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的项目式学习策略研究
王宝平
2017年9月,山西省初中信息技术课更换了新教材,项目式学习正式走进信息技术课堂。项目式学习不是简单的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它对一线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经过近两年的探索与实践,笔者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点项目式学习的策略。
一、树立项目整体意识观
项目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引导学生树立项目的整体意识观,有助于学生了解项目脉络,理清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并在现实生活中加以应用。目前的初中信息技术课通常每周一或两节,而完成一个项目往往需要12至16课时。分散的课时安排会使本应一体的项目式学习变得断续或散乱。要在相对零散的课时基础上建立系统连贯的学习机制,教师必须通过合理的项目式教学设计和活动规划,帮助学生树立项目整体意识。
例如,可以将Excel表的一个工作簿作为项目整体,以每一课时的工作或学习内容为名建立工作表。这样每次打开文件,就会对整个项目以及完成情况有一个整体的认知,既方便学生对已学内容的回顾和复习,又能保留学生的学习过程,并形成较完整的学习逻辑。
又如,以项目主题为名建立主文件夹,每一节课建立一个文件夹,并以本課主要学习和活动的内容命名,将本课所用到的资料、素材、成果进行存储。这样,一个项目完成后,项目的进行过程就一目了然,使学生的项目活动意识得到强化。
二、项目设计兼具限定性和开放性
项目式学习强调通过完成项目(或任务)的过程学习相关知识,并将知识内化。在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项目的二次设计和规划,以提高学生对项目式学习的兴趣,同时丰富项目式教学的资源。为此,项目设计要兼具限定性和开放性。
一个项目的设计,既要有一定的限定性(基于一定的条件),又要有一定的开放性(结果不拘一格),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成就一个好的教学项目。比如在教学PowerPoint软件的应用时,要求学生设计并制作一个主题为“我喜欢的动画短片”的宣传演示文稿。在这个项目的设计中,限定性表现为两个明确:一是明确要求制作“宣传演示文稿”,二是明确宣传介绍的内容是“我喜欢的动画短片”。这个项目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比如动画短片的种类有很多,《熊出没》《喜洋洋与灰太狼》《小猪佩奇》《猫和老鼠》《哪吒闹海》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动画短片的内容,幻灯片的呈现方式和效果等也都是开放的。这样的教学设计,既限定了项目范围,又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创作和发挥想象的空间。
三、在项目式学习中细化课时目标
“课时教学目标细化”是指教师在授课前根据课标、所选项目实例、学校课时规划,结合具体教情与学情对项目式教学的整体目标进行分解和细化,从而使每一节课都有详细、可落实、可检测的教学目标,并对该教学目标的落实进行简要设计的教学行为。
新教材的每个项目都有较明确的项目目标,但由于各校规定的信息技术课时不同,教师二次设计的规划不同,使得每位教师在项目式教学中对课时的使用都有所不同。教材中的每一个项目基本上都会分为项目概况,项目实施活动1、活动2、活动3、活动4,项目评价、项目总结等部分。如果一个项目的完成需要12节课,那么这12节课要如何划分?每课时的具体目标是什么?这时,项目的整体教学目标相对于每一节课来说就显得较笼统,不够明确和具体。而如果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模糊,会直接导致课堂活动组织和开展困难甚至混乱,使项目教学的总目标难以达成。因此,应以课标为依据,结合项目实例的选择和学校的课时规划,细化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力求使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化、具体化并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这将有利于整个项目教学的顺利推进,有利于课堂活动环节的组织实施,同时也能更好地检测学生在项目式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切实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注重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收集和反馈
1.课堂作业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良好的课堂作业收集习惯会使课堂更有序。俗话说,要给孩子关上一扇门,就得为他打开一扇窗。很多教师反馈,信息课上的学生纪律差,喜欢玩游戏、上网聊天、跑动等。据调查,63%的学生表示上课玩游戏是因为“在课堂上不知做什么”。为此,教师要重视课堂的安排与调控,使课堂作业成为每节课要完成的“小项目”,教会学生如何安排与收集作业,帮助学生逐渐养成上课要完成练习、下课前要提交作业的习惯。用每节课要完成的任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知道要做什么,并把更多精力用于完成任务,这样,开小差的时间自然就会减少,课堂也自然就会高效顺畅、井然有序了。
2.全面收集课堂作业是改进教学的依据
课堂作业的全面收集,一方面能够让教师全面了解班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完成度,使教师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补充或改进;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了解不同班级的学困生和学优生。这对于学生接触面大但熟悉程度低的信息技术教师来说,尤其是在复习或课堂活动设计时,具有更加明确的指导作用。
3.课堂作业设计要抓好三个重要环节
课堂作业设计要抓好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重要环节。每节课的课堂作业都是项目式学习中的一个子任务,需要教师课前的精心设计。教师要考虑如何使学生产生“挑战”任务的兴趣,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主动探究学习和反复练习,同时还要兼顾到由练习而产生的课堂作业要便于收集。课堂作业的收集在课中完成,即每个人都要在下课前上交作业。通过“课中收集课后查”,确保教学时间不浪费。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检查最好在课后及时完成,并形成书面记录。一方面,课后检查可确保学生有更多时间充分学习;另一方面,课后及时检查能尽快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和教学的不足,便于教师及时作出调整、补救或个别辅导。
总之,项目式教学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但落脚点一定要实,工作一定要做细。信息技术教师要勇于面对挑战,善于总结,走出一条符合学情的项目式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编者略)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