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慕课建设与设计方法探究

    侯良健

    摘 要:慕课作为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挑战和机遇,高校思政课教师和相关教学管理部门应充分把握这一教学改革的契机,探索符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规律的慕课程。本文从教育学和传播学角度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建设的原则和方法,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慕课、课堂教学和教材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慕课; 教学设计; 原则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 ? ?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1-173-003

    慕课(MOOC)也称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有一套完整的教学模式和课程标准,具有规模大、开放程度高、可重复、强调学习的体验和互动的特点。这些特点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强调“授”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的是以“学”为本的教学取向。慕课在教学方面的主要做法包括基本视频讲座、文本资源、带有自动反馈的章节在线测评等。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授课内容不再是大段大段的讲授式,而是被分解为一个一个的知识点进行讲解,顺应了网络化课程学习的大势所趋。2019年4月9日,以“识变、应变、求变”为主题的中国慕课大会在京召开,大会发布《中国慕课行动宣言》,总结中国慕课建设的重要经验和建设方案。钟登华在讲话中指出,中国慕课建设自2013年起步,经过6年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大带小、强带弱、同心同向、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12000余门慕课上线,两亿人次学习,6500万人次大学生获得慕课学分,开辟了一条满足全民多样化需求的信息化学习道路,为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国家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i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说清楚、讲明白,教育大学生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发展道路的选择,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思想文化道德修养。当前三大慕课巨头都在美国,西方国家通过其发达的教育资源打造出一系列高品质慕课,输出西方文化和价值观,高抬西方所谓的民主。思政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教社科[2018]2号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自觉强化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学理阐释,努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的目标,就必须深入研究网络教学的内容设计和功能发挥,不断创新网络教学形式。ii本文基于教育学视角和传播学的视角,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慕课(以下简称“高校思政慕课”)的设计方法与建设。

    一、慕课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改革提供了机遇

    2016年至2019年10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与武汉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和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陆续共建的本专科和研究生层次的35门高校思政慕课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累计选课人数超过80万人次。清华大学在“学堂在线”平台开设的4门思政课慕课已经有150余所高校选用,累计覆盖45万学生。近年来,一些高校积极运用慕课,探索基于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讲授思政课,高校思政慕课应用数量快速增长,产生了很多“现象级作品”,许多思政课教师成为“网红”。我们不能仅仅驻足在眼前的成绩,也不能因为存在质疑而徘徊不前,而应充分把握慕课带来的教学改革契机,优化传统的教育模式,发挥网络课程的优势,整合资源内容,实现教学创新,讲好中国故事,探索符合思政课教育教学规律的慕课设计理念和原则方法,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发展。

    (一)高校思政慕课建设要符合教育学规律

    慕课建设理念就是体现了掌握学习原则、建构主义学习原则。传统思政课课堂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在慕课课堂中教师转变为学习的设计者和引导者,给学生充分的机会,让学生达到要掌握的水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促进知识建构。慕课中每门课程开设之前都有一个总体的介绍,包括教学大纲及每周的教学活动安排,明确告诉学生每周课程的主题、课程目标、阅读材料、嵌入式测试题目、练习以及课后作业、提交作业时间、评分政策等iii,从而提高了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慕课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用有利于弥补传统思政课教学方式单一固定的弊端。比如,学生通过学习主观题相互打分的规则,给自己在评阅过程中加深了对作业的理解。慕课可以反复学习知识,有助于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

    (二)高校思政慕课建设还要符合传播学的规律

    在现实教学活动中,教师会围绕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管理的时间安排来设置课堂讲授、讨论、作业、考试等。对于慕课来说,面对相对开放性的平台,要吸引更多的学习者,内容设计除了符合教育学的规律还要符合传播学的规律。慕课的组织者必须将教学的各个环节如视频播放的时间控制、学习周期的长短、课业标准的宽严、评估方式的选择甚至是课程制作的形式和交流互动的渠道都有效凝聚成一个有机整体。尤其是视频专题的设计,可以说是教育传播效果的好坏的关键,慕课教学并非是“将线下的课程搬到了线上”那么简单。因此,深入研究总结网络教学的特点,发挥视听语言的优势,设计制作符合这门学科课程特点的慕课,无论对于课程的规范,还是对于人才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在网络学习非常普遍的今天,慕课中的教师扮演着精英教育者与大众教育者的双重角色,课程内容和设计制作水平的吸引力、信服力、影响力将是思想政治理论慕课能否得以迅速传播和脱颖而出的根本。

