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文本,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仇晓华
【摘 要】
语文教学不光要教课文内容,更应该依托语文教材教会学生怎样运用语言,实现语文工具性的目标。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依葫芦画瓢、拼图的重组、前后勾连等几方面进行了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核心素养 依托文本 写作能力
语文教学不光要教课文内容,更应该依托教材教会学生怎样运用语言。这就要求我们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理解,运用教材进行实践。如何依托文本,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依葫芦画瓢——模仿课文结构
对于低年级而言,习作还只是写话阶段。孩子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但是在结构上,孩子没有概念。这时模仿课文的结构给孩子练笔就显得犹为必要。如在教学二上《乡下孩子》时,从“孩子”这个话题入手,通过谈话,激发他们对乡下孩子生活的兴趣。紧接着,初读课文,巧妙过渡,引出句子“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再读课文,从问题入手,引导孩子找出“捉蝴蝶、含草叶、挖野菜、逮小鱼”这串词,进行迁移想象:这些孩子还可能做哪些事?简单的用类似的3个字说说。充分感受后,再次指导趣味朗读词串。三读课文,继续通过一组短语“美丽的故事、动听的歌曲、撑圆了肚皮、乐坏了猫咪”,引导孩子读出韵味,进而整体感知诗歌中所传达出的幸福快乐的情感。
在教学时引导孩子关注动词的變化,体会“捉、含、挖、逮”的运用得精炼、准确。同样是抓住,作者却用了“捉、逮”两个词,使得更富趣味。结构上作者采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模仿此结构,让孩子进行《城里孩子》的联想。我进行一系列的发问:城里孩子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城里孩子平时都干什么?做的事情会有什么好处?让孩子将问题的答案写在纸上后,接着让孩子模仿《乡下孩子》的结构和句式,将所写出的句子进行重新排列和再修改,要和课文相似。有的孩子就写出了“听一支乐曲,能跳出蹁跹的舞蹈;拿一盒蜡笔,能画出美丽的春天。弹一支乐曲,笑眯了奶奶的双眼;唱一首童谣,乐翘了妈妈的嘴角”的句子。就这样,学生在对课文的模仿中训练了习作能力。
依托课文进行研读,揣摩文中动词、形容词等的准确运用,再让学生仿写,训练学生对词语词性的敏感度,在生活中能够正确地运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孩子的语文素养。
二、拼图的重组——内容有机利用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们要学习怎样来运用语言,就要培养孩子主动地运用词句。苏霍姆林斯基说“我认为一项很重要的任务是,早在三年级、最迟在四年级,就要使学生能够笔不离纸地写出较长的词,能够眼睛不看练习簿地写出词甚至短句来。书写过程的半自动化是提高读写水平以及全面地自觉掌握知识的极为重要的条件。”所以在教学四上《徐悲鸿励志学画》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对课文有个更深刻的了解,我从第二课时的一开始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认为徐悲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并且让学生写下来。接着引导学生:为了让你的话更有说服力,请你用课文中的语句来证明你的观点。比如:我们现在就选择一个观点:徐悲鸿是一个励志的人。
此时,学生就从课文中通过摘抄有关的段落来回答这个问题。其实,这个环节就是在变相地训练学生习作。随文表达练习设计切入点,学生在摘抄课文中的语句来印证自己的观点时,就是在依托文本学会怎样用课文语言表达练习,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三、前后勾连——活学活用课文
苏教版语文教材每单元都有相同的主题,前后勾连学习,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印象,达到“类化”的学习。如我在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时,引导学生理解了文中三个典型事例:李时珍、齐白石和爱迪生,从他们身上找共同点:他们都是目标专一,持之以恒。这时,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再写一个事例,在同一个单元中寻找一个目标人物。同学们选择了学过的诺贝尔的事例,写起来游刃有余。通过勾连,既复习了课文的内容,又进行了写作训练。
在教学《荷花》的形态: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时,我指导学生理解语句意思,并且让学生明白这是荷花开放的过程,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形态,并且作者在描写时伴有自己的想象,边描写边想象,所见加上所想,更加给人直观的感受,美的享受。之后我顺学而导,让学生也来写写石榴花的开放过程。但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孩子在描写时语言过于呆板,如:春天到了,石榴开花了,有的开了几片花瓣,有的还是一个花苞,有的全都开了,花香四溢。于是我引导孩子联系课文,思考:花的开放在过程上是有相似的地方的,那课文中的一些语句完全可以摘抄下来活学活用,这样学生在摘抄好词好句的同时也明白了活用所学的知识。这样就是通过语文课本教会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就不会有不知如何着手的烦恼,反而会爱上写作。
在情境中教学,让孩子在乐中学,乐中作,我们要依托文本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习作的指导,将练笔练在情感喷发处,丰富人物;练在空白补充处,厚实文本;练在意象还原处,鲜活词语;练在技能迁移处,培养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2011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苏霍姆里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12)
【3】吴忠豪.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指要——写话、习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01)
【4】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