”披露了新闻生产的一部分幕后元素,而另一部分没有被披露的则被隐蔽化,成为了“深后台”。比如新闻价值的衡量标准、新闻采编(策划、摄像、采访、录音、剪辑、直播)的具体细节、Vlog内容的策划和剪辑、新闻专业主义、对用户数据的搜集等便被隐蔽入“深后台”,看似随意的交流方式背后却是策划团队的精心打磨。尽管新媒介情境下,传受关系趋于平等化,但是新闻机构维护自身职业权威和专业主义的立场不会变,因此,“后台”不可能完全公开,“深后台”也会一直存在。媒体应利用“深后台”的隐蔽性,积极策划互联网受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传播形式,掌握议程建构的主动权。
结语
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的传播情境,进而影响传受关系。一方面,受众通过技术赋权拥有更多话语权,另一方面,为了适应新媒介的挑战,传统新闻机构的转型必然会以部分权力的让渡为代价,而“后台”可视化便是有效的传播策略之一,“康辉VLOG”微博传播大获好评便是一次成功的尝试。面对互联网环境中自媒体新闻和平台媒体新闻的竞争,传统媒体在时政类新闻报道中拥有先天的优势,要把这种优势和新媒介技术相结合,通过在新闻短视频中适度开放新闻生产、新闻事件的“后台”,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同时用接地气的话语,增强传受互动,弥补电视新闻的缺陷,实现新旧媒介的融合发展。新闻“后台”的开放是有选择性的,要控制好尺度,以不损伤新闻行业的权威和专业性为原则,利用隐蔽不易被受众察觉的“深后台”,掌握议程建构的主动权。此外,传统媒体还应分析新媒体用户偏好和需求,匹配更能吸引受众的新闻传播方式,促进新闻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约书亚·梅洛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周葆华.从“后台”到“前台”:新媒体技术环境下新闻业的“可视化”[J].传播与社会学刊(香港),2013(25):35-71.
[3]王斌,李岸东.隐蔽的“深后台”:开放式新闻生产中的传受关系——以《中國青年》对卓伟的报道为个案[J].国际新闻界,2018(04):144-161.
[4]张志安,束开荣.新媒体与新闻生产研究:语境、范式与问题[J].新闻记者,2015(12):29-37.
[5]Katz,E.(2005).Lazarsfelds legacy: the power of limited effects. Personal Influence: The Part Played by People in the Flow of Mass Communication. New Jersey: Transaction Publishers,15-27.
[6]Hall,S.(1980).Encoding/Decoding.Culture,Media, Language: Working Papers in Cultural Studies. London: Hutchinson.117-127.
(作者:山西传媒学院讲师)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