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家庭作业布置的有效性策略

    侯秀荣

    学好语文非一日之功,重在积累,加上高考的压力,学生成天都在做数理化作业,语文作业被视为鸡肋,很难保证质量。因此,提高高中语文家庭作业布置的有效性迫在眉睫。通过两年多的实践,笔者积累了一些经验,对语文家庭作业的布置有了自己的一些认识与理解。

    一、布置精品作业,避免随意性

    我们通过家庭作业的布置,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多样化的形式注重训练学生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的能力。所以布置作业既要有长远目标,又要有当下目标。当下目标是每一次家庭作业布置,都要有清晰的目标,指向性要强。作业是根据学生的学情和教材,精心设计,力争每一次作业都是精品作业。通过每次的作业反馈,老师要知道自己的目标到底实现了没有,没有实现,就要及时修改。

    二、布置分类作业,凸显针对性

    我们知道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我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提问,课后作业及检测,让学生知道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薄弱之处,从而主动通过做作业来弥补和提高。如高一军训时,学生时间比较充足,我先将课本中的一些经典诗词抄出来让学生背诵,或者提前布置预习,让学生讲解,进而背诵,学生很感兴趣,《念奴娇·赤壁怀古》《虞美人》《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锦瑟》《登高》等诗歌就这样留在了学生的心中。再如我让学生每天写军训感悟,或发生在军训期间的事,通过批阅,发现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低,从而对症下药,布置更具体的个性化的写作任务。

    如何精心分类设计作业。对于识记类基础性知识,要求学生必须记会,怎么记,一是写在作业本上巩固,比如字词、实词虚词等用法,成语的意思等等,老师大概规定范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调节。如每篇课文出现的生字词,不同的学生掌握的情况不一样,会的写一遍或者不写,不会的多写几遍,老师要求三至五遍,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调节。一是进入大脑永久性保存的知识,比如经典名篇的背诵,背得快的学生,就不需要写辅助,背得慢的学生,老师需要帮助并督促。课后习题,要分层布置,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如《归去来兮辞》“研讨与练习”第一题熟读并背诵课文,探究问题,要求所有学生都做。第三题翻译句子只让一些基础弱的学生做。第四题结合学过的《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说说你心目中的陶渊明是怎样一个人,并谈谈你对古代归隐现象的看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可以选择第一问,也可根据自己了解的其他归隐人的情况,谈对古代归隐现象的看法。第二题谈陶渊明诗文的艺术特点“平淡自然”,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选做。

    三、布置开放性作业,体现思辨性

    生活就是语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之一是“提升思维品质”,即让学生“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增强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如很多学生怕开家长会,可以让他们在开家长会之前给父母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担心与想法,老师再要求家长给孩子回信,在这种互动之中,不仅练了书信的写法,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增强了孩子与父母沟通的能力。如学了《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我这样布置作业:让学生以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的身份,写写它与你之间的故事。学了《装在套子里的人》,让学生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套子”,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些“套子”。学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让学生阅读《水浒》中与林冲相关的章节,让学生写写“我眼中的豹子头”或“我眼中的林冲”。由此再延伸读《水浒》中与武松相关的章节,写写“我眼中的武松”,或者我会这样发问:“武松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吗,你怎么看?”“‘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我们读《陈情表》有感伤,但并未流泪,我们是不是‘不孝?”这样的作业学生怎会不喜欢?通过学生作业的反馈,我感到特别欣慰,学生主动参与、观察、质疑、思考,获得自己的体验,思辨能力增强了,写作能力提高了。

    四、布置合作作业,突出协作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应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不同期待,精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确保全体学生都获得必备的语文素养。如学了戏剧单元的《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让学生把这些经典作品搬上舞台,让他们自导自演。学生积极性非常高,效果较好。《窦娥冤》四折,一组演一折,最后评价,在“角色扮演”与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对剧中人物形象有了更切身的体会,对元杂剧的语言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作品的主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雷雨》采取“同剧异构”的形式,四组都演周朴园认出鲁侍萍的高潮部分,在四组同一幕表演的鲜明对比中,学生对剧中的人物形象才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为了完成这项作业,大家互相帮助,携手合作,在圆满完成作业的同时,又培养了亲密融洽的伙伴关系。这样的合作性作业,既让学生受到了表演艺术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语文课堂充满趣味,又扩大了语文的外延。对学生来说,这样的影响有可能是终身的。

    五、布置研究性作业,突显创新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当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培养创新人才发挥重要作用。”老师要指導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老师为学生确定专题性研究课题,课题确定后,指导学生进行研究,研究的过程中定期检查,及时总结,最后对学生的研究结果做出正确的评价,从而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创新与合作能力。研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工作、科研等奠定基础。如我指导两组学生开展“高一年级流行元素调查研究”“木垒县人民路两旁店铺错别字调查研究”的工作,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最后完成研究,进行成果汇报。汇报时,有介绍小组分工调查情况的,有讲述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发生的小故事,还有最后的成果汇报。成果汇报之后,是学生谈聆听感悟,学生特别积极。有的学生很激动,分享他们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收获,还有的分享失败的原因及教训。高一的研究性学习汇报很成功,还参加了2018年11月自治区开展的高中生研究性学习成果比赛。极大地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高二时,全班学生都参与其中,最后形成了十个研究小组,研究的领域扩大了,甚至跨学科研究,如“山城木垒美食研究”“《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关于李鸿章的调查研究”“古代中国为何从‘尚武转变为‘尚文研究”“学生取名调查研究”。最后花了三节课时间汇报成果,孩子们表现出的前所未有的积极,让我惊奇又惊喜。

