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觉传达视域的新中国宣传画选题及特点研究

    高翯 霍楷

    【摘 要】新中国成立之初,在社会的视觉传达领域,宣传画是社会生活及意识形态宣传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宣传画选题的分析,旨在研究宣传画在视觉传达各个领域的视觉效果和影响;通过对宣传画的风格特点研究,目的是研究当时社会的生活生产面貌。通过研究,发现新中国在视觉传达领域的艺术形式和信息传播媒介——宣传画,具有艺术性、社会性、科普性和思想性。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新中国宣传画;选题;风格特点

    中图分类号:J209?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8-0104-02

    一、新中国宣传画的选题分析

    (一)解放台湾选题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占据台湾与大陆隔水相望。解放台湾成为大陆民众的心愿,呼声高涨。宣传画家们纷纷绘制反映解放台湾主题的宣传画作品,画面描绘的内容一方面以弘扬解放军战士解放台湾、英勇灭敌的正面题材形象为主,主体形象以激情澎湃、英勇善战的人物形象表现画面,表现出解放台湾的决心和勇气,动势极强,充满张力;另一方面以台湾人民身处水深火热的环境之中加以表现,描绘台湾同胞受苦受难、遭受压迫奴役的形象,有的宣传画形成鲜明的褒贬关系,具有强烈的情感對比效果。解放台湾宣传画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政治环境影响下的意识形态反映,具有强烈的激发、宣传和鼓动作用。

    (二)反帝题材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方面,走出阴霾的人们对和平与安定格外珍惜,捍卫新生活的决心非常强烈;另一方面,面临国外帝国主义势力的敌视。美国针对中国周边国家朝鲜和越南发动多起战争,新生政权和国防安全环境面临极大考验。画家集中自身的艺术智慧,通过画笔描绘宣传画来呼吁世界各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高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旗帜。反帝题材的宣传画描绘的人物形象结构特征突出、表情与动势塑造强烈、情感憎恶分明、充满力量感与同情心,形成强烈的团结凝聚力和反帝斗争精神。这些反帝题材的宣传画包括在党的有力领导下继续加强军事建设,捍卫国家主权及领土完整,积极呼吁和维护世界和平等。

    (三)民主选举选题

    新中国的成立,使民主选举成为宣传画的一大题材。新中国成立前,军阀混战和帝国主义压迫,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凸显了民众主人翁地位。因此,参加选举的宣传画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民主和人民的民主,这与新中国成立前民众的民主权利形成巨大而又鲜明的反差。宣传画中的形象微笑而自豪,一方面是鼓励民众参加选举,另一方面体现了选举的正式、庄严和全民参与的特点。

    (四)国庆选题

    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周年、十周年国庆日,是国家和社会阶级民众喜庆的大好日子。尤其是对在旧中国饱受列强和帝国主义压迫剥削的苦难中国人民来说,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新中国来之不易,因此倍感珍惜。国庆选题的宣传画是在当时各个节日中,举国上下欢欣鼓舞,最为热情高涨的艺术形式,甚至超过春节的宣传画和年画的庆祝场面。宣传画色彩饱满艳丽、人物动势活泼可爱、吉祥如意与喜庆氛围浓烈,形式以严肃与活跃相结合,凸显国庆宣传画的热烈喜庆氛围。

    (五)土地改革选题

    新中国的土地改革运动,以“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为总路线,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巩固了新生政权。土改宣传画就是反映这一特殊时期特殊活动的特殊艺术宣传形式。宣传画以描绘民众分得土地后的美好生活场景和反映土地改革现场一角的活动为主体,有的画面配以鲜明的标语口号,农民充满喜悦表情,人物形象欢欣鼓舞,最真实地表现了当时中下层民众的基本生活。这种生活化的土改宣传画和民国时期表现资本主义性质的商业活动与经营的月份牌年历广告,在服务群众阶层、表现人民生活及情感方面具有鲜明的差异性。

    (六)大跃进与人民公社选题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工农兵群众的冲天干劲也带来了宣传画创作的高峰。新中国为了加快经济复苏和社会主义强国建设,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由于一些指标定得过高,形象地被称为经济上的“大跃进”;而人民公社主要在农村开展,通过生产合作社合并,社员资产归公等做法,建构起同吃饭、共劳动的社会基层组织,被称为政治上的“通向共产主义的桥梁”。以大炼钢铁为主的大跃进运动片面强调高速度,牺牲了农业生产,导致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人民公社化运动要求各地建立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违背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水平关系。在这一领域的宣传画,以轰轰烈烈和热情高涨的生产生活形象与歌颂人民公社形象为主,呼吁人们积极投身生产生活和人民公社之中。有的宣传画还配合“万猪场”“万鸡山”这些口号而出现了画猪热、画鸡热的场面。

    (七)工业生产选题

    新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基本上是建立在一片废墟之上的,因此,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工业生产成为新中国宣传画的重要题材。工业生产是大跃进中突出表现的一部分,也是新中国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在1963年开始有“工业学大庆”的精神口号,一时间,全国上下齐抓工业建设,积极投身工业生产中去,带来了快速发展的经济效益。宣传画中参加工业建设的人物形象不分男女,女性工人的塑造凸显女性形象的社会地位。背景衬托热情似火的工业大生产场景,表现了热情高涨的社会主义工业生产和生活场面。工业生产选题的宣传画,大都塑造主体人物形象并配以工作场景,人物形象构图饱满,精神焕发,气质昂扬,有的积极专注于生产建设,有的表情微笑,乐观向上,以参加国家工业化建设而自豪和骄傲;画面中主次分明,凸显主体人物形象的同时,背景也做到虚化和丰富处理,用以渲染主体人物形象,烘托画面氛围。

