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育人能力提升浅谈
骆训栩
摘要:本文通过深刻阐述辅导员育人能力的内涵,指出辅导员育人能力的提升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然而在现实中,辅导员育人能力的提升存在诸多困难,如何切实提升辅导员育人能力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辅导员;育人能力;提升
一、辅导员育人能力的内涵
要提升辅导员育人能力,首先要弄清楚辅导员育人能力的内涵。所谓育人,笔者认为主要是指教育者在思想道德品质和人生理想等方面对受教育者实施影响,它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学生工作的核心力量和一线人员,辅导员跟学生接触最多、联系最密、了解最深,辅导员通过教书育人、日常管理、教辅服务等方式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和人生理想的树立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简而言之,辅导员一切工作的最初动机和最终目标都是育人。
由于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和特点,要做好育人工作,辅导员必须坚持教育性与管理性相结合、服务性和人本性相结合,把育人作为工作的理念,努力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帮助大学生树立人生理想,把学生培养成品格高尚、理想远大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
二、辅导员育人能力提升的现实困境
(一)辅导员的选拔有局限
首先,不少人认为辅导员人人可以做,人人能做好,对选拔和聘用辅导员比较随意;其次,国家缺乏专门的辅导员人才培训机制,导致高校在辅导员的选拔上陷入困境,选拔空间有限。最后,高校在选拔辅导员在选择和高校专业背景和学校办学相一致还是选择具备教育学、心理学背景人才这一问题摇摆不定。因此,要选拔思想政治素质高、个人品德优良、业务能力强,专业程度高的辅导员人才存在局限。
(二)辅导员的培训与培养缺乏力度
一方面,部分高校对辅导员作用的发挥和工作的定位不明确,对培训和培养不够重视,辅导员得到专业培训、社会实践或者学习提升的机会很少;另一方面,关于辅导员培训与培养的理念不明确,培训机制不健全,培训内容不系统,培训方式不科学,并且缺乏长效机制等等,这些都是束缚辅导员发展和育人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三)辅导员的考核与晋升存在漏洞
大部分高校对辅导员工作考核一般采取学工职能部门、辅导员隶属院系、学生三个层次,对辅导员在“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考核,但是,考核的方式缺乏过程管理,对辅导员工作无法量化,精细化的要求无法考核、缺乏合理的问责机制等等。这种考核的明显漏洞容易造成对辅导员工作评价产生偏差。另外,辅导员的晋升和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在职称评定和待遇问题也缺乏对应的机制。
(四)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
第一,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由于高校辅导员存在编制不稳定、待遇偏低、工作强度高、压力大、责任重,职业认同感不足等,造成了辅导员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有研究表明,辅导员的职业寿命一般在4到6年,坚持在辅导员岗位服务超过8至10年的所占比例不超过20%。[2]大多数人把从事辅导员这一职业当成自己职业生涯的过渡或者跳板,有机会就转行、跳槽。辅导员队伍的流动性过大,队伍不稳定,严重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发展和建设,同时也造成了辅导员业务素养一直处于不停的重复阶段,没有积淀,更加难以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停留在不停重复的阶段,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成为空谈,严重制约了辅导员育人能力的整体提升。第二、辅导员队伍结构过于年轻化。目前,辅导员队伍呈现年轻化趋势,其结构组成分布在30岁左右。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年轻化使学工队伍充满了朝气和活力,在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上确实有其年龄上的优势,但是育人是一项经验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辅导员自身阅历的欠缺导致自己不能很好的指导服务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达不到培养学生成才成长的要求。
(五)辅导员育人体系较为模糊,工作重心出现偏差
辅导员育人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的工程,但是辅导员育人工作的职责范围、业务体系尚未健全理顺。一方面,大量的事务性工作直接影响了辅导员在育人成才上投入的精力和时间,繁重而琐碎的具体事务引起辅导员育人职能的发挥,容易造成辅导员职业定位的偏差和对工作重心的偏离。另一方面,高校在对辅导员的使用上普遍表现为随意性、万能性。部分高校对辅导员的职责范围规定不明确,学校的任何部门都可以给辅导员分派工作,许多辅导员职责范围外的工作也需要辅导员来承担,如学生的安全保卫、宿舍卫生、课堂的纪律组织都需要辅导员来实施,一些用人单位甚至把辅导员当做是“万金油”,诸如专业评估、教务安排之类的事情也交由辅导员代职。这种对辅导员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的定位和混滥使用,造成了辅导员就是“救火员”、“保姆”、“传声筒”的职业形象,影响了辅导员工作的应有效果,远远偏离了育人成才这一工作重心。
三、辅导员育人能力提升的途径和方法
(一)严把入口关,确保辅导员育人能力提升起点高