    (三)慕课建设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为高校思政慕课教师应该是有思想、有立场、有温度、有情怀的传道者,传播的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经”,不该是理论空洞、照本宣科、四平八稳、回避问题的传声筒。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积极参与网络课程的讲解制作,对于有些课程,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驾驭所有领域,例如“形势与政策”课,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教育、“一国两制”、国防、外交等许多方面,慕课可以把教师各自擅长的领域、甚至外请有关专家学者集中起来分工合作。因此,慕课应用于思政课教学既有可能又十分必要。勇于打造属于思想政治理论慕课的“网络明星”“学术明星”,通过情感和思想去感染人、鼓舞人、指引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針对性,从而坚定“四个自信”。

    二、高校思政慕课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当前的大学生思想行为比较活跃,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兴趣,比如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是他们喜欢参与性的形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设计应该本着“让理论不再枯燥,让思想照亮人生”的理念,既有知识又有思想、既有理论又有通俗、既有碎片又有整体,才能让学生能够有兴趣,做到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思政课的教学目的和慕课的特点,决定了高校思政慕课必须遵循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原则,本着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的话语方式设计视频专题内容,运用影视创作手法丰富内容形式,为内容主题服务。

    (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原则

    大家都在说,大学里最难讲的是思政课,可是大学里讲的最好的也是思政课,为什么?因为思政课上必须直面很多现实的社会问题,而这种问题逻辑导向正好迎合了慕课以碎片化的知识点为单元的特点,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解答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就显示出教师有否直面问题,用你的学识、思想征服学生的能力,最终实现知识点讲授、课程设计按照一个极为明确而有意义的主题主线逻辑导向进行。

    首先,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建议在设计学生的学习目标时以周为单位,这样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明确本周的目标及学习内容。学习目标一定是可以量化的,可以达成的。这实际上不只是教学生学习知识,而是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开展学习,从学习科学的视角看,这就是提供给学生一个思维导图和课程架构地图,以便更好地安排学习计划。

    其次,要找到学生的话语方式。话语只是载体,知识只是基础,重要的是通过话语的桥梁达到思想的引领和精神的传递。比如,“中国梦”概念与“个体梦”之间的联系,引导当代大学生建立起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认同和依存关系。要让当代大学生全面了解国情,深刻认识中国道路的历史价值,了解 170多年来中华民族所走过的道路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改革开放40多年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激发青年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最后,要将学生参与式活动融入教学设计。我们需要按照学生的学习行为,为学习者设计一条有效的学习路径,并在这个过程中积极与学生保持互动。学生的参与并非我们强制要求,相信大部分的学生愿意主动参与感兴趣的话题讨论与互动,我们的教学活动需要与学生的学习目标一一对应。尽量不要把所有的目标都希望通过视频实现。如何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是我们教师设计课程时需要解决的问题。iv

    以学生为中心的在线课程设计的要点在于从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收获出发,帮助学生设计一条有效的学习路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被动听讲,要主动参与,教学环节中将压缩授课视频时长,增加学生主动参与的主题查询、主题讨论、主题作业、互评练习等活动时间。如果学生按照课程架构路径进行学习,我们的教学目标就达成了。

    (二)本着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的话语方式设计视频专题讲解内容

    慕课平台有大众传播平台的属性,能否留住学生看完视频是教育教学效果的关键一步。如果思政课是一部电影,我们该如何讲好我们的中国故事,演绎这部主旋律影片的主题?慕课视频专题应该侧重形象化(人物、故事、悬念)、具象性、口语化的表达,总之是要本着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的话语方式设计视频专题讲解内容。做到既有问题,又有观点。既讲知识,又有故事。既有学理,又有哲理。既有人物,又有思想。既有微观,又有宏观。既有感性,又有理性。实现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学科阐释,化知识堆积为思维提高。

    紧紧抓住思政课的主题主线,把“灵魂”贯穿到每一个叙事主题(专题)中,不断升华我们的情感主题。“讲什么”不如“如何讲”更重要,去除宏大叙事和抽象的概念化文件化的语言,运用具体的形象化情节化可以感知的事物和故事,甚至表达方式可以是诗歌、文学等各种形式,可以形成描述的、解释的、讨论的、叙述的等多种风格,极大丰富了教育传播的表达方式,我们要善于通过情感的力量,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逐渐内化为理性的思考,最终内化为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时代精神和真正的民族自豪感,自觉自愿地投入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实践中。

