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经典诗词教学,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摘要】语文素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进程中不断积淀升华起来的一种内在的修养,语文素养的培养应是我们语文教师在平时的点滴教学中,帮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形成的一种品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经典诗词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度理解和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是将学生引入语文殿堂,感悟古文化迷人风采的敲门砖。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教学策略的整合和优化,重构经典诗词教学,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经典诗词;核心素养;策略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04-0103-02
【本文著录格式】马慧.重构经典诗词教学,培养语文核心素养[J].课外语文,2021,20(04):103-104.
语文素养是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让学生逐步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一步步丰富语言积累,掌握熟练的语言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累深厚的文化素养。古诗词作品不仅能让学生提升语言能力,更能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发展审美能力,让学生挖掘出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并自觉继承发展。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会得到有效发展。
一、尝试创作,发展语言能力
语文学科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古诗词作品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展开创作,促使学生积极运用语言。在展开读写活动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写下对古诗词的鉴赏评论,也可以鼓励学生结合作品的主题展开古诗词创作活动,还可以让学生将古诗词改写成现代文。这些方法都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书面语表达能力。
《声声慢》是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的名作,特别是其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等叠词的使用,让读者感情十分细腻。在指导学生阅读这首作品的时候,鼓励学生尝试围绕该作品进行自主创作活动,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可以鼓励学生展开仿写活动:“你是否也能巧妙地使用叠词,让自己的表达更生动呢?”“若要你尝试表达自己的愁绪,你会怎样运用诗词进行倾诉呢?”除此之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展开更有创意的创作活动:“你知道李清照在怎样的处境下创作了这首作品吗?尝试了解作者的生平,将自己想象成作者,写下一段文字,表现作者的内心独白。”这样的文字创造活动不仅很有趣,而且还能让学生提升并发展语言能力。
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更具有趣味性的创作活动,让学生在创作和欣赏中发展自己的理解能力,升华自己的欣赏能力。例如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成古人,写下作者创作诗歌时的内心独白,从而引领学生穿越时空,让学生领略作者特有的时代背景。若活动形式更多样化,学生的参与兴趣也会得到提升。
二、鉴赏名句,拓展思维深度
文学欣赏的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标志。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认知活动,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般认知规律。在指导学生阅读古诗词的时候也要鼓励学生积极鉴赏作品中的名句,尝试调动生活积累,形成共鸣,通过玩味、琢磨的方法以点破面,让学生从整体上感悟并把握古诗词,提升自己的思维深度,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琵琶行》中有不少經典的名句,鼓励学生进行逐一分析,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很大提升。首先鼓励学生找出作品中展现琵琶弹奏的句子,学生分别找出了“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等词句。鼓励学生展开鉴赏,分析这些句子好在哪里。学生认为:“这些句子都十分形象生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样就将抽象的音乐声变得更具体化,能让读者更好地感受。”此后再鼓励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在唐诗中,还有不少展现音乐的作品,你能找出它们,并且和《琵琶行》进行对比,看看它们有哪些异同点吗?”学生找到了《李凭箜篌引》《听颖师弹琴》等诗歌,在对比中发现:“《李凭箜篌引》和《听颖师弹琴》更多展现的是对音乐的描写,而《琵琶行》则展现了作者倾听音乐的感受。”
在鉴赏古诗词的时候也要鼓励学生适当运用分析、对比、归纳、概括等方法。如可以让学生对比同主题的古诗词句子,分析它们的异同点;又如在阅读某一作者的作品后进行归纳整理,分析该作者的创作风格。这些方法不仅能促进学生理解作品,更能让学生懂得使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展开阅读。
三、创设情境,强化审美体验
不少古诗词作品都给人意境优美、文字细腻生动的感觉,所以在指导学生阅读古诗词作品的时候也要基于古诗词的情境,鼓励学生展开审美赏析。若要让学生的审美体验更为丰富,就要将学生带入到相应的情境中,如给学生展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类似的体验等。这些方法都能让学生进入情境,提升审美体验。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荡气回肠的词作,在作品中作者展现了月夜的江上风景,体现了对于历史人物的凭吊,展现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读懂这首作品,给学生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能感受作品的意境。在课件中,学生看到了波涛汹涌的场景,听到了荡气回肠的《滚滚长江东逝水》,看到了周瑜等英姿飒爽的古代人物形象。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中。鼓励学生尝试表达自己阅读作品后的感受,有学生指出:“作者所写的景物给人惊心动魄的感觉,正好能让人联想到三国时期的历史风云人物。”此后鼓励学生结合作者的生活处境进行分析,思考处于逆境中的作者为何会写出这样气势磅礴的作品。在这样的深入赏析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进入了诗词境界后,学生能获得更真切的美感体验,也才会真正感受到古诗词的内在美,享受在古诗词创设的情境之中。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学手段,通过音乐、图片、视频等方法不断强化诗词意境的创设,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除此之外,若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和古诗词有关的旅游、参观活动,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进而产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
四、探究典故,传承传统文化
在古诗词作品中常常有很多典故,这使得古诗词凝聚了大量历史文化知识。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展开典故探究的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古诗词的情境之中去理解典故,感受古人的人文特质,当然,这不仅要理解这些典故的意思,还要了解典故的源头,并尝试分析诗人常常运用这些典故表达什么想法,促使学生继承并发展传统文化。
《锦瑟》一诗中收录了不少经典的典故,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展开自主阅读,尝试探究这些典故的源头,并思考作者为何使用这些典故。“庄生梦蝶、杜鹃啼血……在这首诗歌中有不少典故,这首诗歌中为何会收录这么多的典故呢?很多人认为这首诗歌的寓意很模糊,主旨表达不够明确,你能否通过分析典故的方式了解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呢?”这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主动展开思考,如有学生发现:“庄周梦蝶的典故来自《庄子》,庄子不知道是自己化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化成了自己。这是不是预示着作者对自己的人生也感到十分困惑,认为人生难以捉摸呢?”此外,学生还分析了沧海、蓝田等典故,并且結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学生发现典故的运用能让古诗词变得更有韵味,表达也更丰富。
在探究古诗词典故后,学生体会到了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深刻理解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感悟了传统文化的独有魅力,进而提升了自己的文化自信,生发出对中华文化的浓厚兴趣。若学生对此兴趣热烈,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尝试在自主创作时运用典故,让自己的作文变得更生动形象。
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就是育人价值,要通过人类文化来启迪学生的内心,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提升自己的思想,陶冶性情,获得精神的满足。古诗词教学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高中语文教学要担负起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的使命,合理运用古诗词展开教学,促使学生全面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吕灵梅.通过古典诗词教学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J].课外语文,2018(22).
[2]沈晓丽.以古诗文教学为例谈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语文天地,2018(35).
[3]杨帆.古诗文教学应以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为重——以曹植《白马篇》教学为例[J].语文建设,2019(7).
[4]董雪娇.古诗文教学对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意义非凡[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21).
[5]蒋育君.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古诗词阅读教学策略[J].课外语文,2019(12).
作者简介:马慧,女,1993年生,江苏泰兴人,本科,中小学二级教师,主要从事语文高效课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