一支具有战斗力的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要切实提高辅导员育人能力,在辅导员的选拔和聘用上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辅导员育人能力有较高的起点。为达到这一目的,第一,进一步细化辅导员选拨聘用制度,建立高校联动机制,完善辅导员资格审查,确保能选拔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加入辅导员队伍。第二,在选拔辅导员时,要注意选择的范围要广,办学层次要高。这样便于学校在育人模式和育人观念上可以博采众长,学习提升。第三,建立专门的辅导员培养基地,推动辅导员专业化的发展。
(二)优化队伍结构,确保辅导员育人能力提升基础厚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经验性与实践性较强的工作,而且随着社会的变化,时代的发展,还要求这项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在工作的方式方法上要求具有创新性。确保辅导员育人能力提升有较厚的基础,首先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资深和年轻想结合,辅导员队伍在结构上必须要有一定的纵深。发挥资深辅导员对青年辅导员在育人经验、个人人生经历上的“传、帮、带”作用,保证辅导员队伍具有创新活力和热情。这样有利于辅导员整体的育人能力可以在稳步中得到积累提升,避免固步自封,创新不足,回避经验缺乏,工作重复的困境。其次,应该吸收师德高尚、学生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乐于奉献的教师加入到辅导员队伍,真正落实专兼结合,全面推动全员育人,进一步提升辅导员队伍整体育人能力。
(三)建构育人体系,确保辅导员育人能力提升目标明确
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的育人作用,努力提升辅导员育人能力,就必须有规范的育人体系,明确的工作内容和准确的工作定位来促进和保证辅导员工作任务、目标、重心以及党和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的顺利实现。要合理建构辅导员育人工作体系,明确规定辅导员工作内容,准确辅导员工作定位,必须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辅导员育人工作必须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公民道德规范教育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全面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次,辅导员要通过主题班会、党团活动、文体活动和素质拓展为载体,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和氛围,通过言传身教培养理想远大、道德高尚、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最后,无论是学生工作领导还是辅导员自身都要准确定位辅导员育人工作,始终把育人成长成才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发挥辅导员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这一角色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
(四)加强学习,确保辅导员育人能力提升空间大
学习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加强学习,落实培训是辅导员育人能力提升的关键。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飞速发展以及信息爆炸时代的来临,对辅导员育人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辅导员要充分认识到全球化和市场化给育人工作带来的影响,通过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提升育人本领。在育人工作的过程中要有时代背景和全球眼光,在学习吸收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还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好育人的政治方向,除此之外,在信息爆炸时代,辅导员要主动占领网络这一新的阵地,学会利用校园网站、QQ群、微博、贴吧等,转变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手段,拓宽育人的渠道和空间,加强教育引导学生。
(五)落实培训,确保辅导员育人能力提升平台宽
在辅导员培训方面,笔者认为首先是要解决是建立规范的辅导员培训制度,确保辅导员培训落到实处。首先,在制度和法规上保障辅导员的培训时间、内容、经费,高瞻远瞩,打造稳定的学习型、发展型辅导员队伍。其次,辅导员培训需要解决思想观念上的问题,对辅导员的培训要以提升辅导员思想境界,增强职业认同感,确立育人理念为中心。最后,辅导员培训要注重实效,保证质量。在培训的内容上,始终要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个人道德修养、法律法规教育等育人核心内容,以掌握教育知识与技能为基础,加强教育方式方法的培训与创新,在培训的方式上要开展形式多样、专题培训和研讨实践相结合,系统培训和短期进修相结合,积极调动辅导员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保证辅导员培训质量、提升辅导员育人能力和教育智慧的培训目的。
(六)规范考核机制,确保辅导员育人能力提升动力足
辅导员育人工作内容上有了明确目标,建立规范的考核机制,细化辅导员考核流程、是提升辅导员育人能力的进一步要求。只有通过规范的考核机制,按照《规定》要求,落实辅导员职称评聘待遇,免除辅导员后顾之忧,才能充分调动辅导员育人工作的积极性,确保辅导员育人能力提升有足够的动力。相关职能部门应建立相应的制度和配套的方案,确保辅导员有广阔的施展舞台,有良好的发展舞台,有晋升的希望,促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和事业化的发展,这是解决辅导员前途和出路的根本途径,也是提升辅导员育人能力的必要动力。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 和国教育部,第24号.
[2]饶东方,刘子佳.高校辅导员队伍结构的调查与研 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1).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