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

    王锦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和中华民族精神血脉,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思想理论指导。大同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最具代表性的社会理想追求。大同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相契合的部分,契合点在于二者在社会理想在追求目标上、分配方式上和人的发展上有着相融相通之处。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是相契合的,确保中国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关键词 大同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 契合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1.354

    大同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分别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理想社会。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马克思主义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思想理论指导。作为对中国社会有着巨大影响的两种思想文化,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阻碍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还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传入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且在不知不觉中取代了我国传统文化。事实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能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用中国人的独特语言、习惯、思想观念来解读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是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的而不是阻碍;反之,也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才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得以传承并且传统文化自身也更加的适应新时代的需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是相契合的,而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相互作用的根本契合点在于大同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追求的终极理想社会,通过对两种理想社会的深度解读和比较,分析两种社会理想的契合之处,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契合问题提供参考。一、大同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契合的基本问题

    大同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显而易见是两种不同的思想文化体系,思想文化的契合它是具有活力与生命力的,契合是一个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过程,是个名词也是动词,两种思想文化的契合,就是这两种思想文化在其内追求上是相融相通的。

    (一)中国传统文化憧憬的大同社会理想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源头活水般的精神动力,它影响着国家的命运、个人的头脑。我国传统文化中最主流的儒家学派,儒家憧憬的理想社会就是大同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概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时就把“求大同”作为重要一点,大同社会理想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是不断丰富发展的。最早这一理想的提出,是在春秋战国,天下不太平之时,就有了大同理想社会思想的萌芽,《礼记·礼运》最早具体描绘了这样的情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西汉以后至第一次鸦片战争前这一期间,一直保持着儒家大同类型的理想。直到近代中国,受中国的危难实际以及近代西方各种思潮的冲击,大同社会理想的内容更具时代性,如康有为《大同书》中的大同社会理想、孙中山的大同之治的社会理想。历史证明,大同社会理想一直在丰富发展,且是古老中国一直向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主要指针。

    (二)马克思主义者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是:“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上的情形已经消失,……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超出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共产主义社会构想的思想有很多,这些构想的根基在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最基本的分配原则是按需分配。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类道德品质高尚;国家、阶级会消亡;分工和脑力体力等等差距会消失;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的社会分工消失,脑力与体力劳动对立消失,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公共所有,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以及所赋予的实践的最终目标,这个目标社会是人类真正的历史开端。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大同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是中国傳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最具标志性的社会理想追求,作为两种思想文化的代表,二者从提出的历史背景到理论都有很大不同,但在其内在本质上是相契合的,也就是有相融相通之处,正因为在本质上相契合,二者才会相互作用。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能从中国人的独特语言、习惯、思想观念来解读马克思主义,如在共产主义思想传入之初,学者们会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社会进行比较,在比较中认同与宣传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实践经验总结,能够不断完善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像大同社会被认为具有“空想性”共产主义社会思想的加入,能够弥补其缺乏的科学性瑕疵。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互作用的过程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是相契合的。二、大同社会与共产主义的契合点

    大同社会理想与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在不同的背景下提出的,存在着千差万别,最大的区别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基础是具有强烈的革命性,而大同社会理想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是维稳的,有人认为二者根本不可比较,从辩证法的角度来说,我认为这两种社会理想是真实存在着很多的联系的,如它们都是为了解决现实社会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必然性。具体来说,这两种社会理想在理想社会的追求目标上都带有公有属性、分配方式之上的理想现象、人的发展方面上有着相融相通之处,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点的具体表现。

    (一)均含公有属性的理想社会追求:天下为公与公有制

    大同社会理想从本质上说是追求“天下为公”的社会。即“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大同社会理想当中的政治理想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目的是全社会讲信友睦,选贤与能是达到目标的手段,最终进入外户而不闭的理想社会状态。“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理想社会中公平正义。“货恶其弃于地也,不藏于己;力恶其不也于身也,不必为己。”表述了理想社会中的真诚友爱。最终的理想社会是所谓的谋必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不闭的大同社会。这些具体的大同社会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公有制的属性,表达的是对私有制的否定。

    马克思、恩格斯来探讨在未来的理想社会中,已经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大生产之间的矛盾,阶级消除、国家已经完全消亡、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者所有,没有剥削和压迫的集体化社会,这时候已然进入了公有制的社会。在达到共产主义后,人民各尽其职,实现真正的平等,人类社会真正的进入到了高级社会,进入高级社会阶段,许多不良的社会现象会开始逐步消失,人们志愿参加各种自己热爱的劳动,以获取自己需要的物质生活的需求。这两种思想同样都是以公有制为基础,都是集体主义,主张天下为公。

    (二)相似的理想社会分配方式:人尽其力、物尽其用与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礼记·礼运》中明确指出,男有分,每个男子都有自己的职业。女有归,妇女都有归宿、能出嫁成家。亲、子、老、壮、幼、矜寡孤独、男和女,包含了社会当中的各个层次;终、用、民、养、分、归都是强调各尽其所能,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才能,强调要尽全力地进行工作劳动,不要一点“多得”的念头。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皆有所养及男有所分,女有所归的思想,都表明了要祛除私心、树立公心的思想,这些都可以归为按需分配这种分配方式的具体措施,为的是达到人尽其力、物尽其用的崇高境界。

