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小店经济

    姜 照

    2019年年底李克强总理首次明确提出发展小店经济。我国民营经济中小店经济占据重要成分,各类活跃的小店不仅有利于解决就业难题,而且为我国居民提供了多层次、广覆盖的便利化服务。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我国经济受到较大影响。相较于大中型企业,以个体工商户、微型企业为代表的小店,由于其抗风险能力较弱,生存发展受到巨大冲击。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保障就业和民生要稳住我国上亿市场主体,尤其是帮助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保障小店商铺等便民服务业有序运营。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需要把“精准滴灌”小店经济当作一个重点,有利于更好地稳定就业、保障民生、增强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我国小店经济发展现状

    小店经济是指一个地区或网络平台聚焦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微型店铺,形成促进多元化、个性化消费发展的经济形态。根据商务部办公厅等部门印发的《全国小店经济发展指南》,小店通常指面向居民消费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家庭服务、洗染服务、美容美发、维修、摄影扩印、配送服务等行业的个体工商户,雇员10人以下或年营业额100万元以下的微型企业,以及年营业额1500万元以下的网店。此外,连锁经营企业里的便利店、平台赋能的小微店铺也可纳入小店范围。

    小店经济总体发展情况

    数量多且吸纳就业能力强。从个体工商户来看,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15日,全国共有8353万户个体工商户,约占全部1.25亿户市场主体的66.8%,这些个体工商户带动了超过2亿人就业。另根据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数据,近5年来我国个体经济吸纳新增就业占比达68.5%。从微型企业来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我国共有微型企业1543.9万户,占全部企业的85.3%,比2013年末提高了12.4个百分点。此外,支付宝和网商银行联合发布的《2019中国小店经济温度图谱》显示,2019年我国小店数量约为1亿家,带动约3亿人就业。

    服务功能逐渐完善。小店覆盖行业以生活性服务业为主,与居民服务消费联系密切。小店的服务功能逐渐完善升级,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实现“一店多能”,为消费者提供巨大便利。例如,便利蜂洗衣店除了主营洗衣业务外,还拓展了改衣、修鞋、配钥匙、修表等多种便民服务。又如,京客隆京捷便利店工体东路店的货柜上除了生活日用品外,还陈列着非处方药和各式医疗器械。另外,小店的存在使消费市场更加细分。有些零售类小店不仅提供生活日用品,而且销售具有个性定制化、文化特色突出的小商品,满足“长尾”消费群体的需求。

    創新发展驱动能力强。小店经济催生一批新业态、新模式。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的赋能下,产业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等不断涌现,智能小店、线上直播小店、网红打卡小店、创意定制小店等迅速发展。在产业创新方面,连锁经营企业、电商平台等机构与物流公司展开深度合作,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实时分析小店货物需求,优化物流配送线路,提升运输效率,促进小店智能物流产业的发展。在业态创新方面,跨界融合成为主流趋势。例如,苏宁小店直接入驻社区,将门店与苏宁易购线上平台“打通”,在前台经营销售日用必需品,同时在后台提供家电预售、售后维修、小区快递等增值服务,扩大销售空间。在模式创新方面,小店发展呈现出智能化、场景化的趋势。例如,一些小店采用智能物流柜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利用虚拟货架增加消费者的选择品类。

    小店的行业分布特点

    从行业分布来看,我国小店主要集中在零售、餐饮等行业。由于2018年第四次经济普查的分行业数据较为全面,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故此处选取2018年数据分析。在个体户方面,2018年我国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个体户分别为3184.6万个和759.1万个,合计占第三产业个体经营户的72%。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的研究显示,我国个体就业人数增长最快的行业为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在微型企业方面,2018年我国零售、餐饮等行业微型企业的数量约占生活服务业微型企业总数的九成。

    从主要行业发展情况来看,2019年零售、餐饮等行业的小店发展速度较快。在零售行业,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2019年国内便利店规模达到13.2万家,实现销售额2556亿元,同比增长13%。2020年受疫情影响便利店数量略微下降。在餐饮行业,餐饮业市场主体集中度低,小店占比高。根据中国饭店协会数据,2019年全国餐饮业收入达到467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4%。2019年,我国有1107.5万家餐饮门店,由此粗略估算,餐饮门店平均营业收入约为42.2万元人民币,充分体现了小店“小且多”的特点。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国餐饮门店数量预计降至941.4万家,同比降幅约为15%。

