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语文课堂教学展现语文思维特质
项新宇
教学的智慧源自不断的反思和探索。笔者执教的《祭十二郎文》曾获第四届全国高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展评优秀课例评比一等奖。当下观之,虽有新意,亦有较多不足。现对其教学设计进行适当反思,助推笔者以后的课堂教学,故作此文,求教于方家。
一、教学目标设定及课时安排应根据文本,符合学情
教学目标的设定及课时安排要有针对性,根据文本而设,依照学情而设,目的在于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目标可以说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就一节参赛课而言,更应考虑课堂的质量和效益,故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可不慎。
《祭十二郎文》是唐代文学家韩愈伤悼其侄十二郎的一篇祭文,情文并茂,感人肺腑。叙事与抒情相融,在对身世、家常琐事等朴实的叙述中,流泻出对兄嫂和十二郎的深切怀念和无限痛惜。在深挖文本和调研学情的基础上,在教学课时只能设定为一课时的条件下,笔者设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诵读积累,掌握常见的文言知识,积淀文言语感;2.体味语言,领会叙述中抒情的艺术,体会复杂深沉的多样情感;3.情感共通,学会惜福当下,自爱爱人,担责担道义,永葆赤子之心。并将领会叙述中抒情的艺术,体会复杂深沉的多样情感作为课堂教学的重难点。
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预习是效率课堂和大容量课堂生成的基础。《祭十二郎文》是祭文中的经典名篇,篇幅较长。又,本课是选修课文,学生对文言文已有相当程度的积累和理解,课堂也不宜面面俱到,故设计一课时有其可行性,当然这种一课时设定也是由赛课的性质而决定的。为在短时间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根据文本特点采取长文短教的教学策略,并根据学情,提前布置预习,引导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疏通文句,熟读课文,由感知而有所体悟。
课堂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是课堂永远的挑战。教学目标设定后,关键就看课堂上教师如何导向。为此,笔者抓住文本和语言,师生在课堂上借诵读来对话文本、体悟情感,引导学生体悟文本中最绝望的离别和最深情的告白。课堂贯彻以“问题”为导向,以“情”为抓手,师生通过对话将品读的方法细化落实到“点”,实现“读”与“赏”的结合,品情悟情,实现移“情”通“理”,以期在情理上共鸣,并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二、课堂的任务是解决学生之惑,并为此选择合宜的教学方法
课堂的主体始终是学生,课堂的任务是解决学生之惑。教师在教学之先就必须解决为谁而教的问题。在课前和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不少学生反映《祭十二郎文》文本长,语意重复较多,是不是太“啰嗦”了?如何解决《祭十二郎文》“啰嗦”的问题,这是一个挑战。
学生的问题有了,而教学最忌强行输灌,笔者需要借助一个“抓手”带领学生品读文本,从而释疑解惑。在课堂上笔者给学生呈现了一个缩写版的,由《祭十二郎文》中的句子集合而成“《祭十二郎文》”。缩写版文字如下:
吾少孤,惟兄嫂是依,与汝零丁孤苦,两世一身。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呜呼!其信然矣!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彼苍者天,曷其有极!呜呼!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
缩写文中的句子皆由《祭十二郎文》中的句子集合而成,在引导学生在文本中“寻找”句子的过程中可以借机检查学生的预习,看看同学们对文言知识掌握程度。比如一个句式,“惟兄嫂是依”,两个虚词,“孰”与“其”等。在师生熟悉文本的过程中自然将课堂与课前预习结合起来,形成大课堂。而借比较“缩写”与原文在艺术表现上的异同则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使课堂走向深入。在教学中师生比较出二者的相同点:1.汝吾相称;2.多用语助。比较中亦得出二者的差异处:1.叙述不充分;2.细节不凸显;3.抒情乏支撑。比较过后,再回观原文,《祭十二郎文》的艺术价值不就凸显出来了么。
教学方法只是手段,只是为教学任务和目标而设。针对本文篇幅较长的特点,我采用了“缩写法”和比较法,学生有了非常直观的感受。由“问题”而想“办法”,学生往往容易接受,教学效果也就较好,当然这需要教师自己“革命”,不断反省自己“闭门造车”而想当然的教学惰性。
三、语文课堂的核心任务是回归语文,展现语文的思维和特质
