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观课引起的对小学英语课堂消极沉默现象的思考与分析
周熠
摘 要:课堂沉默现象存在于大多数的课堂中,本文基于对英语课堂中学生的观察,结合课例,深入分析课堂中学生消极沉默、探究其成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英语课堂; 消极沉默; 观察; 應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2-076-001
在一次听课活动中,笔者听了两节四年级下册Unit8 How are you?(story time )的课。在教学环节中,每位老师试图通过创设情境,利用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课堂沉默现象仍然存在于课堂教学中。课后笔者分析了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沉默现象,并探究背后的成因,为后续四年级的英语教学提供帮助与借鉴。
一、课堂沉默的认识
1.课堂沉默的定义
沉默有许多的不同意思,包括:默认、无声的反抗、消极的躲避。而如果将其放在课堂当中就成了课堂沉默。有学者将课堂沉默定义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学生所表现出默声同时没有任何语义的非语言交际行为。
2.积极的课堂沉默与消极课堂沉默
在课堂中,学生认真的倾听或思考的状态我们称之为积极的课堂沉默。而学生不参与课堂学习,对老师的提问或者组织的教学活动漠不关心、不感兴趣,这种类型的沉默我们称之为消息课堂沉默。
二、基于课堂观察,分析学生课堂消极沉默成因
1.教师的提问行为分析
(1)提问的形式未能巧妙转换。教师在提问时有时会比较生硬,习惯于正面出发,长刀直入。而有时候太过于直接,学生无从下手。学生对于所提问的问题毫无头绪,因此学生往往没有兴趣去思考,转而沉默不语,关心课堂之外的事件。如:教师A在教“take care”一词时,她提问:“Yang Ling has a cold and fever, can you help her?”学生对于这个问题一下子不知道从何说起。课堂的氛围沉闷起来。这时候班级里有一小部分学生开始翻书试图寻找答案。在处理“take care”时,教师B是这样设问的:“Imagine,you are the girl now, what can you do?”并且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教师通过PPT出示一些处理好的图片。学生这时候会结合自身生病的时候父母照顾自己的一些事情来回答。
(2)教师的提问开放性程度不高,学生不够活跃。学生愿意参与课堂活动、乐于探究是与老师提出的开放性问题密切相关的。教师的提问缺乏一定的思维宽度和深度,那么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课堂的静默现象。如在第一节课当中教师A在拓展环节当中设置问题时:“Can you make a phone call to Yang Ling?”由于在课文中已经有李老师给杨玲打过电话了,而学生在输出的时候只能够模仿李老师进行打电。在观察他们任务单之后发现他们的任务单写得大同小异。而教师B在拓展环节设置,“Yang Ling is fine, can you invite her to play on May Day?”老师设置了五一节到了,杨玲病也好了,你能够邀请她五一节出去游玩吗?教师B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地方和游玩的项目。学生都乐意说一说自己想和杨玲一起去的地方和想游玩的项目。最后课堂在融洽、热闹的气氛中结束了。
2.教师的教学活动导致学生消极沉默
在教学活动设计上要符合学生的能力和心理特征。在最后的拓展环节第一节课老师设置的是杨玲的朋友给杨玲打电话,而第二位老师设置的是朋友知道杨玲已经恢复而邀请杨玲五一节出去玩。第二位老师的教学活动能够跳出文本创设新的情景,因此大多数学生能够参与其中。
三、由课堂观察,提出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的对策
1.转换提问方式,精简提问语言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擅于提出问题,也需要从知识的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提问。例如在我们课题“How are you?”呈现时,可以提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对课题有一定的了解与兴趣。同时提问的语言需要简练,不可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教师在提问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英语学科的学科特性。
2.合理设置教学环节,让学生有话可说
教学环节的设置需要具有层次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在第一节课中如果老师能够在之前的教学环节中复习所需要用到的一些词组“have a rest, take some pills, see a doctor”,那么在给建议的这个环节学生就能够有话可说,而且教师所给的一些词组也会对孩子进行一定的启发,学生能够想到其他的建议,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3.教学活动形式多样,营造良好的氛围
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老师不仅考虑学科的特征与知识的学习,也需要考虑学生的兴趣与活动的情境性。在第二节课中教师能够跳出文本,创设新的情境,同时情境中以孩子打电话邀请杨玲出去玩,这个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玩”。学生有兴趣去思考老师的提问,也更愿意参与老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同时老师做了充分的预设,不仅给了孩子一些游玩的地方,并带着孩子梳理能够做哪些事情。这样帮助孩子思考。
研究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找寻更加合适的方式去帮助老师了解学生沉默的成因,以便教师在教学时,能够注意到教学环节设置、教学活动的创设、教学提问等问题对学生的影响。只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更多地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同时在课中能够多关注到学生的反应,善于提问,注重教学环节、教学活动的创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那么我们的学生会渐渐“走出”沉默,更愿意参与课堂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庞妮.沉默与表达:学生课堂行为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1:55-57
[2]范志燕.沉默言语交际[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23
[3]张玉娟,李如密.学生课堂沉默及其艺术应对[J]上海教育科研,2014(10):57-60.
[4Jackson.Reticencein Second Language Case Discussions:
AnxietyandAspirations[J]System,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