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求把握,细节寻突破

    【摘要】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注重考查考生的理解、判断以及推断能力,考生在这一题型上得分并不理想。本文针对高考的考查要求,依据论述类文本的文体特点和阅读规律,主张从强化整体把握和注重局部突破两方面入手。通过整体把握,了解文本的结构思路;通过细节突破,解码选项的文本信息转述模式。从而提升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的有效性。

    【关键词】论述类文本;整体把握,细节突破

    【中图分类号】G633?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04-0057-02

    【本文著录格式】林生禄.整体求把握,细节寻突破——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策略[J].课外语文,2021,20(04):57-58.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命制侧重于选取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和历史学等等社会科学时评类文章为阅读材料,以客观题为考查形式,注重考查考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能力、文本信息的判断能力以及根据文中已有知识并结合已有知识的推断能力。

    从近几年全国新课标卷来看,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型均为3题9分的客观题形式。然而这样一道题型往往让高三学生望而生畏,考生在做题时时间投入较多, 得分却不怎么理想。究其原因,固然和论述类文本常常运用抽象思维,文本枯燥、信息庞杂有关,也和学生备考过程复习不够系统、答题方法欠科学有关。

    提升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的有效性,我认为可以从强化整体把握和注重局部突破两方面入手,二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整体把握是指阅读者着眼于篇章全局,充分调动自身语感,宏观领会文本要点和把握文章意脉。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的误区之一就是不少考生认为它难读就不愿读或匆匆浏览就去做题。实践证明“因题读文”又常常导致对文章理解的片面甚至是误解,这是阅读的大忌。

    整体把握论述类文本,既要结合论述类文体特征,明确文本逻辑结构;还要迅速抓住段落重要信息,理清文本行文思路。引导考生在阅读过程采用“边读边画边梳理”方式,以文章的语言表述为抓手,辨析论述类文本中的论点、论据、论证材料。

    以2020年全国高考卷Ⅰ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文《“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为例:“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文章从社会与家庭的关系引出“家庭伦理”的话题,提出“孝”在家庭伦理中的重要性,紧接着阐述“孝”在古代的意义,然后进一步挖掘“孝”成为家庭伦理规范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的哲理根据。结尾以思辨的视野既指出社会发展背景下的“孝”之内涵的相应变化,又肯定“孝”之核心理念“仁爱”的普遍意义。通读全文大致就能明确开头的引论部分作者提出了什么论题,中间的本论部分如何展开、运用了哪些论据材料,结尾如何收束问题。这样基本就弄清了论述类文本中观点与材料之间、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从而整体上感知了文本内容。

    虽然考场时间紧张,但训练有素的考生并不难“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把握文本的结构思路能给予论述类文本阅读以整体感、大局观的支撑,从而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对基于整体感知的后续原文相关区间搜索、对应信息比对等深度解读活动无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宏观上“整体把握”后,接下来就是如何落实好“读”“审”“找”之后的微观层面的精准“比”对,以便寻求细节突破,提升选择题的命中率。论述类文本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丰富的人文性,考查对“高浓度信息”的快速阅读理解与分析综合、概括提炼的思维能力。设题选项是以“信息转述”为核心,考生在分析过程中相应地也要有文本信息转述的意识。高考试题的文本信息转述主要包括四种形式:

    文本信息等义转述: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述,但文本信息含义并没有发生变化。以2016年全国课标Ⅰ卷试题为例:

    【原文】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选项】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凶吉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学術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选项在语言表述上稍作变换,以“后期”替换“晚期”,用“它”指代“殷墟甲骨文”,把“商王室及其他贵族”简化为“王公贵族”,在句式上把前两个分句合在一起表述,只是“换一个说法”而已,实际上文本信息没有改变。

    判断选项对原文的转述正确与否,重点是辨析文本与选项在语义表达上有没有发生变化,涉及的文本的概念与外延有没有不同。简而言之就是选项的句子与原文传达出的信息是否“等义”,考生不妨借助句式变换的一些常识帮助比对选项在对句子改造时是否“增”“删”或“变”了一些必要信息,

    文本信息解释转述:将文本中原本比较抽象概括的信息用具体可感的事例进行分析说明。从论证角度来说属于例证法。以2016年天津卷试题为例:

    【原文】文化消费就是消费者对有形和无形的文化产品的消耗……文化消费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是消费者要实现文化消费,必须支付货币,这是主要的文化消费;另一类是由政府提供的公益性的文化消费。

    【选项】到书店购买图书阅读属于文化消费,而到图书馆借阅则不属于文化消费。

    这道题考查学生理解观点的能力,具体实例“到图书馆借阅则不属于文化消费”不符合原文概括性观点。因为它属于“文化消费”中的“另一类是由政府提供的公益性的文化消费”。本道题在事物的是与非方面设置干扰。

    判断文本信息解释转述是否恰当,主要看观点和材料是否统一。解释未能扣住文本的观点展开,有意设置“混淆是非”的命题陷阱,这是论述类文本选项常见设错方式之一。

    文本信息整合转述:即从文本对应语句提取重要词语,重新组成相对简短的语句。是一种概括性的转述方式。以2017年高考新课标Ⅰ卷为例:

    【原文】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从消极方面看,体现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

    【选项】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本道题对原文中“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对象进行概括转述后,选项在表述时漏掉了原文中必不可少的信息,从而导致错误。“气候正义”不只“为后代设定义务”,也要“为自己设定义务”,选项有意运用“以偏概全”的设错方式。

    判断文本信息整合转述是否切题,有时不妨利用语法知识来分析选项对应的原句,如看句子主语与宾语,原文与选项陈述对象是否一致,涉及的对象是否有遗漏。

    文本信息推断转述:选择项的内容来自原文信息的逻辑推理,侧重对文本观点的迁移推断运用。以2017年高考新课标Ⅰ卷为例:

    【原文】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

    【选项】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从原文可知“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只是解决了影响气候变化的人为因素而已,“气候”还可能会受到人为因素以外的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变化”,因此解决了影响气候变化的人为因素“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这种推断显然过于绝对化。

    把相对的情况说成是绝对的情况,是文本信息推断转述中经常设置的陷阱。遇到选项中表示全部范围的“全”“都”“一概”、表示范围限定的“只”“仅仅”、表示肯定的“必须”“一定”“就”等词语,要注意对应好原文,保持清醒头脑。如选项中出现因果句、条件句、假设句、选择句时,就要考虑它与原文原句所表述的内在关系是否一致。对于文本信息推断转述,一定要基于原文已有信息进行比对,避免推断不够或过度推断。

    寻求细节突破,关键在于比对信息转述的正误。比对信息转述的正误重在辨析两层关系:一是从内容层面分析观点、论据和论证过程是否与原文相符;一是从逻辑层面分析原文与选项中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一致。在辨析过程中了解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的设题误区,也有助于排除选项陷阱,提高答题精度。

    整体把握,立足于“读”;局部突破,侧重于“做”。“读”懂为基础,“做”好是目的。在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命题越来越指向回归阅读本质的背景下,应遵循“宏观把握,微观突破”的备考思路,在“读”上下足功夫,在“做”中争出成效。

    附? ? 注

    课题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语文高考现代文阅读测试研究”(编号:2017XB08291)。

    作者简介:林生禄,1972年生,福建宁德人,语文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从事中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