    六、布置趣味性作业,突出实用性

    学生意识不到完成作业对自己学习语文的作用,就不能发挥主动性去完成作业,那么他们对做作业自然缺乏兴趣。语文的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布置的作业也应如此。如在学习杜牧的《阿房宫赋》后,为了让学生体会赋的特点,我尝试写了《山城赋》,让学生模仿《阿房宫赋》和《滕王阁序》,写《木垒赋》,写得好的利用QQ群向学生和家长推荐,学生的创作欲望被调动了起来。如一学生写的《木垒赋》,“天山脚下,山城见乎。牛嘶马叫,成群结队。闻名乎胡杨,有趣乎鸣沙。柳荫庭阔相成趣,水映山色景自明。西临奇台,东瞻鄯善。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绵延起伏,名曰山城。久矣!名虽不见经传,实沧桑而久远。十三民族,和睦互助,古今贯通,历史长河。民国六年,设为县佐。一九五五,改制为县。美哉!景虽不及桂林九寨,即可堪称别有洞天。春夏之交,风卷云翻,雾涌雪飞。绿意与皎洁连成一色,银光同碧绿争辉。秋冬之际,狂风四起,飞雪早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夏日之时,登高遥目,长河落日,天造地设,蔚然奇观。马圈湾青草碧水,水磨沟青松长驻。鸣沙第一响,疑是雷公下凡;胡杨千年不朽,叹造化之工巧。绿树掩映,阡陌纵横。采天地之精华,筑人间之美景。冬暖夏凉,养心之家。旅游新城,焕发新生。”还可以根据学校举行的活动,及时让学生写随笔,写感受,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学以致用,作业训练的实用性增强了,学生感到自己的阅读能力有了实实在在的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会大大增加。

    七、布置多元化作业,突显探究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凭借语感和对语言运用规律的把握,根据具体的语言情境和不同的对象,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文明得体地进行表达与交流,能将具体的语言文字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学习现代诗歌,注重让学生朗诵,尝试写作现代诗,举办诗歌朗诵比赛活动。学习古代诗歌,知人论世,注重审美与鉴赏,让学生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抓意象,抓诗眼,炼字,课堂所学与所练紧密结合,尤其炼字,学生特别感兴趣。如齐己《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 )枝开”,让学生根据题目,填入恰当的词,并说明理由。再如,学了“以景结情”法,让学生品味“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妙处。“槛外长江空自流”中“空”的妙处。学习散文,除让学生品味写景语言的妙处外,还让学生学习名家的写法,写自己身边的美景,如写“木垒的秋”“木垒的第一场雪”“我的家乡”等。学了《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让学生写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演讲或者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学习文言文,除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外,还着重根据不同的题材,练不同的应用能力。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苏武传》《张衡传》让学生为他们写颁奖词,学习《鸿门宴》,让学生学其写法,叙写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学《项羽之死》,与《鸿门宴》结合,同时让他们阅读项羽本纪,评析项羽的悲剧或者分析项羽的人物形象。学习科学小品文,设计练习让学生做,体会科普类文章语言的严谨与准确,体会论证的特点。学习写作,老师布置学生有话可说的话题,尤其是时评类评述,学生更感兴趣。作文要及时批阅,及时反馈,也可让学生批阅,但老师要明确要求,学生比老师批得更仔细,发现的问题更多。批完再根据问题及时修改,有时一篇作文可以改三遍甚至四遍,在修改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切实的提高。我所带的学生作文在各级征文比赛中频频获奖,这反过来又激起了学生更强烈的写作欲望。

    八、布置阅读性作业,突出育人性

    语文的根在阅读,语文老师就要引导学生大量读书,做深厚的铺垫,并且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我们平时的测试性阅读并非阅读的常态,单篇课文的阅读也非阅读的全部。我们应提倡整本书阅读,如何阅读,建立由课内到课外,覆盖学生语文生活的完整的语文课程。曹勇军先生说:“不读书的学生就不会有持续的发展”,“阅读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食粮。”语文老师应做读书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位学生的心田,让每颗种子发芽、生长,最后长成参天大树。即使高考复习任务重,也不能放弃引导学生阅读,这是语文老师坚持去做的不二法门。

    如何设计阅读作业,提前要有计划,高一时读哪些书,高二时读哪些书,高三时读哪些书,平时读什么书,假期读什么书,老师心中有数,学生心中也要有数。如我高一时让学生读《三国演义》,每天布置读一章,第二天课前演讲要随机抽一名学生谈阅读这一章的感悟与收获,其他学生要点評,与这名学生的观点不同时会有争议,曹操杀吕伯奢一家,学生就争议特别大,在争议中,不同的思维碰撞,就会撞出思想的火花。因为第二天的随机检测,学生读的很认真。假期推荐阅读书目,写读书笔记、读后感悟,开学要评比,还要开展“名著阅读读后感当堂写作”竞赛活动,这时的学生是不能看书的,这样的检测反馈活动会让阅读落到实处,学生也很喜欢。高三虽然忙,一定要推荐学生阅读哲学著作,老师要设置思考题。老师也要参与到学生的读书活动中,与学生互动。这样三年坚持下来,学生收获是沉甸甸的。

    总之,在高中语文作业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心中装着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布置作业,让作业逐步由“随意布置”走向“精心设计”,由“一成不变”走向“大胆创新”,由“信奉统一”到“尊重差异”,由“闭科自守”走向“学科开放”。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语文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通联:新疆木垒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