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李纯一先生的学术精神

    张玲玲

    【摘 要】李纯一,中国音乐考古学家、音乐史学家。一生学术成就卓越,著作颇丰。《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是纯一先生的一部代表性著作。从这部鸿篇巨制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纯一先生治学严谨、虚怀若谷以及勇于开展自我批评的学术精神,对于当下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学术精神

    中图分类号:J609?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8-0044-01

    李纯一,中国音乐考古学家、音乐史学家。一生学术成就卓越,著作颇丰。《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本文中简称《综论》)一书,是纯一先生的一部代表性著作。这一著作是纯一先生在“既没有像样的理论体系,又没有像样的方法论”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完成的,是中国音乐考古学领域最具权威性、最具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理论著作之一。这部鸿篇巨制中,体现出纯一先生高度的学术素养和广博的知识体系。

    一、该书文、图、表相得益彰,体现出作者治学的严谨

    在该书第八章第一节甬钟类型、各部名称和自名部分,纯一先生首先将甬钟初步的划分制成表格——“甬钟型式表”,这个表格可以让读者一目了然,这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本书计有表格112份,除此种类型表格外,还有十六例大鼓测量表、十例战国墓葬大小鼓共存情况表、六例新石器时代晚期特磬登记表、72AGM93编磬出土位置与测音等项对照表、八例东周编磬平均比值与《考工记·磬氏》比值比较表,贵县罗泊湾M1:313笛复制品试吹印象表、曾侯乙墓篪复制品平吹超吹音高指法表、战国汉晋文献所见八种瑟弦数目表等等,这些表格对阅读此书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同时,作者将甬钟的各部名称以图例的形式展示出来。这种图例生动地表现了最核心的内容,让整本书籍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体现了纯一先生严谨的治学精神。

    二、新观点的提出,彰显出作者虚怀若谷的学术精神

    “关于甬钟的各部名称,向以最早专论甬钟的《考工记·凫式》为准,但后人对其中少数名词有不同的解释和争议。今斟酌古今学者的研究成果,暂依图一〇八所示诸名”。一个“暂”字,体现出李纯一先生对于学术的认真。其实,在《综论》的序言里,李纯一先生就曾这样评价过自己,他说自己“半路出家,根底浅薄”,说他的成果“权作引玉之砖”,说自己的“认识肤浅、学历有限” “真诚期望大家给予批评指正”。从作者的话语间,无不渗透出他谦逊的态度。接着,纯一先生从文献角度对甬钟这一乐器进行介绍。作者将钟的自名按照夸饰、类别、用途分别列举出不同铭文中甬钟自名。看似很简单的收集整理工作,纯一先生却要阅书无限,才能完成收集资料的任务,并且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最后,将所划分的四型甬钟依次展开叙述。

    在第二节Ⅰ型甬钟里,纯一先生列举四例甬钟,并配有文字说明和图解。并将四例滥觞期的甬钟的主要特征总结为五项内容,“如果以上的五项能为今后新的考古发现所肯定,那就可以作为中原地区滥觞期Ⅰ型编甬钟断代的一个相对标准”。在探讨甬钟起源的问题时,纯一先生列举出了不少学者,如郭沫若、容庚等学者的观点,随即说道“以上诸说各有所据,但因在不同程度上受着资料的限制,以致不尽周密或瑕瑜可见。”最后,纯一先生用MZM13有干庸和BZM7编甬钟考古发现,论据了自己的观点。书中的很多问题,作者都采用了先列举各家之言,后用文献学、考古学等多学科的方法,提出新的观点。但仍是用谦逊的口吻,希望后来者的批评指正,这都充分体现了纯一先生严谨而谦虚的学风。

    三、勇于开展自我批评,体现出作者胸襟宽广的学术风范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综论》一书里也有欠妥之处。在《微观入手 宏观把握──音乐考古治学谈》一文中,纯一先生就对本书进行了反思:“我写此书的时候,还没有发现木铎的实例,金铎的实例倒有几例,于是我就冒失认为:木舌打在铎体上能发出多大的声音?这可能是一种汉人之说,不大可信。前年发表了南阳春秋墓的两件铎,一个金舌,而另一个就是木舌。虽然目前我对汉儒的‘木舌为木铎的本意还不太清楚,但当初我认为木舌不可信就太急躁了。……这个地方出土的钟,钟枚较长,三厘米以上很常见,它也是二叠圆台的,但它的二叠圆台是细的,直径很小。从纹饰上看,它也是一种对称的双叠云纹,但是它这种云纹是属于南方系统的,不属于北方系统。这种钟,应该属于越系,不属于周系,但我这本书是把它归在周系里。这是认识不足造成的。”

    在《李纯一先生专访》一文中,作者也谈及了对《综论》的看法:“这里头存在着很多问题,有些东西断得不准,主要是因为自己认识问题。从个人研究来说没有研究透,有些问题误认为是什么,出现了严重不足的地方。此外,光是出土资料的罗列,它的規律性的东西,它的内涵,音乐的社会内涵、历史内涵,涉及得少,这是很不足的地方。还有很多缺陷,一句话说不完,我这本书只是开个头而已,今后还要靠你们努力。”纯一先生勇于自我批评的宽广胸襟与虚怀若谷的学术风范,令笔者敬仰不已!

    纯一先生云:“宁满爬,勿稍歇”。愿与诸君共勉!

    参考文献:

    [1]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 [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2]李纯一.先秦音乐史 [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