    个体工商户作为小店的主要代表群体,在生活服务行业新增市场主体里占比高,发展势头好。以重庆市为例,根据重庆市商务委小店调研结果,2019年,重庆市生活服务业从业单位新增18万户,累计达124.34万户,其中,新增个体工商户14.22万户和企业3.79万户,累计分别达104.39万户和19.95万户。由此得出,2019年重庆市新增个体工商户在生活服务业新增单位中的占比约为79%。

    小店的空间分布特征

    从区域分布来看,华东、华南地区的小店活跃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根据美团研究院、上观新闻2020年7月发布的《中国服务业小店经济活力报告》,从小店供给能力、消费活力、数字化水平三个角度分析小店的经济活力,我国服务业小店经济活力区域排名(不含港澳台地区)前五名依次是华东、华南、华北、西南和华中地区,而东北和西北地区排名末位。

    从城市分布来看,小店集中在我国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例如,根据支付宝和网商银行调研,2019年小店经济热力榜全国城市前五名依次为广州、上海、杭州、北京、成都。又如,根据美团研究院调研,2020年6月小店经济活力前十名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重庆、杭州、西安、武汉、南京。在餐饮行业,根据美团平台餐饮类活跃小店数量由高到低对城市进行排序,全国城市前十名依次是上海、北京、成都、深圳、广州、天津、重庆、东莞、郑州、西安。

    从城市内分布来看,小店主要集中在小商品市场、商业步行街、旅游景点、大型商业综合体旁、交通枢纽周边、居民社区等。以上海市为例,根据上海市商务委调研,上海小店主要分布在特色商业街区和历史风貌保护区,如南京东路、淮海路、南京西路、徐汇衡复风貌区等区域,这些区域商业生态环境比较成熟,客流稳定,集聚了数量较多的小店。

    新形势下发展小店经济的重大意义

    吸纳多层次就业的现实选择。小店经济一直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充分发挥小店经营方式灵活的特点,鼓励受高等教育人群、手工艺者等开设线上线下小店,进入创意设计、育儿服务、皮具护理、餐饮、美甲等多行业,实施差异化经营并实现多层次就业,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冠肺炎疫情广泛深远影响下增加就业的现实选择,既有利于保障居民生活水平,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作为城市经济乃至国家经济的毛细血管,小店是推动城乡消费市场创新的活力源泉,推动小店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个体经营者的主体作用和市场导向作用,释放出多维度的商业模式和经营业态等创新活力。小店也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小店经济商业模式、经营业态的创新具有可复制性和可传导性,以城市带动乡村、东部地区带动中西部地区,有利于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因此,小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能够加速消费市场创新和引导城乡区域协同,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力地推动我国经济以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持续稳定增长,由高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顺应消费升级趋势的内在要求。小店是消费市场的重要载体,遍布城市和乡村的小型店铺是距离居民最近的消费场所之一,能够为城乡居民的衣食住行提供便利。信息技术与供应链赋能下高质量发展的小店经济有利于更好满足居民的便利消费需求。小店还能在满足居民消费层次升级中发挥作用,当下居民的生存型消费需求得到满足,对于能够实现更好发展、获得精神享受的发展型与享受型消费需求增加,美容、美体、品茶、创意设计等小店是满足居民多层次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载体,有利于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

    我国金融支持小店经济发展情况

    我国小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较大

    小店的实际融资需求较大,存在资金缺口问题。例如,根据央行开展的全国银行家问卷调查结果,2020年第四季度我国小微企业贷款需求指数为74.7,高于其他类型企业。又如,根据商务部研究院开展的2020年全国小店经济调查问卷结果,全国98.2%的小店受到疫情带来的负面冲击。其中,受人员流动控制、线下商业经营活动受限等因素影响,位于交通枢纽及住宅区的小店遭受较小的负面影响,位于商业区、市场及其他地区的小店遭受较大的负面影响;在调查范围内700多家存在经营困难的小店中,68家小店提到存在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的问题,其中超过六成为纯线下经营的实体店铺,且主要集中在住宿、餐饮、沐浴等行业,这些行业的经营活动受疫情及相关防控政策的影响较大。再如,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9~2020年小微融资状况报告》显示,超过1/5的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面临现金流断裂风险,其中超过七成的小店融资需求在50万元以下,处于“扶一把就能活”的状态。