    共产主义社会在分配制度上不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劳分配,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需要人类来尽能创造,才能有物质基础按照需求分配物资,这是由于共产主义社会中生产力获得到极大解放,所拥有的物质财富已经能够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劳动已经不再是为了生存的手段,“劳动才是人的第一需要”,共产主义的社会生产将是一种有计划的自觉的生产,人们将组建平等自由的联合体从事社会生产,在共同的生产中产生的结果按照各自的需求所分配。大同社会理想是指出充分利用每个人的能力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也设想要各尽所能,才会进入理想社会。这是二者在社会分配上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相似。

    (三)理想社会中人人充分发展:各有所属与自由全面发展

    大同社会理想着重描绘的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有,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这种大爱、亲密、和谐的社会状况,突出了社会各类弱势主体各有所扶。有别于主流传统的有亲疏的爱,大同社会描绘的是人与人相互关爱,在这样的大爱的道德引导下,人人相互关爱,在大同社会理想中,在生活与情感上都有归属,人人在美好的环境下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无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人与人之间也得以和谐相处,这与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中人的发展有着高度的相似之处。

    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社会将最终消除剥削、社会差别、私有制,工人们不再受到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到时人们可以按需分配,社会关系的建立也是以自由平等为基础的,新型的社会关系会建立起来,也促使人类解放和人性的觉醒。共产主义社会是真正的人类历史的开端,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类真正得到了自由、解放、全面的发展,人类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得以舒放开来,人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人们之间没有了利益的斗争和对抗,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相比于大同社会理想中的具体描述,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则更加凝练,但都表达了人人自由平等发展的思想。

    在内在本质上,中国传统文化中憧憬的大同社会理想与马克思主义者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是相融相通的,是契合的,它们都提出在理想社会里公有是基础、人人皆劳动以及人人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不管是处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人民,还是近现阶段的马克思主义者,不同的历史背景都向往着相似的美好的未来,而且把这种社会生活理想作为共同的信仰。三、确保中国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大同社会与共产主义社會具有兼容性、是相契合的,这印证了二者背后所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是相相融相通的,融通的过程是动态的过程,融通的过程需要确保中国传统文化历久弥新、马克思主义居于指导地位。

    浩浩荡荡的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一脉相承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深深的影响了每一个中国人。从出生开始,就存在于这样的文化环境中,我们无法选择,这也就注定我们的思想会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像大同社会思想对中国人有着强烈的影响。而在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主导中国社会的思想,我们一直朝着共产主义社会的方向前行。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与大同社会理想有着相融想通的部分,它们都是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构想,这二者相通进一步坚定民众的心理,把大同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当作信仰,坚定不移的追寻。即使大同社会理想与共产主义社会理想有着诸多不同,但民众的信仰、对美好未来的畅想坚定构建了民众的社会心理。马克思主义有着自己一套完备的科学的思想体系,具有强大的可行性,共产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可实现的。如果只是单纯的宣传共产主义,振臂高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解放全人类是空洞的,也无法为中国人民接受的,要让人民理解并接受马克思主义,把共产主义当作信仰,就需要从广大人民群众熟悉认可的本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社会理想这一契合点。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它是有瑕疵的,因为它根植于封建社会,带有封建性,而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深深地改变了传统落后愚昧的思想。共产主义社会思想能更好的完善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社会的内涵性质,弥补大同社会思想因其封建背景而产生的缺陷,使之更具实践性、科学性和必然性,让中国传统文化更具时代特色,更具民族气质。

    马克思主义刚刚传入中国的时候,于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的人民,都如空中楼阁般遥不可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两种思想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过程⑩。从毛泽东思想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理论成果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能够相互结合的切实证明。在社会构想上,和谐社会、中国梦思想都是用极具中国特色的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既是升华了的大同社会,又是初级时期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也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是相融相通的。这两种思想文化契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自身要求,中国人解读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就是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国人要接受一种主义,必定是用中国人习惯的方法去接受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思维语言就是基本的方法,接受的过程就是契合的过程,这一过程会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解读马克思主义,就是在为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奠基,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进一步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指导。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是中国传统文化包容性和马克思主义世界性一拍即合的必然性体现,也是在文化特性的视角回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可能,更重要的是二者相契合能够进一步确保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地位。

    作为对中国社会有着巨大影响的两种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对立的,二者存在契合之处,这二者的契合点就是大同社会理想和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中人们追求的终极理想社会。无论是大同社会思想还是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对我们来说,都存在着合理的内核。但也不能将二者简单的相加和叠合。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当去粗取精,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先进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交融,共同服务于服务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人民才真正历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才真正找到了通往理想的大同社会的现实道路,找到了通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共产主义正确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