    (三)运用影视创作手法丰富内容形式,为慕课内容服务

    慕课视频在表现形式上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视觉化传递教学内容方面的作用,实现包装精致时尚,发挥视听语言的优势,丰富表现手法。导演就是时空设计师,通过剧本创造一个时空。相信随着网络视频尤其是在线课程的日渐普及和发展,会诞生教学(课程)导演新的职业。目前,教师团队和制作团队必须根据课程的特点及其视频制作需求,在了解所拍摄课程的基本知识、课程内容、授课教师的讲课风格的基础上,运用镜头语言展示课程内容。例如,什么地方在演播室里拍摄、什么地方要做短片、什么地方用动画来演示等。视觉丰富性和传播广泛性正是网络视频讲课(讲座)能够受欢迎的卖座点。

    近几年,上海市部分“中国系列”课程采用嘉宾与现场学生演播室互动的形式,武汉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采用了教师与学生谈话的形式,2019年10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学部委员讲“形势与政策”课,采用公开课的形式……在2016年北京科技大学“形势与政策”慕课“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专题时,主讲人彭庆红教授从毛主席诗词开场,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图表、字幕的运用使内容调理清晰,同时还能够突出重点。背景音乐营造了氛围、渲染了气氛,把握了节奏。宣传片是整体课程的主题提炼和简要说明,提纲挈领、画龙点睛。拓展性阅读材料、案例库、习题库适时插入讲课中,如同闯关游戏,有效提高了学习者的注意力和学习成就感。

    三、有效運用高校思政慕课教学的思考

    (一)处理好课堂教学与在线课程教学的关系

    根据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网络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重在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等内容。线上和线下教学实现有机结合需要立足于课堂教学,教师根据网上数据信息反馈的情况可以找到学生的知识的不足,通过课堂教学、集体讨论、专题讲座等方式帮助学生解疑答惑,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在线课程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对传统课堂的反转,即在线课程学习基本知识,而传统课堂针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和讨论。这需要教师对所授课程熟悉和对学生深入调研的基礎上,才能准确把握和开展教学。例如,武汉大学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题教学模式,就是让大学生课前预习,基础知识和常规内容在线授课,教师针对学生在线提出的问题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根据本门课程的主题主线归纳出本学期的专题,在课堂上面对面讲解和讨论。这种教学模式不但促进了学生独立思考,还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增加互动的针对性,也实现了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思考。体现了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原则。

    (二)处理好在线课程与教材的关系

    在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形成拓展、延伸、互补的关系。如果说网络在线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等内容,课堂教学则需要教师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以及课堂讲授和讨论的话题,而教材应该侧重系统性、知识性、准确性。也就是说,教材具有逻辑性、连贯性和全面性的特征,是前提和根本。在线课程应以教材为基础,课堂教学在有了一定基本知识背景下,进行更深入的知识理解和思想碰撞,而也可以把教材理解为小说和剧本,在线课程视频和课程教学就是评书或连续剧,教师就是导演,必须统筹网络在线学习和课堂教学的关系,形成优势互补,有效衔接侧重。

    (三)实现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与慕课建设的有效融合

    一个国家的历史国情决定这个国家的教育发展方向,因此建设高校思政慕课我们也得探索符合自己的模式。慕课、微课、翻转课堂、SPOC等教学模式的出现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要贯穿“让理论不再枯燥,让思想照亮人生”的慕课教学理念,一定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不要过分注重形式,而要注重思想本身;二是不要让技术发展成为内容传播的障碍,要让技术始终服务于教学内容;三是慕课能够作为思政课教育教学手段之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空间,一种途径,为教师提供了一面镜子。但是,必须根据自己学校、专业、学生甚至地域的不同情况,因地、因时采用,切不可盲目夸大或排斥。比如有的高校运用了武汉大学的线上思政慕课,但在课堂教学中没有能力将重点、难点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教学,自己学校的教师作用很难发挥。另外,慕课在学习管理、监督和交流等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使得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必须不断思考整合完善。

    四、结语

    慕课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课堂,所以慕课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慕课不但要符合教育学同时要符合传播学的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2019年3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当前,我国慕课的数量和应用规模居世界第一,高校思政慕课更应该乘势而上,总结研究高校思政慕课设计理念和原则方法,形成自己学科特点的建设思路和模式,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i[1]董鲁皖龙.努力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中国慕课[J]北京:中国教育报2019.4.10(1)

    ii[2]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1804/t20180424_334099.html/2018-4-13/2018-5-3

    iii[3]李曼丽,张羽,叶赋桂等.解码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教育学考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iv[4]慕课教学设计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EB/OL]http://www.sohu.com/a/203352028_671051/2017-11-08/20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