    支持小店经济的金融政策取得初步成效

    我国政府部门高度重视金融对小店的支持。例如,2020年2月底,市场监管总局、商务部、央行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应对疫情影响加大对个体工商户扶持力度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的资金支持力度。又如,2020年7月,商务部办公厅、银保监会办公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小店经济推进行动的通知》,提出加强对小店融资的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研发适合小店轻资产特点的金融产品,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总体来看,当前我国金融支持小店经济发展的政策效果主要体现在“增量、降价、提质、扩面”四个方面,小店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初步缓解。

    金融支持小店服务“增量”。疫情爆发后央行迅速引导金融机构增加3000亿元低息贷款,定向支持个体工商户;创设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延期支持工具提供再贷款资金,鼓励地方法人银行对包含个体工商户贷款在内的普惠小微贷款“应延尽延”。根据央行数据,2020年末我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15.1万亿元,同比增长高达30.3%,增速远超过贷款余额平均增速,主要投向之一为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个体工商户和微型企业。

    金融支持小店服务“降价”。央行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降低个体工商户、微型企业等小店融资成本,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向包括小店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合理讓利。例如,2020年中国建设银行扩大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服务收费减免范围,疫情防控相关行业小店融资利率降低至4%以下。“几家抬”降低小店融资成本的模式取得显著效果。例如,2020年5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网商银行在全国81个城市发放无接触贷款免息券,拥有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和微型企业可以在支付宝上领取,期限达1个月,缓解小店资金临时周转困难。

    金融支持小店服务“提质”。支持各地开展针对小店经营者的金融知识培训,提升服务小店的针对性。以小店经济活力度较高的四川省为例,央行成都分行开展个体工商户“金融甘露”行动计划,为小店经营者提供针对性强、通俗易懂的金融知识培训和产品营销活动。鼓励金融机构强化员工内部激励,调动服务小店的积极性。中国银行总行出台有关业务操作指引,指导各地方分行制定小微企业、涉农、扶贫授信业务责任认定尽职免责实施细则,为一线员工开展小店信贷业务“减负”。引导金融机构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提升服务小店的便利性。中国农业银行在线下通过工商数据等信息核验极大地缩短了柜台业务办理时间,并推出“最多补充一次+限时结办”机制;在线上推出“普惠e站”服务品牌,优化网站页面布局和精简业务办理流程,为小店经营者提供自助式、可预约的智能化服务。

    金融支持小店服务“扩面”。支持大型金融机构向基层延伸普惠金融网点,乡镇一级银行服务网点基本实现全覆盖。根据央行发布的《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19年)》,我国基本金融服务已覆盖99%的人口,银行网点乡镇覆盖率达96.6%。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研发多元化的金融产品,拓宽金融支持小店的服务功能范围。例如,微众银行依托大数据风险控制系统,建设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针对核心企业供应链上下游的小店推出“微业贷”“微闪贴”“微众企业爱普App”“微众企业+保险”等多种金融产品,提供融资、贴现、保险等综合性金融服务,更好满足各类小店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

    存在的问题

    金融机构服务小店的结构出现分化。我国银行体系融资成本低,非银行体系融资成本高,但实际上小店的融资方式较多体现在非银行体系,承担较高的融资成本,且容易加剧非银行体系的金融风险。由于小店自身轻资产经营的特点,缺少固定资产贷款抵押物,而存货、订单、应收账款等方式在间接融资中的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部分金融機构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不够完善,导致银行更倾向于为有足够抵押担保物的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以及资质较优的小店提供金融服务。因此,许多资质相对一般或较劣的小店不得不从民间小额贷款公司、影子银行中获取融资,在缺乏相应的融资担保支持下加剧了非银行体系的风险集中。这些非银机构融资成本较高,普遍达到8%以上。

    信贷政策不够连续。我国金融发展和信贷政策具有较强的顺周期性,而信贷政策缺乏连续性和一致性,部分金融机构出现“资金宽松时追着小店经营者放贷,资金紧张时立刻中断或压缩融资”的现象,导致小店经营者疲于应对、较难适应。此外,受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需求修复放缓等因素的影响,2021年小店的还本付息负担依然较重,银行风险处置压力加大,信贷投放的积极性和可持续性将受到影响。根据商务部研究院2020年小店经济调查问卷结果,从小店未来希望得到的金融支持来看,住宿、餐饮等行业的小店经营者最希望获得优质信贷支持,特别是希望金融机构提供连续性的低息信贷支持、减免疫情影响期间未偿付利息和继续延长还本付息期限等方式,帮助小店渡过难关。

