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合作学习在小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朱舒敏

    【摘 要】

    “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和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现代教育背景下,越来越多地被采用。合作学习这一新形式,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对传统教学形式进行了一定的突破和补充,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实践中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当然,“合作学习”这一教学和学习方式,只有在准备充分、条件合适、组织有序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

    新课标在前言就明确指出现代社会对公民素养的要求,其中提出“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我们反观现实的小学课堂教学实践。传统课堂大多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缺少话语权,对学习不感兴趣,课堂氛围不活跃。而合作学习,是符合新课标提出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的学习策略和方式,有利于推动学生的积极合作探究,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一、合作学习的内涵及价值

    合作学习,是学生以合作共同体为组织形式,分工合作,互助学习,共同完成一个学习任务的学习方式。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合作学习,能让小学生在团结协作的生生关系和良好课堂氛围的滋养下,更好地掌握语文课堂知识。对完成一些富有趣味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合作学习中的学生能展示出平时无法表现的能力。

    现今小学生,在众多成人围着一两个小孩的家庭中备受宠爱,他们把目光看向自己,以自我为出发点,缺少合作的经验和相互之间的体谅。合作学习,因它的组织形式的特点,将若干个学生较紧密地联系起来,荣辱共通,相互协作。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积极表达交流,相互理解,充分发挥自身长处优势,实现在语言整合和表达能力、同理心、合作意识和方法、学会良性竞争、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取得进步,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充分发展的、更完善的人格。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合作学习

    在小学语文课堂实践中,合作学习能否取得好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活动组织者——教师对合作学习理念的理解程度和对合作学习方法的掌握程度。

    1.更新观念,合理运用,不流于形式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方,也倡导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小学生学习经验不充足,学习自觉性有欠缺。因此,合作学习不只是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更需要教师做好合作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在学习进行时的巡视指导和后期的总结,这样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另外。合作学习被广泛利用,不能为了形式而进行活动,要符合实际学习需要,切实进行,不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2.选用合适的组织方式,多种方式相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合作学习形式主要有分组讨论式、合作表演式和小组综合实践式等三种方式。

    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常运用的就是小组讨论式和合作表演式,小组综合实践由于实践性较强,不常运用到。

    小组讨论是指学生按照划分的小组,对一个或者一组议题开展讨论,充分交流。在讨论过后,小组成员将结果进行选择、整合和归纳,将结论与成果在班级中分享、交流。这是小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最常用的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它适用于有些难度和争议性问题的交流,学生思想在交流、碰撞中产生新想法、新观点。

    合作表演的合作学习方式主要运用在分角色朗读、情景表演、口语交际等。这一学习方式下的学生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课堂氛围活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及其行为,内化了应急处理能力,缓和了学习带来的拘束感和紧张感,充分展现自我。

    小组综合实践的合作学习方式,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运用。它一般由教师分配一套任务,按小组进行实践,最后得出结论的一系列过程。这种方式整合了动手、语言表达、思考讨论、问题解决、总结归纳等多方面的内容,学习任务很有些难度,对学生本身的学习、实践能力要求较高,所以运用起来并不容易。

    在日常教学中,由于课文内容、时间和教师课堂教学时精力分配等限制,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方式往往单一。比如,进行了分角色朗读,其他合作学习方式就不太能够充分展开。这限制了课堂上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能力的充分调动,使课堂趋于单一刻板。

    3.合理分組,以团体成绩作评价

    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的基础,一般由同伴(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和班级全体成员合作几种方式组成。通常说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合作学习,大多是把学生分成为几个的学习小组(一般需要提前划分好)合作完成特定的一项或几项学习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预先的评价,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分组。

    那么,如何合理、有序分组就需要深思了。分组时,小组内的性别比例、学习能力层次、知识面覆盖广度、内向或外向的个性特点、个人能力的组合都需要深入研究、合理安排。每个学生的特点都有其施展发挥的需要,教师可以在发布学习任务时,安排好明确的分工,也可以灵活机动,给学生空间,让他们自己组内分工,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另外,在整个学习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其引导者的角色,在小组间,转一转,看一看,帮助、鼓励害羞的学生积极参与进去,促进参与机会的平等。

    每个小组的综合水平基本相当,以团体成绩进行评价。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让学生在能力上相互补充,思想上相互启发,实现能力的整合和思想的碰撞,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这样的互帮互助中,也减少学生因某方面能力不足或学习评价产生的焦虑感。因此,以团体成绩做评价,更合理、有效。

    将合作学习方式转化为合作意识,成为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学生的学习行为,转化为持久的学习方式和习惯,需要一个长期熏陶、培养的过程。而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学忠.浅谈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M】.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