一堂真正的语文课应该要能展现语文的思维和特质。在笔者的认识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我们思考的方式影响了所说的语言,而语言又会反作用于思维。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是思想的定型。所谓定型不仅定思想的形式,同时也定思想的质料,因为语言里所用的材料就是思想本身的质料,那是二而一的。思想拿不出来,定型成为语言,这才拿得出来,说出来可以让人家听见,写下来可以让人家看见,人家憑你的语言就可以知道你想的什么。”是不是可以说语言塑造了思维呢?笔者以为,我们可以从语言中推断思维和心理的变化。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其课堂核心任务不外是通过“语言”这个载体去体味、还原它所载负的思想、情意内涵和审美意义。或许只有这样,语文课才是语文课,而不是政治课、历史课或其他。语文思维就体现在玩味涵泳语言的过程中,作者呈现为“结果”的语言恰恰是我们探索的“起点”。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就学生找出“缩写”中的句子所在文章中的段落品读。首先让学生自主朗读,品味叙事中的抒情;进而教师相机指导如何品“读”,以读促赏。如在品读文章第一段时,笔者这样引导,全文用四十二个“汝”字,采取对话形式,话说给亡人听。开篇一个“告”字,汝吾相称,如对谈面泣,让人感到全文都是向十二郎当面诉说,而亡者也正侧耳倾听。教师会问“当你读这些文字时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了什么?”在吾汝对谈诉真情后,品读文章第二段,体会寻常琐事寄深情。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想象嫂嫂的形象、动作、神态、语言、声调……
品读就是对语言的触摸和玩味,从而完成一次思维之旅。笔者通过指导学生如何通过“读”这个“抓手”去玩味语言,揣摩情意,这实际上就是思维的探索,语文思维在场的体现。“当你读这些文字时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是通过语言文字这个“起点”,逆流而上,走进作者韩愈的心灵世界,从而感同身受,实现文学的“移情”。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这篇“至情之文,千古绝调”,体会到深情文字背后所蕴含着的巨大张力。
四、课堂探究仍是文本的延伸,不能一味向外拓展
时下的语文课堂往往在后半程“拓展”发力,尤其在公开课上,似乎不“升华”,不“拔高”一下总有意犹未尽之感。惭愧的是,吾亦犯此“病”。当然“拓展”本身不是“罪”,罪在一味向外推展人文教育,使得探究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这样一来语文课还是语文课吗?它和其他的课堂区别在哪里呢?也许只有回归到语文特质和思维,才能回归到语文。
拓展不能违背生活常理长情,不能庸俗化,不能脱离文本,一味拔高。归根到底,向外拓展的落脚点仍然是“文本”。笔者以《祭十二郎文》为例,就其修改前后的课堂探究设计进行一点反思。
先前的课堂探究设计:大家读文章倒数第二段,愧疚、自责让韩愈心灰意冷,韩愈在文中说,“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考察历史,发现韩愈并没有这么做啊,而是继续尽忠职守,在仕途奔波,那么韩愈是一个守信的人吗?说一说你心中理解的韩愈?
之后重新设计的“探究”:读文章倒数第二段,愧疚、自责让韩愈心灰意冷,韩愈在文中说,“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细品语言,想一想韩愈为何说出这样的话?说一说你心中理解的韩愈?
笔者以为,后面的“探究”比较先前的设计,进步在于让提问回归到语言,收敛到“文本”本身,同时展现出向内和向外的延展性。回答问题,学生不需借助外围资料,只需回想文本,回想那些“絮叨”的文字,就不由看見了作者由深沉倾诉,到泪流满面,到号啕痛哭、呼天抢地的情感变化过程,不由看见了韩愈的失落,自责,忏悔,承担,百感交集。师生通过思维探索,让“语言”流出了一条波涛汹涌、浩浩荡荡的情感之河!
五、如何回归语文,思考永远在路上
《祭十二郎文》将诚挚的抒情与日常琐事的叙述紧密融合在一起,深切地表达出对亡故亲人的悼念和对人生浮沉离合的无限感叹,质朴的文字蕴含着巨大的张力。教什么?如何教?笔者在思考过后,觉得教学应追求四个原则:一是课为学生而上,以解决学生疑惑为出发点;二是课堂要有一定的效率和容量;三是要提供方法,教会学生学习;四是教学要有温度,生命价值教育要在场。而这四个原则必须要展现出语文的思维和特质,紧紧抓住文本和语言。叶圣陶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总之,力求让课堂能解惑,有方法,有厚度,有情怀。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作者通联:安徽铜陵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