    政策建议

    强化科技应用,加强风险防控,促使金融机构对小店“敢贷”。充分利用现代金融科技手段,推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与征信体系建设相结合,建立健全全国小店经营者信用体系,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支持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合理打通与监管系统的数据接口,对接征信数据精简业务处理流程,优化大数据风险控制系统。

    完善金融监管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金融机构对小店“愿贷”。合理制定银行服务小店的数量和质量指标,将其充分纳入MPA信贷执行政策考核打分中,提升银行体系的服务意愿。在全国范围内加强推广落实小店融资服务尽职免责管理办法,给各类金融从业人员吃下“定心丸”。加强表彰宣传,通过建立小店金融服务示范性企业试点等方式,为支持小店经济表现突出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授予“小店经济全国服务先锋”荣誉称号,给予适当奖励。规范大型综合服务性电商平台行为,引导其减少对小店收费、加强普惠金融支持,避免利用市场支配地位损害小店经营者利益现象的发生。

    增强政策的稳定性和扶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对小店“能贷”。落实货币政策工具不“急转弯”,引导市场良性合理预期,适当延续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等专项政策工具,鼓励金融机构加强支持受疫情防控影响较大的住宿、餐饮等行业实体小店,减免小店因临时遇到困难而未偿付的利息,为就地过节开展便民生活服务的小店经营者提供适当的补贴。引导地方建设服务小店的融资担保体系和风险补偿机制,支持政策性、商业性担保机构和其他类型企业为线上轻资产小店、创业创新小店等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对担保机构和企业为小店担保或再担保取得的收入免收增值税。

    引导机构持续优化产品供给,实现金融机构对小店“会贷”。鼓励地方针对住宿、餐饮、沐浴等受疫情防控影响较大的行业以及疫情高风险地区的小店,根据受影响期限发放小店贷款限时免息券、减息券等优惠券,降低优惠券获得和使用的门槛。鼓励金融机构大力推广发展“几家抬”合作模式,合力打造提供多元化、多层次服务产品的金融超市,丰富小店经营者的选择范围,满足小店的融资、贴现、保险等需求。大力发展无接触式的数字化服务模式,实现小店服务“最多跑一次”,降低小店经营者办事成本。鼓励发展不依赖于抵押担保物的应收账款融资、订单融资等供应链融资模式。利用直播、线上沙龙、线下培训交流等形式为小店经营者普及金融知识,提升其金融素养。

    (作者单位: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宏观经济月度资讯

    PPICPI“剪刀差扩大,制造业面临经营压力

    4月13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0.4%,PPI同比上涨4.4%。PPI和CPI“剪刀差”扩大至四个百分点。PPI同比大幅上涨主要原因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制造业企业的经营面临压力。

    中国3月进出口增幅均超30%

    4月13日,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8.47万亿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29.2%。以美元计价,3月进出口增幅均超30%,整体内需与外需均维持较高景气度,进口数据超预期。

    3月使用外资创历史新高

    4月15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一季度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3024.7亿元,同比增长39.9%,较2019年同期增长24.8%。3月单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1257.1亿元,创历史新高。

    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95994亿元同比增长25.6%

    4月16日,据国家统计局消息,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95994亿元,同比增长25.6%;比2019年一季度月份增长6%,两年平均增长2.9%。从环比看,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51%。

    一季度GDP相关数据公布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消息,经初步核算,2021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GDP)2493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3%,环比增长0.6%,相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

    居民“钱袋子”报告出炉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30元,同比增长13.7%,两年平均增长7%;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13.7%,两年平均增长4.5%。其中,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12.4%。

    商务部:一季度社零总额达10.52万亿元,同比增33.9%

    4月19日,据商务部消息,一季度社零总额达10.52万亿元,同比增长33.9%,比2019年同期增长8.5%,比2019年四季度增长1.86%。其中,3月份同比增长34.2%,比2019年同期增长12.9%,消费市场呈现稳步恢复态势。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1.37

    4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运营数据,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253.8亿元,同比增长1.37倍(按可比口径计算),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50.2%,两年平均增长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