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社会视野下内蒙古理论武装工作创新研究

    史艳芳

    摘要:地方理论武装工作在促进整个地方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学习型社会视野下适应新时期地方理论工作提出的挑战成为理论工作的聚焦点,本文在研究目前内蒙古理论武装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加强内蒙古地区理论武装创新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理论武装工作;创新

    一、学习型视野与理论创新的必要性

    (一)学习型社会

    知识经济时代正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人的能力之一——学习能力,是现代人认识和适应自然、社会和自我发展变化的本领,是人的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生存、生活和发展的基本能力。基于此趋势,学习型社会逐步形成。学习型社会,就是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中国政府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再次强调了学习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上这样来描绘学习与创新:“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1]这话科学地定义了我党在学习型社会中理论创新工作的核心。

    (二)理论创新的必要

    学习型社会要求理论创新,要求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结合起来,这是学习型社会的题中之义。

    理论创新是一种必然。发展观念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所以,马克思主义政党有着坚持理论创新的内生动力。理论的实现程度和武装程度,决定着民族的兴衰。理论武装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没有理性思维,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就不可能把党建设好,把国家建设好,不可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更重要的,理论创新还是一种必需。这种必需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我们搞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没有蓝本的事业,我们需要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不断探索,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更新我们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二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需要,党要永葆青春、保持先进性、不断增强执政力,就需要一个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

    二、内蒙古理论武装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一)取得的成绩

    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内容从广义上包括三个方面,党的基本理论、党的方针政策、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 内蒙古一直重视理论武装工作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领导重视出现了新气象,理论宣传营造了新氛围

    近年来中央领导经常强调理论武装工作,传递了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工作的信息。内蒙古自治区相继举办领导干部读书会,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召开全区中心组学习经验交流会,全区理论宣传工作和一系列理论研讨会,结合贯彻落实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工作会议精神,2013全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先学一步,明确提出学习重点、措施方法和具体要求。通过常委(扩大)会议、中心组学习会、理论宣讲、座谈研讨等形式,先后举办中心组读书会5次、专场讲座9场、专题培训班22期。2014年部署了《全区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方案》、《全区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督导工作方案》、《全区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宣传工作指导意见》等文件,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

    2.理论学习采取了新举措,理论研究结出了新成果

    内蒙古各大高校应中宣部、教育部要求,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专门培养马克思理论人才。近年来各地创造性地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如加大干部培训力度,举办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会,专题片,开展调查研究,以落实改进工作作风。在形式上,一是理论宣传的载体多了,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在报纸杂志上开设了理论专栏,网络上如新华网、光明网,内蒙古新闻网等,二是形式上活了,理论下基层等宣讲活动方兴未艾,使高深的理论走进工矿企业,农村社区和老百姓的生活。三是新的成果不断出现,书籍和大量研究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专著了新成果突出。

    3.制度建设迈出了新步伐,理论队伍得到了新加强

    以制度建设抓长效机制,比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设立了市级讲堂建设领导小组,下发了《呼和浩特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大讲堂建设的实施意见》、《考评细则》、《制度汇编》等。在队伍建设方面,在充分发挥党校、讲师团专职理论骨干作用的同时,通过统一选聘、分级组建,大力发展兼职宣讲员、宣讲志愿者和业余联合宣讲团,层层建立讲师库。全区构建了以优秀宣讲员为核心,吸收各类专家、领导、“五老人员”、大学生、致富能手、道德模范、文艺人才参加宣讲,建立了一支稳定而庞大的常下基层和常驻基层的宣讲团队。

    (二)存在的问题

    1.理论工作虚虚实实,言行不一现象存在。一种现象是真功虚做,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地区、部门和单位受急功近利思想作怪,认为理论武装工作短期内看不见实效,不愿下功夫,宣传号召多,制度管理推动和具体要求落实相对少,而且有个怪现象,理论工作越往上层越重视,越到基层反而没有了该有的重视;还有一种现象是,基层干部对于理论学习感到厌倦、麻木,甚至现在有的单位个别党员干部表面上宣传信仰马列,但实际上信鬼神,在工作上不信组织,讲究个人主义,言行不一。

    2.理论工作的针对性不强

    理论工作不能及时调整理论创新与受众的需要之间的差距。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阶层构成发生新的变化,社会的深刻变革引起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思想多元化与意识形态一元化产生了碰撞。人们的信仰、志趣和关注点越来越多转向关注实际利益,对于理论的热情不断降温,使得我们做理论工作和受众需求之间有了距离,效果也难体现。

    另一方面,民族地区,因为宗教的群众性和特殊性,少数民族群众有很大一部分不信科学信迷信,加之近年来一些国内外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影响力争夺,利用宗教问题,刻意制造民族地区与党中央的疏离,使得原本难做的理论武装工作更加具有挑战性,

    三、加强内蒙古理论创新工作的对策思考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说的一段话:“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2]这段话既说明了理论工作的重要性,也指出了理论工作的核心所在,那就是“人”。理论工作说到底,其实就是“人”的工作,人既是理论工作的主体,又是理论工作的受体,把这两端做好了,可以说理论工作做了一大半了。具体的就是:既要培养高素质的理论工作者,又要切实考虑受体——广大人民群体的现实需求,同时考虑到民族地区的主体和受体的特殊性,有针对性的做好理论工作。

    (一)坚持用党的最新科学理论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理论宣传队伍

    实践在不断发展深化,党的创新理论也要不断发展。尤其是二十一世纪以来,理论工作者普遍感到,党中央在推动理论创新的同时也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工作,从而把理论学习不断引向深入。我们要根据党的理论创新精神认真研究和回答现实中的重大课题。一要找准理论宣传工作的立足点。围绕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展开理论宣传,为当地党委、政府重大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要切实提高理论武装队伍的业务素质,注意选调有较高理论素质的人做理论宣传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地举办理论骨干培训,为理论工作者提供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千方百计提高他们的宣传业务能力,要增强理论武装队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下大力气转变工作作风, 注重采取各种激励手段,激发理论工作队伍的活力,提高其以科学理论武装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千方百计造就一支用得上靠得住受欢迎的理论武装队伍。

    (二)理论工作要研究受众需求,做到以人为本

    只有把理论工作做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里,才是成功的。要求我们要践行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是理论工作者推动科学理论武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问题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理论工作目的是关注并解决这些现实问题。一要坚持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和为民办实事相结合,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理论宣传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为此,理论工作者要深入群众,紧密联系本部门本单位工作实际,做好调查工作,要有理论自觉和高度,把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到实处,落实到保障改善民生上来,促进社会和谐;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合理诉求,切实维护群众权益。二要改进理论宣传的方式。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理论宣传的形式,多用群众的鲜活语言,多用群众身边的事例,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创新理论,让群众想看、爱看、看得懂,看得进,切实增强理论宣传的渗透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三)高度重视民族、宗教问题,保持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文化繁荣

    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民族理论武装头脑,要坚持以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为重点,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性理论的学习培训,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和解决新形势下民族问题的能力。同时,对民族地区的政策法规、宗教、文化的学习下要到达最基层,减少因不了解民族地区文化、宗教和法规而引发的民族矛盾。另外,要积极借鉴世界上一些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既要保持基本原则、基本理念的稳定性、一贯性,又要随着工作重心的转移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充实、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内蒙古地区作为民族地区,只有严格执行好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才能搞好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党的十八大报告全文.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95.

    [责任编辑:胡 悦]