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个走在前列”统揽德阳发展

    蒲波

    “五个走在前列”支撑德阳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走在前列。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效益提高,做到理念更加先进,思路更加清晰,定位更加准确;总量要升位,速度要领先,质效要双优。努力实现“25710”目标,即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5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7000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转型升级走在前列。全力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传统优势产业更优,科技创新动力更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更快;产业结构趋优,质量效益双提升。努力实现“双30”“双12”目标,即高端成长型产业增加值占工业的比重达到30%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年均增长均在12%以上,实现一产更优、二产更强、三产崛起。

    ——改革开放走在前列。坚持开放发展,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以装备技术智能制造为引领,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打造国家装备技术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推进重大装备产能国际合作,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抢抓服务业发展机遇,有效促进对外开放。

    ——新型城镇化走在前列。以实施成德同城化为引领,着眼全域城镇化,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打造德阳城市升级版,力争到2020年,把德阳建成以成都主城区为核心的北部新城,形成南有天府新区、北有德阳新城的“一核两中心”格局,支撑成都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提升四川的国际影响力。

    ——全面小康走在前列。坚持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硬指标,在全省率先实现次级突破,到2017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到2018年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1万元以上和2万元以上,在全省率先实现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管理一体化、城乡差别最小化。

    精准发力 重点突破 实现跨越

    ——打造德阳经济升级版。一是打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改造提升装备制造、食品、化工、医药、建材“五大传统”优势产业,推动工艺流程、产品、功能、服务和价值链“五个升级”,实现创新能力、发展后劲、品牌效应、集聚水平、经济效益“五个提升”。二是打造现代高端产业聚集区,实施高端产业“331”战略,重点发展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三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产业“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打造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高端产业集群。三是打造先导型服务业集散区。大力实施“1+8”倍增计划,优先发展电子商务、现代金融、养老健康等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到202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服务业增加值在2014年基础上实现倍增。四是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加快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订单农业等现代都市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壮大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五是加快建设创新驱动示范市,大力实施前沿技术攻关“登峰计划”、创新型企业“倍增计划”、创新型产业空间“扩容计划”、德阳“创客计划”,加快建设创新创业城市。

    ——打造德阳改革创新升级版。一是着力探索有效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新机制。支持东汽、东电等龙头骨干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定德阳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标准,健全优先使用创新产品采购政策,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审合一”机制。二是着力探索以装备技术智能制造为主的产业创新新机制。建立促进装备技术智能制造创新发展新模式,完善使用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奖励政策,实施以“互联网+制造”“装备制造大数据”为重点的传统制造业互联网改造提升工程,试点通用航空低空领域开放,放宽对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准入限制。三是着力探索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新机制。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强与德国等职教的合作,在自主招生、办学规模、学历认定、校企联合、“双元制”办学等方面探索创新政策。在人才引进方面,建立全面创新领军人才(国际)服务中心,统筹设立全市领军人才引进专项基金。在人才使用方面,允许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兼职从事技术研发、领办企业并给予合法股权或薪资,探索建立科技人员股权奖励收入减、免、递延缴纳个人所得税机制。四是着力探索推动区域内外协同创新开放合作新机制。以国家经开区、国家高新区和综合保税区为载体,探索建立开放创新的新机制新政策,建立以装备技术智能制造为主的技术转移中心、产业孵化基地,优化境外创新投资管理制度,创新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机制。

    ——打造德阳城市升级版。一是区域规划协同。围绕《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2011—2020年)》《成都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对接两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广汉—新都、中江—金堂、什邡—彭州等重点接壤区的专项实施规划。二是交通建设协同。以交通一体化为先导,研究规划德阳至成都的城市主干道和地铁交通,全面提高两市衔接道路的通达度和等级水平。三是产业布局协同。研究制定《成德同城化发展产业协作协议》,共同打造全国现代服务业区域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制造业基地。四是城市品质协同。加强两地教育卫生资源的共建共享,增强城市软实力和吸引力。实施“城市升级三年行动”,推进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生态建设等向成都看齐、与成都同质。大力实施“434”战略,加快推进旧城改造、城市环境改造、综合管廊改造“三大改造”工程。五是政策机制协同。建立成德两市政策共享机制,在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支撑等方面,出台推动成德一体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成德同城化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一是坚持依法执政。健全党委领导和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的工作制度,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领导和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在依法治市中积极发挥作用。二是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大力实施“四项清单”制度,建立完善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三是坚持公正司法。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开展影响司法公正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四是依法加强社会治理。深化“法律七进”活动,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一是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全面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深入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努力实现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增幅高于GDP增幅、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低收入者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收入增幅“三个高于”目标。二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围绕质量最优、吸引力最强两大目标,加强教育、卫生事业发展,做优做强教育、卫生、文化产业,加强开放合作力度。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围绕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根本问题,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和统筹层次,进一步完善政府兜底、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四是完善社会文明建设体系。大力开展讲科学、讲法律、讲文明,爱党、爱国、爱家,发展进步、文明进步“三讲三爱两进步”活动,力争到2017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首要位置,着力抓好思想理论教育、党性法纪教育、警示教育、先进典型教育“四项教育”,扎实抓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进一步拧紧思想“总开关”。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鲜明正确的用人导向,认真落实省委“六个重视选用”“六个坚决不用”“六个坚决调整”要求,大力提拔使用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工作投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大力实施科技、教育、卫生、农技、大学生创新创业等重点人才队伍发展计划,力争到2020年全面建成“三高两优一领先”的四川次级人才高地。四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大力整治软弱涣散党组织,突出抓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深化非公党建“星火计划”,加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五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十项规定,进一步严明纪律、严守规矩,坚决反对和惩治各类违法违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