    (八)农业生产选题

    新中国土地改革后,激发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人民公社化运动后,农村实行集体劳动制,轰轰烈烈的共劳作、共生产模式推广开来。在1963年,开始号召全国“农业学大寨”模式,掀起了发展农业生产的热潮。大力加强农业生产成为宣传画创作的一大主题。农业主题宣传画与工业主题宣传画相似,主要以人物为主加以表现,背景衬托农业生产、农村建设的场面加以装饰和烘托。这一主题的宣传画,人物形象笑容饱满,春风得意,表现农民群众改造自然、促进生产、积极投身社会建设的高涨热情。

    (九)科学技术选题

    新中国加强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建国初期呈现向苏联学习“一边倒”的现象,正如《上海现代美术史大系宣传画卷》所描述:“经过大张旗鼓的宣传,‘向先进的苏联学习‘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因此,当时先进的苏联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一方面,苏联模式成为新中国学习科学技术的标准,另一方面,苏联的宣传画为中国宣传画创作提供了艺术样式和标准,刺激了中国宣传画家们的艺术创作,虽然学习苏联先进经验的美好藍图只是通过宣传画表现出来,但在这样奋进的时代中推进了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题材的宣传画以人物形象为主,人物形象专注、严肃、认真,配以科技设备、科技形象等元素作为装饰和衬托,具有理性抽象的特点。

    (十)幸福生活选题

    新中国改变了人民的命运,人民当家作主,用以歌颂广大基层民众美好生活的宣传画也成为反映这一时期生活现状的直接映射。有的描绘家庭生活和娱乐场景,有的表现亲情友情,有的展示业余文化生活的多彩多姿,这些幸福生活的选题,在于歌唱祖国、歌唱党、歌唱胜利、歌唱幸福、歌唱美好生活,从而呈现出一番欣欣向荣、欢快淋漓的幸福场面。

    二、新中国宣传画的艺术特点

    (一)艺术性:突出个性艺术表现

    在以个体形象表现的宣传画中,一些宣传画突出表现民众的激情和斗志,画家采用塑造工农兵特定的造型和动势的形式来处理画面,塑造英雄主义的典型形象。如表现力争上游、反帝斗争、建设祖国等形象时尤为常见,处理人物形象时强化人物的主体造型和倾斜的动势,用以表现冲击的力度感;在构图时,采用倾斜的构成形式,如对角线构图、倾斜线的运用等,强调动感特征;在分割画面比例时,凸显人物的主体比例,顶天立地的饱满处理彰显突出的视觉效果,下方或背景附着以群众或工农业生产建设的场景,主次对比突出;在视角运用上,有的采用仰视处理,更好地塑造人物造型的高大之感。

    (二)社会性:突出积极向上的社会风貌

    群体类的宣传画形式与个体表现的宣传画形式存在差异性,与塑造个人英雄主义精神不同的是,群体表现为和谐欢乐、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形象,给人一种集体的力量感和凝聚力。群体宣传画中的人物造型特征是以活跃欢快而又各不相同的群体人物为主,面部表情和蔼微笑,造型动势变化丰富。在人物的选景方面,选择以劳作、庆祝、学习、运动及生活一角的群众、孩童、工农兵形象等为主。色彩的运用和处理采用饱满而艳丽的民间色彩,并配以生活情趣和场景等因素,具有喜庆、欢快和民俗色彩等浓重的装饰特点,表现出和谐欢快的氛围。从群体的宣传画来看,具有展现军民同心、和谐一家亲、积极奋进、团结向上的鲜明特征。

    (三)科普性:画面情节与说教科普结合

    此时宣传画通常选择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场景进行创作,通常是社会中的热门事件和群众关心或关注的事物。画面在平凡的事物中表现一定的情节,说明一个道理,讲解一个故事,告知一种现象,说明一些问题,因此具有说教性、号召性、引导性和舆论性。在画面说教的同时,画面的下方或局部点缀规范的美术字,起到说明和点睛的作用,口号性极强,对于当时以工农兵群众为主要对象的受众来说,起到恰到好处的宣传导向作用。

    (四)思想性:主题思想性强

    对比民国时期的月份牌广告和新中国的宣传画,清晰可见二者在思想理念上的差异性。民国时期的月份牌以赏心悦目的形象出现,传统年画、时髦女性等,大都满足欣赏功能,附带商品传播功能,插图与商品关系相去甚远,大部分月份牌广告主题思想不明确、不清晰;新中国的宣传画则定位在最基层的工农群众中,描绘的形象以身边的人民大众和紧贴生活的事物活动为主,主题口号与插图阐述同一个事物,表达同一种思想,传递同一个信息,产生主题思想传递的合力;插图的形象具有号召性、引导性、说服教育性和普及性,口号具有补充说明、画龙点睛的特点。

    参考文献:

    [1]霍楷.中西方百年广告设计艺术[M],东北大学出版社,2013.

    [2]邓丽君.场景与图像——20世纪的中国招贴艺术[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