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中“前辟四窗”的“前”字探究

    杨琛荣

    《项脊轩志》是一篇传统的课文,文中有“前辟四窗”一语,对句中的“前”,人教版的普通高中《语文》第三册明确注为“前:指阁子的北面,因这个阁子是‘北向的。”另有柳振华在2012年第8期的《语文教学之友》上发表的《“前”指“北墙”还是“南墙”》一文,否定了吴小如在《古文精读举隅》一书中把“前”理解为“南面”的观点,论证“前”指“北墙”。这样看来,好像“前”指“北墙”无疑了。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试做论述。

    首先,把“前”理解为指“北墙”,原文中的许多表述不成立。项脊轩“室仅方丈”,北面已经开了一个门了,如何再在门的两旁开四扇窗户,不好理解。既然门、窗都开在北面,肯定是“不能得日”的,而“日过午已昏”就没有着落了。因为窗户在北面,与“日”过午不过午没有关系,反正都照不到阳光。后文中还有一处提到“前”,即“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如果“前”指北面,“从轩前过”就是从“轩”的北面经过,由于“垣墙周庭”,“北面”还有墙,关不关窗户都无所谓,因为有墙挡着人,不用再强调关上窗户看不见人,仅凭“足音”辨人了。再者,“垣墙周庭”,“从轩前过”不会是从墙里面经过,而一定是从墙外面经过,窗户关上,还如何能“以足音辨人”呢?“墙”不会距离“轩”很近,也不会很矮,因文中明确说“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不管“轩”有多高,墙要是矮了,距离“轩”近了,“三五之夜”都不可能有“明月半墙”的。“轩”是在“闺房”和“厨房”中间的,从古今建房的习惯来说,“闺房”“厨房”和“阁”的高度应是一致的,且“阁”能住人,就会有一定的高度,而要“明月半墙”,墙与轩的距离一定要合理,墙也要有合适的高度。这样说来,“前”要是指北面就不合逻辑了。

    那么《项脊轩志》中的“前”为什么指“南面”呢?吴小如教授虽然没有给出具体的解释,但笔者认为吴小如教授的理解是合理的。

    归有光家本来是个大家庭,“庭中通南北为一”,项脊轩是“南阁子”,是建在大庭院的南面的,归有光所说的“前”是以原来的庭院方位而言的,不是就“项脊轩”的方位而言的,轩的西面是“中闺”,东面是“厨房”,“项脊轩”只是连着“闺房”的一个“阁子”,是乳母住的房间。“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归有光的母亲居住在“西闺”中,所以文中才有这样的记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如果归有光的母亲居住的房间不是和项脊轩相连的,而是从外面听见女儿哭泣,不直接推门进来,而是“以指叩门扉”询问,那也太不合常理了。只是因为闺房和项脊轩相连,中间隔着一道房门,当母亲听见女儿哭泣的时候,才会随手“叩门扉”问问情况。这种闺阁相连的房子,在南方是比较多见的。如浙江奉化蔣介石故居,蒋介石小的时候居住的房间正是这样的,东面一间是乳母带着蒋介石住的,西面是蒋介石的母亲住的闺房。阁和闺房之间有门相连。

    南面既然有窗户,那项脊轩为什么还会“日过午已昏”呢?这是因为项脊轩的南面还有高的院墙的缘故。我们知道,古今民间建房,没有正南直北建造的,一定是西南向或东南向的。根据文中的描述,项脊轩应该是东南向的。日过午以后,南面的阳光被院墙遮住了,照不到窗户,所以“日过午已昏”。那为什么“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呢?因为项脊轩和院墙形成了巷道,巷道是西南东北走向,当太阳偏西时,阳光照进巷道中,透过窗户,室才会“洞然”。这里的“反照”是“夕照”的意思,不是反射映照的意思(见2003年第2期《语文知识》中《读〈项脊轩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文)。《教学参考书》及许多人认为“反照”是指阳光照在北面的墙上折射进项脊轩,“室始洞然”的。这样的理解极不合常理。因为墙虽然有一定的折射作用,但这样的折射很难照进轩中,且即使能折射进轩中,也不会使室“洞然”。墙面能折射的光是极其有限的,且要有合适的角度和距离,才能成立。如果说是墙面的折射使室“洞然”的话,那么“日过午已昏”就不成立了。因“日过午”仍然是有折射的阳光。既然有折射,那为什么还会“昏”呢?不合常理。

    把“前”理解为指“南面”,文中的许多问题迎刃而解。如:“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与扃牖而居,能以足音辨人。”因项脊轩的南面与院墙形成巷道,南面的窗户关上,归有光在轩内,听见有人经过,时间久了,就能“以足音辨人”。

    还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项脊轩志》非一时写作完成的,文中的“墙”“庭”所指的具体内容是不一样的,所以理解起来有相当的难度。

    综上所述,“前辟四窗”的“前”和“从轩前过”的“前”都是指的“南面”,而不是北面。

    [作者通联:甘肃永昌县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